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王安石一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有將自己的變法成功施行。假若歷史能給王安石一個機會,那麼這次變法又是否能改變歷史發展的進程呢?當然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了。王安石一生的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的罵名也在於變法。

王安石信心滿滿,面對現狀,進行一系列變法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每當辭舊迎新之際,王安石的這首《元日》便是最佳的應景之作。王安石的這首詩除了表達新年到來時的喜悅歡喜之情之外,還透露了王安石想要革新政治的高度熱情以及對變法的信心。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說到北宋的發展現狀,人們通常會用兩個詞來概括“積貧”“積弱”。建國以來的各種弊端,逐漸暴露:

一、小民階層負擔太重;地主豪族兼併小民土地成風。

二、官僚集團太腐敗。

三、公務員數量極多,效率極差;特別是兵員,北宋為防備各種隱患,把流民大規模徵兵,政府供養,時間長了兵員極多但戰鬥力極差。

為改變這種現狀,王安石提出要革新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政策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對於變法,王安石在各個領域都有涉及,比如: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一、在軍事上實行保甲法:朝廷要組建自己的軍隊來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年輕男性都時時刻刻地養在軍隊裡又會加重國家的負擔,這樣一來是不利於改變朝廷的發展局面的。

王安石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把鄉村中的閒散人員組合在一起,五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和平時期大家就在自己的家裡種田,這期間朝廷是不用負擔這些人的費用的;一旦有戰事發生,這些農村中的兵力就可以快速集合,與朝廷的正規軍一同奔赴前線,這樣不僅能團結民間的力量,還能為國家節省大筆軍費開支。

二、在農業上,王安石實行的是“青苗法”:土地兼併嚴重是每個朝代都會面臨的問題。土地兼併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自然經濟的脆弱性。農民只能靠天吃飯,一旦這一年遭遇了自然災害,農民就會顆粒無收;但是農民也不會活活等死,為了生活,他們會去向地主借種子。如果第二年風調雨順,農民可以及時將地主的債還上也還好;但是如果這位農民十分不幸,第二年又遭遇了款收,那麼他就不可能有能力去償還債務,他將面臨的就是要將自己的土地給地主,自己成為地主手下的佃農。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一個農民這樣做還不能造成多大的後果,然而要是有很多的農民都論落到這種地步,事態就會變得嚴重。平民不斷破產,而地主又會不斷加重對這些佃農的盤剝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下,局勢就難以穩定。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王安石採用青苗法:每當遇到天災,農民歉收的時候,政府就發放一批青苗,也就是種子,以較低的利率借給農民。等到第二年農民有了收成後再將借政府的青苗連本帶息還回,這樣就可以避免農民去向地主借“高利種子”保證農民手中始終有土地,扼制土地兼併。

王安石的變法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是改革又觸動了地主和一些富商的利益,再加上朝延中的保守勢力的反對,皇帝宋神宗對這次變法的決心也產生了動搖。王安石變法被叫停,王安石也被罷免了宰相的職務,改任江寧知府。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如此成功的法令為什麼會失敗?設計得再好的政策,執行起來就很複雜了

著名的青苗法,王安石和宋神宗的本意是靠政府借貸來解決農民貧困的問題,可實行起來後,出現了地方官吏為追求政績,逼著不需要借貸青苗的平民和小地主大規模借貸青苗,目的是回收利息,對上還能顯示自己推行新法的政績。

結果就是平民和地主平白無故多了一筆沉重的開支,不需要借貨而去借貸,最後還不起政府貸款而破產,滋生了更多無業遊民,更加劇了農村小民的破產進程;到了真需要借貸的荒年,地方政府則不願意把青苗借貸給貧困農民,因為怕收不回貸款,收不回貸款造成政府損失了,可是要丟官的。

最後,青苗法實行幾年後,北宋的農業一塌糊塗:有錢的小地主被強迫借貸青苗,沒錢的農民,借不到政府的青苗,導致該破產的照樣破產,不該破產的也被逼著破了產。再加上地方官史從借貸回收中貪汙勒索,中飽私囊,所以青苗法實行的後期,真的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了。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變法後期王安石在一片攻擊聲中,罷相被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就是寫於變法後期,那時朝野一片攻擊,連宋神宗都對王安石有了看法,把王安石罷相了。詩中充滿了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王安石被貶至江寧,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南京,眼看著春風已經將江南吹綠了,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

除了想要回到家鄉,這首詩何嘗不是表達著王安石想要重新回到朝廷將改革繼續推廣下去,一改宋朝死氣沉沉的心願呢?這首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用得十分巧妙,為人們樂道。這句詩翻譯過來就是:春風又使江南變綠。這個“綠“字是使動用法,王安石這個字用得非常好,將春風寫得十分形象、富有生命力。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王安石重新被重用,變法卻以無力迴天,再一次被貶

王安石在被罷相的第二年又重新得到了起用,但是此時的政治格局更加混亂:保守派依舊頑固難以動搖,新興的革新派內部又發生了分裂,這就使本來就脆弱的變法更加困難。在這種環境下,王安石想要做出一番成就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兩年後,王安石再一次被罷免,又回到了江寧。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這首《桂枝香・金陵懷古》是王安石在金陵登山望遠時的感慨。金陵是六朝古都,在這座城市裡發生了許多故事,繁華竟逐,悲恨相續,六朝舊事都隨著長江水逝去了。這首詞的最後又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典故抒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王安石一生兩次罷相被貶,一生成就在於變法,一生罵名也在於變法

王安石經歷了兩次罷相,仕途的坎坷加上自己主推的變法的失敗也給王安石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一絲淒涼,再次罷相的王安石便隱逸在了江寧。宋哲宗即位後,任用了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為相,逐漸廢除了剛剛實施的新法。王安石縱然心有不甘但究竟也無力迴天了,懷著一份遺憾撒手人寰。

王安石去世時,正是舊黨得勢,廢除新法時。病重的司馬光趕緊給朝廷進言,要給王安石以哀榮,要追封更高的爵位。司馬光說,王安石是正人君子,儘管現在我們執政,廢黜了新法,但這時候更要給王安石以尊重,否則小人不定會造多少謠呢。這就是和王安石鬥了一輩子的司馬光,儘管他不能容忍王安石的各種變法,但他能包容王安石這個人。這就是君子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