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做人当君子,君子当如竹,临风不曲折,欲立天地间。”修然而文质翩翩的少年,披着月色溶溶穿渡星海万顷,说:“我把竹石唱给您听。”

他像是和我根本不在同一时间、同一次元的人,他牵着魏晋风骨的蛛丝马迹,一步一步跨越了千年,从诗篇华章中落落而来。他眸中笃定的温暖,是庄生梦里相逢的蝴蝶魂魄;是孤旅漂泊翻山越岭跋涉,偶然遇见的灯火;是光、是云端的梵唱、是我旦暮的信仰。

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他放声高歌,有力的,向上的,清亮的声音佩了龙筋和竹骨,铿锵激越穿云破雾,在一离一合之间,自有意气与燎原火比肩。

它不同于传统委婉清丽的古风歌,而是活泼泼地蹦出了一位热情洋溢、初心似铁的少年郎,正正合了《竹石》的本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扫郑板桥的沧桑之气,少年望长河日暮藐沧海一粟,宿命沉浮我心摆渡,生命这一场豪赌,我不认输。

我不认输。小赞选择这首《竹石》,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此吧。康震老师称赞他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茂林修竹,“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的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如今的小赞,当得起。

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也是有过无助的时候的。小赞说他刚刚踏入演艺圈时,“其实那段时间过得也不是不好,是积累的一个阶段。然后自我推翻的过程,让我很痛苦,很抽离。但是其实,也还行。” 强大的人从不惧风霜雨雪,千里独自跋涉,未许剑心蒙尘,暗无天日里静待春雷惊破虫蛰。后来有人问起,就轻轻说“也还行”,如竹,竹未出土便有节,待到凌云总虚心。

记得他在没有戏可拍的低谷期,也是一直笑着的,不知自怨自艾为何物。学习、锻炼之余,还带着小飞侠背古诗词,手写古诗,跟小朋友一样自己画画配图。曾经他给王维的《山居秋暝》搭配了竹子。还有前阵子的《人物》,也画了竹。

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他的竹皆有一股疏狂硬朗之气,襟怀似他本人,可将日月山海一并笑纳,又可放歌纵马去、向云外寄生涯。所以无论何种境地,他都能做到宠辱不惊,直节亭亭,不卑不亢,人间悲苦皆可化为胸中万卷书,为他更添一分锦绣,熬过暗夜明媚如初。

我们喜欢看他明媚若三春暖阳的笑。他的声音也是带着笑意的,有和煦春风与凛然侠气,有浩渺烟波与闲境诗情,在真假音切换的缝隙里,似有疾雷中看老红尘,来便坦荡、去也明白的大通透大自在。“不问前路,不论甜和苦,只为心中,不变的态度。”

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大家好,我依然是小赞。”他喜欢以这句话做开场白。我又想起那个桀骜不驯的美猴王:“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我不止一次写过对这只猴子的热爱,我爱它的勇往直前,如同小赞。

其人如竹,一旦决定扎根生长,则势不可挡昂首向天,但他不是有勇无谋的,而是既有凌霜傲雪的铁骨,又有坚韧不屈的劲骨,还有虚心谦逊的风骨。他唱歌,是为了不变的音乐初心,本无意争名夺利,却不小心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但他在这熙攘的热闹里,低头看向了“棒棒军”,他是宝光流转的天上月色,能照亮世间至灰暗的角落。

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我突然想家了。我也爱竹,老家的小院里,栽了一片翠竹,幼时只觉好看,直到学了国画,才知它们对我爸爸的意义,那个老夫子啊,万变皆不惊,豪情万丈也悲悯平民疾苦,一生若竹。竹对我来说,是乡愁是归梦,是浅笑是朝暮不舍,是你唱了一首歌,而我听着哭了。

只有小赞,是我不看歌词就能听得懂的歌手。他的唱功自参加我们的歌以来,一日千里地进步着,赢得了春雨过,开遍满山,而他微微笑着,清隽眼眸不惹尘埃。有一个镜头扫过那英老师的时候,我发现她一脸紧张的望着台上,像是担心自家孩子演砸了的家长——她比我们更懂得这首歌的难度。 那英老师真的很好,感谢。

君子若竹,心虚节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