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别信!这些“传说”都是假的!

1.海鲜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


假的!此次疫情来源虽是海鲜市场,但来源是非法贩卖的野生动物。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目前推测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中间宿主可能是蛇,均与海鲜无关。


2.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混合在空气里,一旦呼吸就致病?


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混合在空气中,一旦呼吸就致病。


病人的喷嚏、咳嗽喷出的飞沫中才有病毒。


3.高浓度白酒喷洒房间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在家里喷洒医用酒精可以杀灭一些细菌病毒,但最佳的是75%医用酒精


高浓度白酒酒精含量多

在50~60%之间,消毒能力有限。由于酒精的挥发性,大量喷洒有吸入风险,对儿童来说不安全。


4.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钟南山院士团队已经公开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咽喉炎有帮助。但目前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5、多吃抗流感药物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吴安华教授表示: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流感药物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大量服用甚至可能出现副作用!


说完了疫情谣言,小编还整理了宝妈们过去一年中踩过的育儿误区!一次和大家叨叨清楚!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挥别疾病谣言,2020娃身体倍棒

挥别疾病谣言,2020娃身体倍棒


1.一般情况下,适当的发热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捂汗、酒精擦身、退热贴等让娃难受的事儿一件别干,让娃觉得舒服才是正途。


2.娃咳嗽,吃少量甜食或蜂蜜有助于润喉止咳哦!至于止咳药,2岁以下娃最好别用,4岁以下慎用!


3.流感、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抗病毒药及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4.夹腿、摸私处……这些都不是性早熟。女宝在8岁前,男宝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并伴有生长加速的症状,才要当心性早熟。(男孩10-11周岁,女孩9-10周岁发育为正常)


5.湿疹不是因为湿,而是皮肤太干!保湿霜囤起来。也不要“谈激素色变”,中重度湿疹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激素药膏

,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6.新生儿黄疸除了自行消退外,目前比较靠谱的退黄方法就是光疗和换血疗法。茵栀黄副作用大;6个月之内的宝宝不建议直晒太阳。


7.给娃用药就别跟风“网红同款”啦!海淘药大多成分复杂,国内能找得到质量更有保障,成分更安全的替代药品,用药最好听听医生的建议。


8.“吊水”并不会让娃的病好得更快。记住: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9.娃肚里有虫,除非亲眼见到或是化验出来!脸上有白斑、指甲有白点,都和寄生虫没关系。


10.越戴眼镜度数越高?胡扯!带眼镜不会加深近视度数,强撑着不戴才会。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挥别饮食谣言,2020娃吃嘛嘛香

挥别饮食谣言,2020娃吃嘛嘛香


1.发烧不能吃鸡蛋?NO!生病发烧更需要补充营养,只要不过敏,鸡蛋就放心吃吧——除非娃实在吃不下。


2.虫草燕窝人参之类的,还是别给娃吃了。需要给娃补的只有一个:维生素D


3.羊奶驴奶骆驼奶水牛奶……营养价值都和牛奶相差不不大,但价格可是千差万别。


4.水果掉色、打蜡、反季节都可以给娃吃,但是一定要洗干净,还不能贪多。


5.健康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益生菌,大剂量长期补充益生菌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6.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但不具备母乳喂养条件时(如乳头皲裂)也不必逞强,还有配方奶这个伟大发明呀!


7.娃挑食、不爱吃饭……

错!调味料吃多了有啥危害科大大就不赘述了。而且宝宝口味越重,越容易挑食哦!


8.外用药膏和豆浆中含有的激素,不会导致性早熟。肥胖、增塑剂、情爱读物才是性早熟的帮凶。


9.缺钙的娃真的不多,补过量了是有结石风险的。


10.狂喝酸奶只对轻微便秘有一丢丢缓解效果,娃有严重便秘且超过24小时没缓解,尽快去看医生吧。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挥别常识谣言,2020娃神清气爽

挥别常识谣言,2020娃神清气爽


1.不要怕娃着凉使劲捂严实啦!“着凉感冒”之说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但捂热综合症是真。


2.Wi-Fi、手机信号等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无害,不用防;医院的放射科、放疗科等都有专业防护设施。孕妇防辐射服,就当是心理安慰吧。


3.三伏天不敢给娃吹空调,怕得空调病?不至于!注意:时常清洁空调、不要忽开忽关、保持温度适宜,以及空调开一会儿之后再关窗。


4.三伏贴、流感贴、止咳贴只能算是“安慰剂”。觉得它真有神奇效果的,可能是刚好撞上了一些自限性疾病。


5.适当安全的晒太阳有益,但指望晒太阳可以长高、治病,那真是难为太阳公公了。


6.2岁以下娃的O型腿,是正常生理现象,不是纸尿裤的锅。


7.追着喂饭危害大,训练娃独立吃饭才是正途。记住: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你说了算;吃不吃,吃多少,娃说了算。


8.雾霾天,也可以适当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9.不要给1岁以下的娃用枕头!新生儿颈椎和脊椎呈直线,用枕头反而会使宝宝颈部前倾,不利于呼吸,压迫颈椎。定型枕或过软的枕头还有窒息风险。


最后一个!因为驱蚊花露水中含农药避蚊胺成分,而且是农药批准文号,所以很多家长觉得喷花露水=喷农药。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因此,喷花露水≠喷农药,6个月以上宝宝可使用避蚊胺含量在30%以下的产品;6月以下尽量物理防蚊。


2020的开局,比我们想象地都沉重很多。但也许正是共同经历着这样一场战役,小编看到不少宝爸妈团结一心,立下了新年的flag: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小编也祝福大家:挥别过去一年养娃踩过的坑,愿朋友们新的一年在育儿这件大事上少走弯路!


值得收藏!5大新冠肺炎谣言+30条育儿谣言!1个也别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