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为什么那么难灭亡,以至于成吉思汗临死的时候都没有灭亡,究竟是什么原因?

毒刺剑客


亚洲最强大的蒙古铁骑,在征服欧亚的时候,曾六次进攻位于宋朝西北地区的西夏政权,其中四次还是成吉思汗亲自指挥的。

小小的西夏,居然能在蒙古六次进攻下才最终灭国,并且还耗死了成吉思汗,这真是一个奇迹了。


蒙古六征西夏

因为西夏已经认了金国为宗主国,而蒙古要灭亡金国,就必须考虑到金夏联手,甚至金宋夏三国联手。为了能更好地应付这种局面,成吉思汗在公元1205年,开始对西夏下手了。

不过这第一次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成吉思汗打了西夏边境城市的草谷之后,就收兵回去继续对付金国了。而此时西夏出现了内乱,夏桓宗李纯祐的堂兄李安全,私通他的婶娘(李纯祐的母亲罗太后),并暗杀了桓宗,扶李安全上位。

不过李安全费尽心思抢来的并不是一个香饽饽,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成吉思汗已于第一次征夏的隔年,完成了漠北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汗国。并再次把矛头指向了西夏。

成吉思汗第二次征夏,攻破了要塞斡罗孩城,虽然在各路夏军的努力下,成吉思汗抢尽要塞物资后退兵。不过金国在此战中,不止不出兵协助西夏,甚至幸灾乐祸,结果在成吉思汗一走,西夏李安全立马出兵攻打金国,并在第三次征夏后,成为蒙古的附属国,替成吉思汗骚扰金国的后方。

西夏能和蒙古、金国耗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它是名义上蒙古的附属国,成吉思汗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还是需要依赖西夏在西北的力量的。在和蒙古交好十余年的时间里,西夏一直都充当着蒙古灭金的急先锋,长期的恶斗耗尽了金夏的国力,蒙古也乐得坐山观虎斗。


夏襄宗李安全之后的神宗李遵顼依旧执行附蒙灭金的策略。可西夏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地连中原和西方,国土包围了丝绸之路,攻占西夏,则可以对金国成合围之势。

另外西夏之地,水草丰美,农业发达,多出精兵良甲,又是出了名的产马地,蒙古怎么可能放过这样一块肥肉呢?只不过是要等到它和金国拼得差不多了才出手,务求一击必中。

蒙古以西夏不愿派兵协助西征花剌子模为由,命“四杰”之木华黎率军伐夏,包围中兴府(西夏首都),夏神宗出逃。不过此时成吉思汗的主力正在西征花剌子模,主要目标还是金国,木华黎的军队暂时无力吞下整个西夏,于是双方和谈,蒙古获得大利益的条件下退兵了。

可是神宗还是没吸取教训,依旧帮助蒙古征伐金国,可没想到,强大的蒙古军居然在这一次败给了金军,西夏派去支援的十万大军也就哄散而去。而西夏军一撤,就又给了木华黎借口了,第五次伐夏,直接在西夏境内大肆抢夺了一番,又走了。

此战后,夏神宗主动退位,把一个残破不堪的西夏扔给了儿子——夏献宗李德旺。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西征回来,再率大军第六次伐夏,这次的目的很明确,西边已经平定,金国的灭亡就在眼前,先拿下西夏,建立一个稳固的后勤基地后,再南征金、宋。

成吉思汗的军队一出,西夏的城池就基本被占领完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中兴府了。此时的夏献宗已病死,由他的侄子——夏末帝李睍继位但是西夏还算是有点运气,因为在蒙古大举攻城之时,成吉思汗突然病倒了。

成吉思汗交代接任者窝阔台:在他死后秘不发丧,接受西夏的投降后,立马进去屠城,杀光西夏皇族,不留后患。要是李睍等人能知道成吉思汗的去世,或许也能在谈判中,保全西夏皇室。无奈这最后一点运气,也在众人的犹豫之中流失了。

成吉思汗死后,李睍出降,蒙古军队冲进中兴府后大肆屠城,李睍和所有西夏皇族,甚至城里有姓李的都屠戮殆尽。



一贰一橙


与运动战始祖成吉思汗的铁骑相比,西夏是不堪一击的!为什么可以撑过射雕英雄的打击而没有灭亡呢?

