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別信!這些“傳說”都是假的!

1.海鮮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


假的!此次疫情來源雖是海鮮市場,但來源是非法販賣的野生動物。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目前推測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中間宿主可能是蛇,均與海鮮無關。


2.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混合在空氣裡,一旦呼吸就致病?


新型冠狀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但並不意味著已經混合在空氣中,一旦呼吸就致病。


病人的噴嚏、咳嗽噴出的飛沫中才有病毒。


3.高濃度白酒噴灑房間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在家裡噴灑醫用酒精可以殺滅一些細菌病毒,但最佳的是75%醫用酒精


高濃度白酒酒精含量多

在50~60%之間,消毒能力有限。由於酒精的揮發性,大量噴灑有吸入風險,對兒童來說不安全。


4.鹽水漱口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鍾南山院士團隊已經公開闢謠:鹽水漱口有利於清潔口腔和咽喉,對咽喉炎有幫助。但目前無任何研究結果提示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殺滅作用。


5、多吃抗流感藥物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吳安華教授表示:目前沒有循證醫學證據表明,抗流感藥物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大量服用甚至可能出現副作用!


說完了疫情謠言,小編還整理了寶媽們過去一年中踩過的育兒誤區!一次和大家叨叨清楚!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揮別疾病謠言,2020娃身體倍棒

揮別疾病謠言,2020娃身體倍棒


1.一般情況下,適當的發熱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捂汗、酒精擦身、退熱貼等讓娃難受的事兒一件別幹,讓娃覺得舒服才是正途。


2.娃咳嗽,吃少量甜食或蜂蜜有助於潤喉止咳哦!至於止咳藥,2歲以下娃最好別用,4歲以下慎用!


3.流感、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抗病毒藥及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4.夾腿、摸私處……這些都不是性早熟。女寶在8歲前,男寶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並伴有生長加速的症狀,才要當心性早熟。(男孩10-11週歲,女孩9-10週歲發育為正常)


5.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皮膚太乾!保溼霜囤起來。也不要“談激素色變”,中重度溼疹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激素藥膏

,是首選的治療方式。


6.新生兒黃疸除了自行消退外,目前比較靠譜的退黃方法就是光療和換血療法。茵梔黃副作用大;6個月之內的寶寶不建議直曬太陽。


7.給娃用藥就別跟風“網紅同款”啦!海淘藥大多成分複雜,國內能找得到質量更有保障,成分更安全的替代藥品,用藥最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8.“吊水”並不會讓娃的病好得更快。記住: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9.娃肚裡有蟲,除非親眼見到或是化驗出來!臉上有白斑、指甲有白點,都和寄生蟲沒關係。


10.越戴眼鏡度數越高?胡扯!帶眼鏡不會加深近視度數,強撐著不戴才會。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揮別飲食謠言,2020娃吃嘛嘛香

揮別飲食謠言,2020娃吃嘛嘛香


1.發燒不能吃雞蛋?NO!生病發燒更需要補充營養,只要不過敏,雞蛋就放心吃吧——除非娃實在吃不下。


2.蟲草燕窩人參之類的,還是別給娃吃了。需要給娃補的只有一個:維生素D


3.羊奶驢奶駱駝奶水牛奶……營養價值都和牛奶相差不不大,但價格可是千差萬別。


4.水果掉色、打蠟、反季節都可以給娃吃,但是一定要洗乾淨,還不能貪多。


5.健康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大劑量長期補充益生菌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6.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但不具備母乳餵養條件時(如乳頭皸裂)也不必逞強,還有配方奶這個偉大發明呀!


7.娃挑食、不愛吃飯……

錯!調味料吃多了有啥危害科大大就不贅述了。而且寶寶口味越重,越容易挑食哦!


8.外用藥膏和豆漿中含有的激素,不會導致性早熟。肥胖、增塑劑、情愛讀物才是性早熟的幫兇。


9.缺鈣的娃真的不多,補過量了是有結石風險的。


10.狂喝酸奶只對輕微便秘有一丟丟緩解效果,娃有嚴重便秘且超過24小時沒緩解,儘快去看醫生吧。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揮別常識謠言,2020娃神清氣爽

揮別常識謠言,2020娃神清氣爽


1.不要怕娃著涼使勁捂嚴實啦!“著涼感冒”之說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但捂熱綜合症是真。


2.Wi-Fi、手機信號等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無害,不用防;醫院的放射科、放療科等都有專業防護設施。孕婦防輻射服,就當是心理安慰吧。


3.三伏天不敢給娃吹空調,怕得空調病?不至於!注意:時常清潔空調、不要忽開忽關、保持溫度適宜,以及空調開一會兒之後再關窗。


4.三伏貼、流感貼、止咳貼只能算是“安慰劑”。覺得它真有神奇效果的,可能是剛好撞上了一些自限性疾病。


5.適當安全的曬太陽有益,但指望曬太陽可以長高、治病,那真是難為太陽公公了。


6.2歲以下娃的O型腿,是正常生理現象,不是紙尿褲的鍋。


7.追著餵飯危害大,訓練娃獨立吃飯才是正途。記住: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你說了算;吃不吃,吃多少,娃說了算。


8.霧霾天,也可以適當開窗通風,降低室內有害氣體濃度。


9.不要給1歲以下的娃用枕頭!新生兒頸椎和脊椎呈直線,用枕頭反而會使寶寶頸部前傾,不利於呼吸,壓迫頸椎。定型枕或過軟的枕頭還有窒息風險。


最後一個!因為驅蚊花露水中含農藥避蚊胺成分,而且是農藥批准文號,所以很多家長覺得噴花露水=噴農藥。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因此,噴花露水≠噴農藥,6個月以上寶寶可使用避蚊胺含量在30%以下的產品;6月以下儘量物理防蚊。


2020的開局,比我們想象地都沉重很多。但也許正是共同經歷著這樣一場戰役,小編看到不少寶爸媽團結一心,立下了新年的flag: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小編也祝福大家:揮別過去一年養娃踩過的坑,願朋友們新的一年在育兒這件大事上少走彎路!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謠言+30條育兒謠言!1個也別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