为什么一些搞笑节目或者小品中非要添加煽情元素呢?感觉很不好啊?

长空忧歌


首先要明白圈里的认知,低端的搞笑只有搞笑,高端的搞笑是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搞喜剧的人千千万,为啥出名的就这几个?因为他们也会把作品分三六九等。你可以留意下每年的春晚,这可是经过了层层考核、精挑细选出来的,基本上每一个小品主题鲜明、内容向上、贴近生活,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三个是选作品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也不排除大腕可以淋漓尽致的搞笑),所有关于本年度热事件的作品,都是笑中带泪,最后突然收一下尾,抒发一下感情。这是行业标准,或者说是喜剧从业人员的行规。

作为观众,我很喜欢郭德纲,因为他作品不煽情。工作了一天,就想开怀笑一笑,不想把节目再升华这个那个的。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的感受吧,但这就是主流相声排斥郭德纲的原因,因为在相声圈里,他的作品不够高级!不过,郭德纲倒无所谓,因为德云社在乎的是观众,而主流相声在乎的是行规,出发点不一样。未来某年某月,主流相声尊重观众了,就会再次火起来。(不得不承认,现在主流相声不是讲给观众的,而是讲给专业人士听的)

说了这么多,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


君哥闲在家


作为一个喜欢看小品的观众来说,早就想谈谈这问题了。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怎能习惯于强行教化》。

1:正如很多人看到的,近年来的相声小品或搞笑节目,前面还在好好讲段子,下一秒总要突然跳出来一段或煽情或说教正三观,看的让人一脸懵逼。


2:如果说是以前这种节目只能上央视,强行转折和强行煽情还能理解。毕竟你们还可以把锅甩给审查部门,编剧和导演还能说都是广电的错。可这两年的小品又是招谁惹谁了?

3:当然,我也不是说小品就该傻乐,不能煽情。好的案例有很多,好的小品或搞笑节目能把煽情,好笑,有深度融合在一起。但,垃圾节目或小品只会让你觉得煽情部分和搞笑部分脱节,完全就是两个节目。


这不是煽情的错,完全是创作能力的错。

4:这明明是一件很傻b很值得批判的事,结果最后却成了某种约定俗成,不都不说这种现象很值得反思。

5:可怕的地方在于,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一种道德绑架,甚至是一种习惯。现在已经不是某个部门在审查,而是观众自己在审查。当某个小品强行转折,恶意煽情之后。作为观众不能第一时间给出差评,而是碍于一种“逼格”,一种“他人的目光”,害怕自己骂这个恶意煽情的东西被人说“三观不正”“没有同情心”而昧心的给强行喂你吃苍蝇的那个节目打好评。



你看,头条上这么多能人,可还是被这样东西给绑架了。一堆人都知道这东西很傻b,还得引经剧典的吹捧它,你说可不可怕。


6:观众是盲目的,他们习惯了也就习惯了,还可以抢救一下。更加可怕的是,但对于某些创作者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创作模式。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一个正确的故事应该是什么节奏,一边抱怨着审察什么的恶心,一边不思考怎么在锁链中讽刺出漂亮的故事,却用“都是怪审察啦”作为借口,理所当然毫无心理负担的强行喂屎。



虽然还想说,但言尽于此吧。希望那些创作者能好好反思反思吧。


张森同学的娱乐


为什么一些搞笑的节目或者是小品,非要添加一些煽情的元素呢?,感觉很不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2020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小品演员中百分之六七十是这个舞台的新人,语言类节目数量上再破纪录。而且,谢娜等人在《直通春晚》中获得了杨东升颁发的直通卡,将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小品。

但是,语言类节目数量的增多并不会掩盖杨东升执导下的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糟糕,实话说小品越来做没有意思了,一方面,杨东升热衷的流量演员舞台表现力差,像冯巩之类的专业小品演员也越来越缺少创作能力,甘于现状,习惯从网络中寻找包袱。加上央视春晚小品题材受限,导致内容枯燥无味,包袱少得可怜,最讨厌的是最后的强行煽情。

像是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这样的节目中关于“生老病死”“子欲养父之过”等煽情元素还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但是在大年三十的春晚中煽情则有些不合时宜……