有三点让他没有灭亡于成吉思汗在世。第一点,西夏很狡猾,反复无常。成吉思汗在征讨花拉子模之前的时候,为了稳定后方,就派人劝降西夏王,西夏也很快就答应投降了。

第二点,为什么成吉思汗没有统一蒙古,灭掉西辽之后就踏平西夏呢?而是派使者去西夏和平劝降呢?因为恩仇必报的成吉思汗有杀害他五百通商使者的花拉子模需要他的苏鲁锭长矛的教训,无法腾出来手整治西夏


第三点,打败花拉子模灭掉伊斯兰世界,来到成吉思汗向往的最西边的海(里海)。这时候大本营送来噩耗,说汗母柯额伦病逝,让六十岁的大汗昏倒。祸不单行,又有消息来报,西夏作乱,趁着成吉思汗带着二十万精锐骑兵西征,西夏兵在汗庭烧杀抢掠,最知心的偏妃合答安被杀,无数的奴隶牛羊被抢走。本来身体就没有恢复的成吉思汗大怒,用马鞭指向西夏的方位,大骂反复无常的西夏狗贼!”我要用弯刀砍碎尔等的黑头”!大军班师途中进逼西夏。

当二十万蒙古铁骑打到今天六盘山下,西夏望风降。成吉思汗就是不接受西夏的投降,一定要用马刀惩戒这些盗马贼。但是,事与愿违,再一次狩猎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坠马身受重伤不治而亡。

没有以上三点,小小西夏早成了蒙古铁蹄下的齑粉了。


手机用户马井平评论


西夏国领土、人口还是经济,相比宋、辽、金几个国家,都处在劣势地位,之所以能享国近200年,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说天时,唐朝崩溃后,中原内地分崩离析,五代十国,不仅国家分裂,而且大多国家寿命都很短。以致中原王朝,根本没心思来经营西北那摊子烂事。

西夏的先人,党项人利用这个有利机会,迅速整合部落实力,大肆征伐,先后拿下夏、绥、宥、银四洲。1038年西夏建国后,与宋朝交恶,大战之后,他们又拿下河西走廊,断了宋朝与西域的马匹交易。

李元昊

再说地利,西夏国土主要分布在陕北宁夏甘肃和内蒙河套地区,作为农业生产,西夏肯定不如辽宋。但作为军事用途,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它北有蒙南荒漠阻碍,东有黄河河防优势,南有陕北高原阻碍,东方两个大国,都很难奈何它。

最后说人和,这个人和主要说西夏的外交。宋、辽、夏其实是一个放大版的三国演义。

1038年西夏刚建国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游牧部落出身的党项人,骑兵还是很强大的,李元昊利用宋军轻敌冒进,接连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和定川寨之战击败宋军。1044年又在河曲之战中击败辽军,成为西北霸主。

毕竟,西夏是小国,长期战争消耗,同时结仇两个大国,肯定会损耗国力。西夏与宋有裂土之仇,关系很难调和。西夏改变外交方针,实行连辽抗宋的策略。

宋军在连败四战之后,并不甘心,短期罢战后。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宋朝国力增强,1071年王韶在熙河之战后,占领了西夏不少国土,但并没取得决定性胜利。

1096年,宋朝利用西夏内乱,再次发动攻击,并且改变以往的战法,实行碉堡战术,稳扎稳打,步步逼近。西夏在这场战争中接连失败,差点灭国。

1099年,辽道宗出面说和,宋夏再度议和。

总之,西夏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生存近200年,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茶亭浪子


感谢悟空小秘关照的约题。

蒙古族是黄种人定居亚洲后,唯一仍记忆着北迁入路线及原出发地的人群了,本来突厥人也记忆着的,但汉朝时被赶入欧洲及西亚去了,东突厥虽仍在,但汉朝后与其他各人群溶合自人群消失了。

