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換做是康熙皇帝,會不會像康熙那樣打贏當時的俄羅斯還丟那麼多土地?

那年被風吹走的夏



多營936


朱元璋不會打,會白送土地

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的一大原因就是土地太大管不過來。

所以比如朱元璋繼承的元朝統治的濟州島,直接就一揮手,送給朝鮮了,認為拿來沒用。

康熙和俄羅斯的雅克薩之戰,對於朱元璋來說,太遠了,已經遠遠脫離了明朝中央。而且當時不像現在,有明確的國境線,哪裡到哪裡是哪國的領土,是沒有明確的實際國境線的。

朱元璋認不認為那是大明的土地都兩說,遇見朱元璋,朱元璋可能不會打,白送。


葉飄刀


這該怎麼說呢?

俄羅斯的歷史很短,俄羅斯自稱有一千年歷史,而千年歷史卻被蒙古人統治著,直到蒙古衰落,俄羅斯才從蒙古的金帳汗國中獨立出來。

朱元璋時期,正是俄羅斯越過烏拉爾山,進入伏爾加河流或向西往歐洲方向擴張時期,而外興安嶺、西伯利亞還是女貞族跑馬狩獵的荒野,所以明朝不可能與俄羅斯發生戰爭,就算髮生戰爭,剛剛獨立建國的俄羅斯也不是明軍對手,所以當時弱小的俄羅斯只能向西去吞併比他更弱小的烏克蘭地區、白俄羅斯地區的城市邦國。

但俄羅斯經過三百多年的戰爭吞併,強大起來,而西方也沒有他能吞併的土地了,於是轉頭向東,俄羅斯的軍隊不但侵入了哈薩克人、烏滋別克斯坦人、塔吉克人的土地,而且還越過外興安嶺,進入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淢,而黑龍江流或烏蘇里江流或是傳統女貞人的土地。

這就好像是康熙在北京坐皇帝,但他的老家卻被別人佔了一樣,所以康熙窮全國之力也要和沙俄打一仗,起碼也得把老家奪回來。


jianchi


朱元璋可能還沒有康熙那個眼光呢,看他們的處事就知道,朱元璋就是普通人出身消滅異己比較排外開拓性不強,偏安一隅。沒立國前除掉幾個稱帝的草頭皇帝,除掉明顯對頭就開始誅殺能臣良將,元大都他該坐不坐偏要來南京坐,(大都靠邊界嘛)雲貴要不是元代遺將繼續鬧威脅自己統治,估計也沒心思收復。

康熙時代剛好傳教士來了,他也瞭解滿蒙語言和俄蒙滿族等邊界衝突的利害關係。所以才會審時度勢,該出手時就出手。維護漠北和外興安嶺邊界。


國富論


問題我來回答。

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中國雖然勝利了,卻丟失了一部分土地。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國際環境原因。和皇帝才幹沒太大關係。即使是朱元璋也不得不這麼做。

當時的清朝,南有臺灣和吳三桂作亂。北邊還有格爾丹的準葛爾意圖入群,清朝為了防治俄羅斯與準格爾聯合起來,必須得率先平息俄羅斯的入侵,為了儘快和俄羅斯結束戰爭,康熙不得不同意《尼布楚條約》與北方的不毛之地相比,南方顯得更重要。


登哥讀歷史


若說在版圖方面的戰略眼光,朱元璋可能真的比不過康熙。


能種的地在朱元璋的眼裡才是地,朱元璋起初打天下,他的目的是為了吃飽飯,等真的有了自己的地盤之後,他乾的是封藩建衛,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庶子,都是為了藩屏他的嫡系王室。

洪武年間,奴兒干地區,其實仍然是投靠明朝的元朝故臣、故民的地盤。朱元璋對他們的態度只有一個,就是別鬧事,別和北元攪到一起,我也不打散你。我也不要你啥,象徵性地交點貢品,彼此安好。

在這一點上,至少朱元璋對領土的觀念還不如朱棣。

朱棣至少正式設置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並且派遣了大量的流官,以保證明朝對這個地區的實際控制。雖然朱棣也把大寧衛賜給了朵顏三衛,但朵顏三衛好歹算是大明附庸。


而康熙在打贏雅克薩之後,在籤《尼布楚條約》的時候,的確刻意放棄了很大一部分土地。

放棄這塊土地的原因,其實還真並不都是因為這個地方在當時看來不能種地,而是這是一個和沙俄的交易,在東北尼布楚讓步,就是為了讓沙俄放棄支持西北的準噶爾。

因為康熙當時面臨的最大的敵人是準噶爾,在噶爾丹時期,準噶爾的強大,是可以和康熙的大清逐鹿天下的。康熙親征了三次,最終也只是殺了噶爾丹,但卻未能征服準噶爾。康雍乾三代人花了90多年,才最終解決了這個巨大腹背之患。而且乾隆還是因為策零內訌,才撿了漏。


而當時準噶爾之所以敢於更剛大清,就是因為沙俄的支持。

當時準噶爾用的燧發槍遠比大清的鳥銃先進。後來正是康熙的十四阿哥胤禵,在西寧仿製了準噶爾用的這種槍,才有了後來雍正大規模仿製的大清流行百年的“抬槍”。

所以從整個戰略佈局來看,康熙的確“舍小取大”。以東北雞冠上方之失,換取了西部大面積的版圖。


但是朱元璋雖然對不方便管理種地的地盤不感興趣,但是朱元璋有個性格,“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朱元璋是不能容忍別人跟他談條件的,更不能容忍別人威脅他的。洪武年間,朱元璋搞了8次近乎全國之力的“北伐”,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使北元徹底失去了“建制”,再也翻不起浪來。

所以如果如果朱元璋遇到康熙當時的處境,首先想到的是,那地方太冷,你要你拿去好了。但是好商好量,你仍然要給我大明朝貢,否則追到彼得堡也不好說。


炒米視角


歷史沒有如果,不過對這問題,我以前也想過。假使是朱元璋或者朱棣鑑定《尼布楚條約》,必定是先跟沙俄打一仗,然後用勝利作為籌碼談條約。這樣跟沙俄談判,別說尼布楚了。當被打敗了的沙俄,自保都難。根本不敢妄想拿下遠東出海口。就連西伯利亞都不會覬覦。只能乖乖退守聖彼得堡。


東方絲綢1812


有可能。朱元璋是一個小農意識很強的人,天生缺飯自信,決定了他缺飯長期戰略,這從其後代的歷屆皇帝看得更明顯。而康熙雖也有專制統治者的不足,但在戰略和胸懷上要比朱要好一點。


寧夏晨星


不會的,少數民族生性,狂野,外黑龍江是滿族人的龍升之地,肯定會拿回來。

漢人只認中原區,中國最大疆域的時候都是少數民族打下來的。比如,元朝,清朝


淨土塵心客


當年康熙打贏沙俄之後,考慮的並不是那一小塊土地。

考慮最多的就是蒙古了,那時還沒有完全收服蒙古,而沙俄對蒙古虎視眈眈,為蒙古叛軍提供武器等援助。

康熙以東北的一塊土地,換來的是沙俄停止對蒙古的援助,或者說換來的是整個蒙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