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亲子阅读”为“亲子悦读”

提到亲子阅读,浮现这样的景象:父母环抱着孩子,埋头于一部作品,一起欢笑,一起感动,温暖的臂弯圈起的是大大的世界。但是在一次家长交流会上,某高校附属幼儿园的园长,却听一个中班孩子的爸爸,描绘出了别样的亲子阅读场面:这个爸爸说,他和孩子每天都坚持亲子阅读,他忙他的工作,孩子在一旁自己看书,这位高知爸爸一脸自豪,对面的园长却是满面错愕。

朋友们,这位家长从根本上搞错了亲子阅读的含义,认为同一个空间里有家长、孩子和书,就等于亲子阅读了,这显然是一种荒谬的解读。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亲子共同参与是基本形式,但分享和互动才是亲子阅读的核心。亲子阅读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情感态度。但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存在着不少的误区:

误区一:阅读=读懂内容。

有的父母认为,既然教孩子阅读,那孩子就得读懂故事的情节,否则,就不是成功的阅读。其实,父母这样认为,是忽略了孩子认知能力是有其发展特点的。要知道,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而言,他感兴趣的只是一个个自己喜欢的画面,比如,画面那只可爱的大白熊、小白兔、或者页脚的一朵小花。他们只是从书里看到了新的事物,重点不在于故事的情节。以亲子阅读的主要材料绘本来说,从封面到封底,蕴含着作者全部的智慧,会有很多匠心独运的设计,孩子对色彩的感知、结构的认识和细节的观察,其价值远远超过,只是简单搞懂故事讲了什么。

误区二:仅按照家长意愿选择阅读内容。

阅读过程中,父母只是一味的按自己的雄心壮志去培养孩子,让让孩子在什么时候读哪一类的书,都有详细的计划,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宝宝的兴趣。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给孩子选择适合他年龄段和他喜欢的阅读素材。

误区三:排斥孩子重复阅读。

好多家长总是对孩子的重复阅读感到好不厌烦,认为没有价值,不肯再给孩子讲同一个故事,扼杀孩子在重复阅读中的“高峰体验”。其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大都喜欢不断的重复阅读,在重复的过程中他们必定会不断的体会到美好的情感或者有意思的好玩儿东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不断进行联想和想象,对其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误区四:把阅读当作孩子的任务。

很多家长重视阅读,所以要求孩子阅读时正襟危坐、姿势标准;要求孩子睡前必须阅读,且要持之以恒;专注于纠正孩子阅读时的发音、咬字,习惯让孩子单一复述故事内容,考察识字成果。生生把孩子喜欢阅读和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一点一点磨平。

那么我们如何避开亲子阅读的误区,如何播撒“亲子阅读”这颗幸福的种子,如何变亲子阅读为亲子悦读呢?不妨运用以下几点策略:

1.阅读环境,其乐融融。

有关学者认为,阅读的环境和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极大关系,环境是早期阅读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好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更离不开一个科学、健康的亲子阅读环境。想要阅读环境其乐融融,我们首先需要做到:创设一个专门、轻松、有趣的空间,这则要求里既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精神空间的有趣、轻松,自不必多说,有的家长有疑惑,家庭面积受限,哪有条件给孩子开辟一个专门的读书区域呢?其实很简单,餐厅角落里的一块软垫、阳台一侧的几排书架,都能提供一个独立的阅读环境。除此之外,我们我还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还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充足不仅仅指时间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时间独立性的捍卫和尊重,简言之,我们不能按照自我意志盲目干扰、打断孩子阅读的开展和节奏,要以孩子为中心。

2.投其所好,供其所需。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且使亲子阅读的内容、过程符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和需求。比如内容的选择,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偏好。

3.读而有术,寓教于乐。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做到读而有术,讲读时注意语音、语气、语调的生动性,尝试配以丰富的表情,增加表现形式的趣味性。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有自身的高潮、重点、难点,我们应把握关键之处加以利用,还可以巧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探索、想象,加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除了讲读材料讲求技巧外,还应鼓励孩子开展创造性活动,比如,以故事中的人物为角色进行表演游戏,续编故事或者创编情节,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将最喜欢的内容、将想象的场景画一画,实现语言发展和艺术发展的结合。

4.循序渐进,培养习惯。

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亲子阅读开展的主要阶段——学前期为例,0-1岁孩子用多种形式和阅读材料互动,除了看之外,他们更青睐于摸、撕、咬等方式,这都是他们在接触材料,建立对图书最初的兴趣。1-2岁孩子开始能相对持久注意绘本画面中的形象,要侧重于引导他们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做对应,以丰富名词和生活经验的积累。2-3岁喜欢语言简单、重复的内容,儿歌特有的律动感也让他们着迷,利用这些进行阅读启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3-4岁可以开始尝试指读,由家长示范并引导,潜移默化地提高识读能力。4-5岁应逐步鼓励孩子尝试自主阅读,引导孩子基于阅读材料展开延伸的思考和想象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探索和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5-6岁我们要注重扩大他们阅读的范围,提供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希望通过今天我们所讲的主要内容,能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一缕光芒,能为孩子们插上一双翅膀,让他们自由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