蒙族掌握中原人抛石机的石炮,火药,火铳,火箭,登城云梯,冬天泼水筑城筑台,加上本身一人配三匹马甚至五匹马的军力,横扫亚欧大陆无敌手,其实有借汉唐威名作用,再加自配备,西亚与欧洲人没见过,本不必怎么战就招降了,从而返回原出发地的大本营处,只是放几下火药铳,响声振天地,就可跑马圈地了。

因此,入欧洲进深稍大点时,遇拼死抗者后,也放弃不战退回了,而西夏是历战很多的近中原的人群,其人群大部分是原居地犯罪逃入者构成,不是人精或猛力者是不会犯罪的,因西夏人智且勇猛,仅人口少地盘小而已。见过各中原武器也拥有更会防,从而蒙族多次攻伐不下,甚至王死于阵上。

本型,蒙元兴盛期,正是其他各亚欧大陆人,不兴攻伐时段,仅元蒙尚攻伐,由是才天下无对手的。略顽强一点的多无奈的,但人数太少的局部顽抗,虽历时长点,也终被拿下了。

悲的是人口地盘巨多巨大的汉民,太厌战,所以几千万近亿的人口,历朝历代只杀自属下大将万能无敌,十几万的不听令的他族人,谁都可灭汉族王家,且取而代之的。有中国史以来至中华民国都如此,只不过中华民国的政府内人员是自已多找几个干爹作为保护自已的人,而准许其人占点中国地盘为据点的,从而同被揍后强占,有些不同,这也是领一帮农民战国民党的共产党,不许它国占中国土地最终取胜的原理之一,因而无干爹干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点。


味哎儿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党项族极可能就是过去羌人后裔,极为善战!在李元昊带领党项族立国以前,党项族一直是充当雇佣军的角色,人少,但以战为生,谁给钱就给谁当打手,当然,多是中原王朝才雇得起它们!

党项人本身也属于游牧民族,族人善骑射,战斗力强悍!同时为了保持人口数量,时常需要劫掠其他部落、政权的人口,他们和以往的游牧民族不同,人口不多,不依附大势力,不靠战斗劫掠,根本没办法生存!造成了党项人人人尚武的精神。特别在李元昊建立西夏以后,党项人有了自己的国家,民族荣誉感大增!过去它们只为自己生存而战,现在,它们学会了为国家而战!在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时候,西夏党项总人口也不过300来万,但光骑兵就有40万!步兵也不在少数!可以说,西夏几乎做到青壮年人人皆兵的地步!

总结此两方面:第一,西夏尚武,人人皆兵,国小但兵力强大!可以做举国之战!这是其他当时几国做不到的!第二,西夏到成吉思汗攻打时,早已立国超过两百年,人心凝聚,有了国家和民族荣誉感!会为国家而战!西夏的灭国战是很悲壮的,几乎全国人口被杀掉八成,精英全部阵亡或被杀!这些都说明了党项人的民族凝聚力、荣誉感很强,不愿屈服!综合这些,成吉思汗在早期根本没办法一次灭掉西夏!


一为取龙城


西夏,金,南宋,都是一些很不起眼小国,很垃圾,不堪一击,在蒙古人眼前,太好打了。

元朝统一中国,确实是中国人的大幸,宋朝不亡,天理难容。




历史一书生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西夏自建国起就处于强国的夹缝中,危机意识特别强。由于国内人口少,西夏即使对掳掠过来的人口也采取优待策略,并实行全民皆兵战略,对周围的少数民族也积极拉拢。西夏的总人口只有几十万,但却能跟强大的辽与宋对峙,不得不佩服它顽强的生命力。


风花雪月汐


西夏是党项族人建立,党项人尚武,族群人少全民皆兵,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蒙古人无法一时拿下也是正常。


赛麦大弘


成吉思汗是因为征伐西夏之后得病去世的,西夏就是成氏的儿子灭亡的。


专注交通事故


这个问题有意思吗?还是想想怎么挣钱养家吧!把精力用在正道上,胡嚼舌头有意思吗?西夏关你啥事儿?历史已经过去了,谁能说的清?都是瞎猜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