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如何爆發的?

說起經濟危機,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商品短缺、物價飛漲以及難民逃荒的現象。這種危機可以稱為“

短缺性危機”,一般會出現在饑荒、戰亂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代。

短缺性危機困擾著封建社會,歐陽修在《新唐書·食貨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經濟的模式:唐朝統一天下後,沒收全國的田地歸朝廷所有,然後再按人口進行分配。百姓分得田地後,在上面耕種,收成時將部分糧食作物以租、庸、調的形式向朝廷繳納地租,餘下的歸自己所有。

朝廷如果興建土木、或對外征伐,那麼可以暫時增加賦稅。太平無事時,農民一年勞作五十天便能繳足租調庸。除非遇上自然災害,只要朝廷不增稅,百姓也不廢耕,那麼國家經濟就處於平衡狀態。如果朝廷荒淫無度,厚斂於民,或者國內出現戰亂、兵連禍結,那麼國家就會陷入短缺性的經濟危機之中。在這種經濟模型裡,危機表現為產品短缺、需求大於供給

但是,《資本論》所研究的經濟危機不同於短缺性危機,它的表現顛倒了過來:產品過剩、供給大於需求,我們稱之為“

過剩性危機”。

《資本論》: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如何爆發的?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過剩性危機

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封建社會一般採用“簡單再生產”的方式,也就說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為了消費。商品流通的形式是W(商品)-G(貨幣)-W(商品)。例如農民生產糧食是為了賣出去,換得銅錢,然後再用銅錢來買油鹽,是為買而賣

在這種社會里,過剩性的經濟危機是沒法想象的。既然大家都是為買而賣,那麼市場中就有著足夠的需求,一筆銷售之後,必定跟著另一筆等額的購買;例如農民賣出糧食後,必定接著購買油鹽,他一年計劃要賣多少糧食,視將來的支出而定。所以W-G-W的流通過程就不會出現中斷,也不會有大規模產品滯銷。為買而賣代表著市場需求的充足,既然有需求,怎麼會出現生產過剩呢?——這個原理被稱為“薩伊定律”,薩伊說“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實際上就是對為買而賣的詮釋,買是目的,賣是手段。

古典經濟學家一般都認可“薩伊定律”,可是從18世紀末開始,英國接連出現了好幾場由生產過剩引發的經濟危機,現實情況否定了這個定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敏銳的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出現後已經改變了原來的生產方式,不再是“簡單再生產”,而是“資本主義再生產”也叫“積累和規模擴大的再生產”。資本主義生產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商品流通的公式被顛倒了過來:

原先的為買而賣:W(商品)-G(貨幣)-W(商品)

現在的為賣而買:G(貨幣)-W(商品)-G'(貨幣),G‘=G+∆G(利潤)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大部分人仍遵循為買而賣的原則,例如勞動者為了生存,得先出賣勞動力,換取工資,然後再購買食品。但是有一個階級不同,他們是為賣而買。例如一個企業老闆,他先是支出貨幣,買進布匹,再僱傭工人,然後把製成的衣服賣出去,重新換回貨幣。這個階級就是資產階級,所有階級都會遇到短缺性危機,唯有資產階級造成了過剩性危機。因為,如果他的衣服賣不出去,投資的錢收不回來,更沒有產生利潤,那麼他就要破產,並連帶的導致工人失業。

資產階級不是為了消費而生產,而是為了獲取利潤,利潤誘使他們盲目的擴大再生產,從而使供給遠遠超過了需求,導致許多產品賣不出去,形成過剩性危機。

《資本論》: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如何爆發的?

為賣而買的資產階級

為什麼會發生過剩性經濟危機?

從抽象的層面看,資本主義的“為賣而買”已經隱含了過剩性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在原先為買而賣的模型中,每個人的需求都是確定的,他們事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然後才努力銷售產品來換貨幣以便購買。但是在為賣而買的模型中,誰也無法確定資本家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能夠賣出去,資本家只是根據自己對市場潛力的主觀判斷來決定產量,盲目性已經呈現在其中了。以前指導人們進行生產的是社會的消費能力,現在指導資本家進行生產的是期望的利潤水平。

其次,為賣而買造成了買與賣兩個過程的分離。資本家先進行投資,買進勞動力和原料,過了一段時間才把產品高價賣出去,買與賣兩個過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分開了。這就隱含著一種可能性:資本家買進來的東西,在一段時間後可能賣不出去。例如,在房地產經濟火爆的時候,資本家購置土地,僱傭工人,買進建材,並強迫工人連夜加班、剝削勞動力,三年內快速蓋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商品房。可是由於市場變得不景氣,他的房子賣不出,造成了大量的庫存,形成了生產過剩。這種情況在簡單再生產中是不會出現的,農民賣出糧食,獲得貨幣,即使第二天因商家缺貨,他暫時買不到油鹽,但貨幣始終不愁花不出去,因為它是一般等價物——

只有賣不出的商品,沒有花不出的貨幣。

我們可以設想,當生產者A在賣出產品之後,由於種種原因而不能向B買東西,那麼B也就無法把東西賣給A,更沒錢向C做買賣,依此類推下去,D、E、F都將受到影響。在經濟社會的買賣循環中,只要有某個地方出現了斷裂,就會波及其他行業。假如房地產由於投資過熱造成了大面積的庫存,那麼房地產商就無法向建材商採購,這樣建材行業的危機又將波及採礦行業,並不斷的傳遞下去,形成普遍的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隱含著危機發生的可能性,而在整個鏈條中,“A不能向B買東西”的那個原因則是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

《資本論》: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如何爆發的?

