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腎藥物名單:6種中藥服用不當,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醫生,我最近好乏累,快給我開點藥補補腎。”

“我黑眼圈好重,一定是腎虛了,有什麼法子補腎嗎?”

“醫生,我脫髮嚴重,我是不是腎虛了啊?”

......

在門診室門口,每天都會上演這樣的場景,許多患者不論身體出現什麼問題,都把它歸咎於“腎虛”。

傷腎藥物名單:6種中藥服用不當,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的確,腎是人的根本。《黃帝內經》載:“腎臟為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它是藏精和主管生長髮育的地方。中醫認為,冬季自然界陽氣內藏,天寒地凍,萬物閉藏,最利於人體陽氣與腎經的閉藏,因此,冬季最適宜養腎臟。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腎臟到底有沒有病變呢?有什麼好的方法補腎嗎?

當腎臟出現問題,身體會有4個信號

首先是尿量變化。一個正常的人每天排尿量是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當尿量範圍多餘或者少於這個數值的時候,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表現。

特別是正常人,如果發現夜裡起夜很多次,但是睡覺前並沒有喝太多水,就要警惕腎臟病變。

其次,尿的顏色狀態發生改變。正常人的尿液是透明的淺黃色,除了在喝水少或者清晨的第一次排尿,顏色會有點深之外,其他時間都應該是透明的淺黃色。

如果尿液顏色變得很黃或者發紅,甚至還有泡沫,應該去腎內科檢查一下。

水腫,也是腎臟出現問題的表現。《素問·水熱穴論》說:“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就是說,腎不好,體內水循環不暢,水都蓄積在一起,就會出現水腫。

比如早上起床眼皮浮腫,雙腳雙腿浮腫等,都要考慮腎臟問題。

傷腎藥物名單:6種中藥服用不當,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當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體內的尿素不能通過尿液排出,那麼就會從皮膚上排洩,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此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也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想知道腎臟是否健康?每年體檢時,記得做這三個項目體檢

首先是尿檢,這是最常規最基礎的一種檢測方式。正常情況下應每年做一次尿液檢查,尤其是40歲以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更應該定期複查尿常規及β2微球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如果這些指標出現陽性或者超出正常值,那麼必須進一步查明原因。通過尿常規檢查,90﹪的腎臟疾病可以在早期時就被發現。

血檢,一般體檢生化檢驗單上都有血肌酐這項檢查,它是反應腎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血肌酐的正常值,男性是53—106umol/L,女性是44—97umol/L,如果數值偏高,則要考慮腎衰竭,數值偏低,則有可能是白血病、貧血等疾病。

傷腎藥物名單:6種中藥服用不當,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最後是腎臟B超。B超是發現腎結石、先天多囊腎的手段。主要是觀察腎臟大小、腎皮質厚度、腎結構是否清晰等。一般正常人的腎臟長約10—12釐米,寬約5—6釐米,厚3—4釐米,具體數值會有一定波動,如果偏差較大,可能是慢性腎病的表現之一,建議最好結合尿常規一起,每年做一次。

如果以上三個體檢項目檢查結果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腎臟疾病。

有哪些中藥很傷腎?

之前就有過因為吃生何首烏導致肝損傷的報道,之所以要重視中藥的毒性,特別是腎毒性,是因為中藥的使用廣泛,脫離中醫理論的機會也很多,等於失去了一層保護,而且很多人聽信網上偏方胡亂用藥,對身體健康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中草藥相關腎損傷臨床診療指南》中,對一些傷腎的中藥進行了總結,下面給大家看看:

第一味中藥是關木通,關木通是清熱利尿的,它的毒素可以引起腎小管的壞死性病變,所以長時間服用會引起尿毒症。

其次是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馬兜鈴酸會損害腎臟和腎小球。

第三種是雷公藤。雷公藤主要治療風溼,但毒性很大,可以引起腎小球的急性病變,導致血尿、少尿、甚至無尿,對其劑量的把握很考驗醫生。

傷腎藥物名單:6種中藥服用不當,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第四種是巴豆,巴豆洩瀉,但是如果瀉多了就會導致失水,可以引起尿毒症,急性腎功能衰竭,所以不能把巴豆當作常規的瀉藥。

第五種是粉防己,粉防己本身是治療風溼、關節疼的,但如果配伍不當,對腎臟有很大的損害,可以引起腎小球的壞死,導致血紅蛋白尿,最後引起少尿無尿。

第六種是草烏,草烏本身也是治療關節疼,它本身不僅有鎮痛的作用,還有麻醉的作用,但草烏可以引起腎小球的急性壞死,血球蛋白尿,腎功能不全。

中醫歷來提倡“冬季養腎”,大家一定要抓住這個好時機,好好的把腎臟養一養,來年必能有一個強健的好身體。對於養腎,你們有什麼心得體會嗎?

[1]潛在肝腎毒性中藥的成分研究進展.中國中藥雜誌,2016,41(17):3209-3217

[2]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腎臟功能的生化指標研究.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2019(11)

[3]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活體移植腎檢查的臨床應用.西南國防醫藥.2009(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