全家人在除夕夜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的看个春晚,结果电视上一会儿来一句“这人老了就是不行了”,要么就是“天天在家想你小时候的样子”,又或者“每天什么都不干就盼着孩子回来”。本来一家人团聚开开心心的氛围一下儿就伤感了,子女在外闯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团聚,却在春晚小品中出现了各种伤感桥段,比如冯巩、张小斐表演的《小棉袄》,高晓攀、尤宪超表演的《姥说》等等。

说实话春晚的受众群仍然是中老年观众,而春晚小品中煽情煽得最多的就是生老病死,老年人本来就想得多,大多数春节档小品还都要强行搞这种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泪点。比如蔡明、潘长江的小品《学车》中,竟然用上了死亡梗,蔡明对贾冰说“我家老头头只剩下三个月时间了”,其实她想表达的是“还有3个月就70岁了,没法考取驾照了”,前面都在哈哈笑,后面突然就告诉观众生命无几,晚年悲凉,这样的表达实在让人讨厌。

相声得有底,小品得有结尾,但是写一个短促有力又呼应全篇的结尾、让观众笑着在小品结尾时笑声最灿烂确实很难,但是煽情很容易啊。干脆,直接来段催人泪下的结尾,这样多省事啊。

赵本山、陈佩斯以前的作品好像从来就没有煽情这么一说,赵本山的《拜年》《马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把讽刺演绎到极致了,后来的《卖拐》系列小品也都是纯正的讽刺加搞笑,不玩情怀不煽情;陈佩斯的作品更无需多言,搞笑中透出阵阵讽刺。

所以,作为春晚舞台上的小品,首先要搞笑,其次煽情可以,但是多考虑一下观众的感受。








花样年華673


首先,这种创作手法比较能抓住观众的心里,搞笑节目和小说电影差不多,无外乎是篇幅缩小到10几分钟的超短剧情,潜意识里观众还是想看跌宕起伏的情节,这种创作技巧无可厚非,但放在不同的作品里,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就可能很不一样。

2016年9月10日《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第一集,贾玲、张小斐、陈赫的小品《你好,李焕英》整个小品情节紧凑,讲述的是贾玲妈妈的故事。李焕英是贾玲的妈妈,因为一次意外,贾玲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候,在这里贾玲谎称自己是妈妈的远方亲戚,贾玲陪伴妈妈去追求她喜欢男生,一起畅聊小秘密,氛围很是温馨,但后来因为穿越时间不多了,贾玲回到了现在。前有笑后有泪让我一个30多岁大老爷们眼泪鼻涕哗哗流。贾玲肯把这个作品搬上荧幕,除了为了节目效果外,更多的是想寄她最喜欢的事业来表达对最爱的妈妈的思念,讲述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这种作品是将事情一件一件表达给你看,并没有让过多的语言、氛围去衬托悲伤感。

2017年4月16日《笑声传奇》第一期,由魏三团队出演的作品《士兵突击》,通过讲述魏三收养三个孩子去CS体验馆去玩的故事。这部作品也戳中了不少观众的泪点,但纵观情节铺垫,总觉得缺点什么,或者说你可能猜到了结局,也或者说这个故事的背景完全是虚构的,有一点点强行转弯的意思。其实总的来说这部作品还是不错的,不过比起上面那部可能就差点火候了。

总结一下,小品增加煽情元素,两种情况:第一,编剧想把真实的情感表达给你,娓娓道来像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并没有过多的修饰;第二,深谙人性之后玩弄人性,抓住读者的痛点,然后爆发,让你觉得“被”感动了,感动你的不是故事而是背景音乐、场景以及编剧本身等。大多数情况小品的煽情元素都是第二种,看一次两次行,看多了谁也受不了啊。


千字短故事


“回去改一副担架,来年还卖他”。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结尾,卖拐三部曲第二部,没见到任何煽情。

第一部的结尾是这样的:

赵本山:瞅啥呀?你咋的心疼了咋的?走,换个地方!

高秀敏:还干啥去呀?

赵本山:找个腿脚不好的把自行车卖他!