為賣而買,造成了買得進來、賣不出去的危機隱患

經濟危機是怎樣爆發的?

通過層層抽繭剝絲,我們已經知道過剩性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因為它造成了買賣分離。資本家可以先買後賣,但他又沒法保證一定能高價賣出,所以產品過剩的危機已經潛在其中了。但如果我們把危機的原因歸結為資本家一時的頭腦過熱、生產過多,那未免也太過草率了,我們還需分析更深層的原因。

我們知道,調節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產量的不是社會消費水平,而是利潤率。當一個行業的利潤率高時,資本就會快速湧入,直到市場飽和為止;而當行業的利潤率下降並低過利息時,資本家又會將資金抽出,存入銀行中。所以利潤率調節著資本家的生產動機

按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說法,利潤率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推動力,隨著生產力的進步,生產過程會逐漸採用機械化,這意味著資本有機構成將日益提高,同時勞動生產率也會日益增長,所以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

利潤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資本家在生產的過程中要不斷增加在原料和機器上的開支比率,這會使利潤逐漸降下來。因此,社會發展的趨勢是生產商品將變得越來越容易,但資本家卻越來越難把商品換成貨幣。他不斷延長工作日,從勞動者那剝削了一堆剩餘價值,卻無法通過銷售轉化成利潤,反而得送進後備倉,成為積壓的庫存。生產力提升、生產實現機械化,會造成勞動者與資本的同時過剩,從而引發危機。

假設A是服裝行業的製造商,B是棉花行業的生產商。由於科技的發明,出現了一種專門縫紉的新機器,導致同一個車間在一小時內製造衣服數量是過去的10倍。對於服裝行業來說,產量是上升了,但利潤率卻在下降,因為市場的需求並沒有變化。這將使許多衣服堆積在倉庫裡,銷售不出去,而且A也不能接受以過低的價格拋售,那樣會影響利潤,甚至導致虧本、破產。因此A就無法向B繼續採購棉花,B的棉花便隨之過剩,進而波及整個社會。這種危機是由“比例失調”引發的,具有周期性。它表明社會缺少了一個指揮者,在科技進步的時候來指導服裝行業不要忽略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產量。

《資本論》: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如何爆發的?

生產力的增速超過需求的增速,會導致利潤下滑,引發危機

其次,生產的機械化會造成大批工人下崗,形成產業後備軍,導致消費不足。生產商品變得越來越容易,而勞動力卻變得越來越廉價。地產商可以在三年內修築出一座高樓,消費者卻要花幾十到一百年才能存夠積蓄,這會刺激信貸,出現過多超前消費。當

資本主義的消費增長率遠遠的低於生產增長率時,出現過剩性危機便不足為怪了。

此外,金融貨幣也是引發危機的一個原因。資本家在繁榮的年代大量購買商品、股票進行投機,銀行只需在電腦上完成計算貨幣的操作;而一當經濟被打亂時,貨幣就會突然從計算貨幣變成堅硬的貨幣。人們大量拋售金融產品,到銀行門前擠兌,要求兌換貨幣,金融危機便率先發生,並引發經濟危機。對此,馬克思說:

“昨天,資產者還被繁榮所陶醉,懷著啟蒙的驕傲,宣稱貨幣是空虛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貨幣。今天,他們在世界市場上到處叫嚷,只有貨幣才是商品!”

《資本論》: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如何爆發的?

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

結語:有資本主義就有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將流通過程分裂成買與賣兩個環節,資本家可以先投資購買,日後再溢價出賣。而且通過對剩餘價值的剝削,他所賣的價值始終多過所買的價值。只要將商品的剩餘價值轉化成貨幣,他就能實現自己的利潤目標。

因為資本家佔有了生產資料,從而可以主導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社會生產在利潤率的指揮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將出現產業不協調以及消費不足的隱患,從而觸發生產過剩性的經濟危機,導致剩餘價值無法轉化成貨幣,利潤不能實現,資本家破產從而造成工人失業。

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壟斷在一小撮人的手中,而絕大部分人只能靠出賣勞動力過活,資本收益率又遠遠高於工資收益率,這就抑制了社會的消費能力。資本主義通過頻發的經濟危機,告訴人們,生產資料私有制註定要與不斷髮展的社會生產力發生矛盾,資本主義社會起初貪婪的壓榨工人,日後也必將以產品過剩的方式來懲罰資本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