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頑皮不聽話,這樣教育秒變頑皮為聰明

現實的兒童活動中,我們常常把兒童的“不聽話”“作對”“愛闖禍”“壞孩子”“臉皮厚”等等貼上頑皮的標籤,父母經常會被自己家的“熊孩子”弄的焦頭爛額,氣得不知所措,如果經常批評只能讓孩子變得更加逆反。所以我們不能像對待成人那樣去要求他們,應該正確面對,用恰當的寬容、因勢利導地去教育他們。

頑皮兒童的性格中天生就包含著冒險、好奇心重、好幻想等元素,探索性模仿是其主要的行為特徵。隨著年齡的增長、興趣愛好的逐漸擴展和模仿能力的增強,他們探求嘗試活動越來越多。但是,由於認知能力、自我制約力不強,事事、時時容易“出格”,衍生出大量的“搗蛋行為”、“惡作劇”。

因此,過分的管束或者說過緊的制度框架其實利少弊多。事實上,把頑皮兒童管得太死反而會阻止他們從生活中汲取教訓。

孩子頑皮不聽話,這樣教育秒變頑皮為聰明


蒙臺梭利說過:“外部強迫的紀律,不僅扼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抑制了兒童的生命潛力,窒息了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且只能培養出反應遲鈍、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同時,正如羅素所說的,“兒童一旦受到某種壓制,就會報之以仇恨。而且一般說來,如果他不能將自己的仇恨盡情地釋放出來,那麼這種怒氣便鬱積在內心深處,也許會沉入 無意識之中,和那些各種各樣的奇怪東西混在一起,伴其終生”。

對頑皮兒童的管理不是說要取消紀律約束,而是粗放化,可以由原來的嚴、細、多,有層次地轉化為松、粗、少,通過改變管理力度,使他們好玩、好動的天性有一定的釋放空間,更有利於調動其性格中的積極因素。

傾聽孩子的心聲,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

頑皮兒童通常是活躍的、不穩定的,衝突、破壞事件裡總有他們的身影。而實際上,兒童的淘氣有不少是出於好奇而並非出於惡意,或者是一種表現欲的不恰 當的宣洩,其中也不乏“好心辦壞事”的現象。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多創造一些讓孩子動手、動腦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榮譽感和成就感,還可以杜絕他們用“譁眾取寵”的方式來滿足積極向上的慾望。任何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被肯定、被賞識、被尊重的強烈願望,這種願望一旦得到滿足,那些平時難以察覺的潛能就會被奇蹟般地激發出來,甚至取得令人難以想象的成功。相反,如果這種願望屢屢受挫,或是一直受到壓抑,他們身上的各種潛能就極有可能化為烏有,甚至引發種種悲劇。適時的賞識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甚至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家長要給孩子表達、表現的機會;一味的責打、說教於事無補,且容易觸發孩子的抵制情緒。家長要探究事件背後的真正原因,避免製造一些“不白之冤”。只有分析頑皮兒童的慾望,傾聽孩子的心聲,深入瞭解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時,讓孩子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繼而領會、掌握與外界溝通的技巧,這對於孩子成長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有著重要意義。當然,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用適當的批評來控制頑皮兒童的不良言行和慾望也是必要的。

孩子頑皮不聽話,這樣教育秒變頑皮為聰明


引導興趣方向,集聚心理“熱能”

頑皮兒童身上破壞性與創造性同時兼備,他們一般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以及奇妙的幻想、活躍的靈感、出色的動手能力。

但在沒有一個穩定的興趣愛好之前,這些心理特徵一般都指向於與成人期望相反的方向。如何將頑皮兒童天賦的能量集中引到健康、正規的渠道,是幼兒園、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

頑皮兒童的興趣和普通孩子有著很大的差異。一般而言,兒童的興趣和他們在幼兒園、學校或家庭裡接觸的事物有關,一旦產生了其他的興趣,也往往“時過境遷”,非常容易轉移。但一些頑皮兒童對功課之外的事情備感興趣,常常發展到如痴如醉的地步,這完全可能是他們日後走向事業成功的起點。此外,頑皮兒童的興趣也較一般兒童更為廣泛,但這往往又限制了他們在某一領域縱深發掘的可能性。

家長應該用心觀察頑皮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掌握他們的性格特徵,並加以正確引導。有時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往往未必就是孩子的理想。很多家長認為發展興趣愛好只包括一些正規的訓練,如鋼琴、書法、繪畫、武術、圍棋之類的學習,而把真正吸引孩子的遊戲排除在外,甚至認為“玩”是不務正業,這是錯誤的認識。其實玩之於孩子,尤其是頑皮兒童,是一種必需的生活方式,也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方式。

加德納認為,兒童的智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每個人的智能結構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家長應該準確分析自己孩子智能的真正優勢,從而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需要引起家長注意的是,很多頑皮兒童測出的智力水平都是優秀或者極優秀的,但這往往也成為他們刻苦學習或理解高深知識的障礙。一方面,他們由於平時習慣了輕鬆地掌握知識,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一遇困難就容易厭煩,不肯下苦功夫。因此,頑皮兒童容易養成淺嘗輒止的不良學習習慣。另一方面,頑皮兒童多數精力太旺盛、注意力過於分散,雖然思維活躍、反應快,但同時思維的持續性也較短,這也對其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興趣愛好,對頑皮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要的。

孩子頑皮不聽話,這樣教育秒變頑皮為聰明

加強正規體能鍛鍊,集聚身體“熱能”

頑皮兒童比一般兒童的平均睡眠時間要少,並且精力旺盛。加強正規體育鍛煉,可以有效預防、避免頑皮兒童多餘精力的不正當發洩以及可能帶來的危險行為,化解頑皮兒童與環境不必要的衝突。同時,發展一兩項體育特長,也有利於兒童積極參與班級的集體活動,消除其與集體之間的“心理鴻溝”。此外,通過正規的體能鍛鍊如球類運動等,可以在遊戲中讓頑皮兒童習得一定的規則,在潛移默化中強化頑皮兒童對紀律和制度的認識,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頑皮兒童一方面更讓家長勞心、勞神,另一方面本身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闖禍受罰、學習落後等。“這孩子太痞了”之類的話,是家長對頑皮兒童的最常見的評價,這樣的話不僅讓孩子失去自尊,而且使其自我概念裡增添了陰暗色彩。與之相反的是,有的家長(特別是母親),常常喜歡把自己淘氣孩子的“趣聞軼事”向他人如數家珍般一一道來,有的家長甚至向孩子宣揚“淘氣即聰明”,等等。

這些行為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明顯的——孩子們會認為大人對他們的調皮搗蛋是全盤肯定乃至大加讚賞的,由此對自己更加放任。頑皮是人類天性的一種,只是在頑皮兒童的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家長對此應該持平靜、平和、平常的心態。只有在被寬容、被接納的基礎上,頑皮兒童才能寬容地對待他人、悅納自我。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成人”,然後才是“成才”。家長過高的期望與過低的評價,都有可能對兒童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教育調皮孩子也是要講技巧的,我們可以通過對孩子的引導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興趣,真正變調皮為聰明。


孩子頑皮不聽話,這樣教育秒變頑皮為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