第三部是一个对联: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

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横批:自学成才。

喜剧就是让人笑的,喜剧都不搞笑了,那就真搞笑了。

作为一个结尾来说,煽情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很多演员演技差,或者剧本烂,煽情戏出的太刻意。这就让人很难受了,仿佛把观众都当成毫无鉴赏能力的小学生。

刻意煽情可能是编剧的功底不行,写一个煽情的结尾很容易,但写一个短促有力又呼应全篇的结尾就难了很多。

另外可能是上面的大人们喜欢,这种剧本更容易过审吧。


科比就是曼巴


搞笑节目或小品的定位和内涵就是让观众感受到笑点,不断抖出让人捧腹的“包袱”,添加煽情元素,可以使笑点放大,更加容易触动观众的情感深处,如观众熟知的贾冰,在小品中类似元素较多,取得精彩的效果。煽情要煽得恰到好处,过分拉大观众对正常认知与语言艺术的差距,增强喜剧性,最终达到艺术升华的境界。




潘文军律师频道


可能是因为当下的市场决定的吧,就好比《欢乐喜剧人》,你会发现好多都是喜剧加着煽情,也出现了一些好的作品,观众们也认可。

其实,没有人规定喜剧一定要煽情,当然,也没有人规定,喜剧一定不能煽情。

煽情无好坏,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只是现在的喜剧人和喜剧作品,好多都是搞笑不够、煽情来凑。

那么这样强加的煽情就显得特别别扭了。

所以呢,喜剧如果要煽情,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说煽就煽,你可以煽情,但一定要引起大众的共鸣,不然就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了,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思想,得不偿失了。


闲人张老三


搞笑节目或者小品又称为喜剧,个人认为喜剧作品应该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让观众开心,消解日常生活中的忧愁,消磨闲暇时间。另一方面是教育世人,映射部分社会现实,弘扬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宣扬主旋律。

而创作者添加煽情元素一是为了迎合相关的节目标准要求,单纯的为了搞笑而搞笑很可能过不了关。二是体现了创作者创作者灵感和能力的匮乏,通过最后煽情部分,带动观众的情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就是让观众在此情节鼓掌。想用观众情绪上的升华来使作品在结构上变得完整,其本质上部分体现了创作者的搞笑灵感溃泛。

但是,适当的恰当的煽情元素不是不行,但不能太生硬,比如贾玲表演的《你好,李焕英》也是典型的煽情作品,但却一夜间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并被称为贾玲迄今最好的小品。作品表达了贾玲对自己去世母亲的怀念,客观来说这是一个很套路、结构化的剧本,台词直接不遮掩,情绪倾泻而出,但因为源于表演者真实经历,再结合场景搭配、配乐歌曲、演员表演的加成,使得作品直接击中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所以喜剧作品不是不可以添加煽情元素,只不过不能太生硬,要合乎情理,恰到好处,讲究方式方法。


枫love哈




我还是认为搞笑就是搞笑,煽情还是底不行,但是你说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不煽情收尾收不住,任何节目都需要结尾,首尾呼应流畅纯搞笑的节目不是张口就来的,结尾很考验水平,处理不好就是虎头蛇尾,就像小学作文一样,最后要升华主题,从头到尾都搞笑的话,如果你兜不住绝对会搞砸的。

所以,要想省时省力的来个结尾,煽情是最好的方法,不管前面怎么样,结尾歌颂一下人间真善美,不管观众感觉如何?也算顺利结尾了!

毕竟现在和十几二十年前不一样了,很多节目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创作,从现代社会出发,煽情更能节省成本,更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一位潜在的帅哥


您好咱俩想一块了近几年发现纯搞笑的小品越来越少了,到底为什么呢?

第一我觉得创作团队如此设计,表面上是想赢得观众共鸣,同时表达自己作品的“家庭或人文”主题,但最直接的原因是想用观众情绪上的升华来使作品在结构上变得完整,以显示我们这个作品“完成”了,本质上还是创作灵感及能力的匮乏。

但从实际效果来说,绝大部分适得其反,有些作品前面主要部分极尽搞笑,已赢得观众认可,但最后强行添加的煽情结尾反而让人生厌,这种现象尤其在春晚和欢乐喜剧人最为常见。

第二观众看小品的目的是“笑”,不是“哭”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最想看到的小品往往是那种没有任何思想、情感包袱的舞台小故事,就如同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主角与配角》,本山大叔表演的《牛大叔提干》、《不差钱》等,因为本质上小品是一门表达幽默的语言艺术,观众想要的也很简单,能让我笑就行,但如果强行灌输“正能量”、“情感教育”,这就与观众看小品的原始需求背道而驰。

最后想说演员还是要静下心创造优质作品才是王道,不忘初心,像老一辈一样奉献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