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科學乘坐電梯?

疫情期間,如何科學乘坐電梯?

肺炎疫情到了關鍵攻堅階段,新出現的病例已呈下降趨勢,在封城、封小區的情況下,如何科學地乘坐電梯成為必需知道的常識,因為在狹窄的電梯空間裡,如果出現肺炎病毒,是很危險的,如何避免在電梯中感染上肺炎病毒成為大家必須瞭解的知識。

李蘭娟院士說:在適宜的溫度與溼度下,新冠肺炎病毒可以存活最長達5天!

因為,這是有前車之鑑的。

2003年3月下旬,10天左右的時間裡,香港淘大花園E座的許多住戶,因為若干“巧合”的疊加,在自己家中不幸感染非典。

原因居然是一個非典患者上了廁所,然後病毒通過地漏進入衛生間,再通過衛生間的排氣孔進入小區的天井,而位於E座和F座兩棟大樓之間的天井很狹小,類似於電梯,加上當地盛行的東南偏東風,導致兩座大樓間產生每秒約3-5米的快速氣流,急速掠過兩樓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風牆,再通過通氣孔進入E座所有住戶,由於沒有采取及時的消毒措施,災難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因此,電梯間首先的必要措施就是:每天定時消毒!

即使是消毒的情況下,如果有患者通過電梯下樓,仍然會在按鍵上留下病毒,如何科學地使用電梯按鍵呢?

目前有三種方案:

一是使用一次性紙巾;

二是使用保鮮膜;

三是使用帶套圓珠筆或牙籤;


疫情期間,如何科學乘坐電梯?


疫情期間,如何科學乘坐電梯?


疫情期間,如何科學乘坐電梯?


這些都是民間的智慧,還是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吧。

李蘭娟:現在火車、汽車上都有消毒設施,好多單位對電梯也都進行了消毒,總體是安全的。我是傳染科的醫生,到病房裡見很多有傳染性的病人,無非也是檢查好後用流水沖洗,只有直接接觸汙染物時才需要戴手套。

所以說,科學的辦法就是:乘坐完電梯之後,一定要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