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下走三角步 上找十字形

对杨澄甫式太极拳腰拉、腰转、腰脚手的体会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拳论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也强调:“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将“主宰于腰”具体化为“腰拉、腰转、腰脚手”。更加强调了腰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具体的练习方法,要求手要随腰运转,步要随腰变换,起身要用腰送,落身要用腰沉,每个动作都要靠腰,或腰拉,或腰带,或腰转,从而使杨式太极拳用腰的方法更加清晰,明确。同时也指出,“在用腰的同时,先要下盘有根,下盘稳固了,腰有依凭,才能更好地带动手脚”。但行拳走架时,按照弓蹬步与肩宽的要求,上步有时会出现往前够的情况,有时腰转得多或不够,造成上步不稳定,腰脚脱离。如何使下盘更为稳固,腰转多少才能够恰到好处地带动手脚运转,这是在习练杨澄甫式太极拳中一个一直困惑、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内家拳有“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的要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度的问题。可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搂膝拗步(进步)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左搂膝拗步变右搂膝拗步时,第一步,身体向后坐,重心移到右腿,左脚掌稍离地;第二步,腰带左脚掌、双手向左转动;第三步,重心移到左腿,提起右脚向前迈一步,脚跟先着地。同时,腰继续带双手向左转动,左手先向后下再向上向前转至左耳根旁。第四步,腿向前弓,重心移到右腿,同时带右手向斜下弧形搂至右膝旁。左手松肩垂肘坐腕立掌平推。

在这个动作中出现了一次上步和两次腰带转。上步时,右脚从后向前提起挪动是直线运动,从起点到落点是一条直线,与支撑的左脚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增加了下盘的稳固性。(如图一)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第一个腰带双手向左转时,转到两肩两胯与往前弓的左腿形成十字交叉,如腰转得不够,右腿抬不起来,转过了,会造成身体后仰,重心不稳,腰与右腿脱离,只有转成与实腿成十字交叉时,身体最稳定,右腿提起时非常轻灵自在。(如图二)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第二个腰带右手向斜下弧形搂至右膝旁,形成右弓蹬步时,两肩两胯也要与右腿形成十字交叉。(如图三)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二、倒撵猴(退步)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如从左倒撵猴变右倒撵猴时步,第一腰向后闪,带左手转至右胯旁;第二步左手下继续向后向上抡转至左耳根旁,右手向外旋转,手心向上。同时右腿提起向后退一步。第三步,身体向后拉坐,重心逐渐移到右腿。左脚掌抬起,以脚跟为支点腰带转向正东,(面南起势)逐渐踏实。同时,右手内旋向下向后拉至右腹前,左手向前按出。

在这个动作中也出现了一次退步和两次腰带转的动作。退步时,同上步一样,右脚从提起到退后落下也是直线运动,右脚从起点到落点与左脚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避免后脚过分后移,造成重心不稳和身体的起伏。(如图四)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第一次腰带转是向后闪腰,带左手转至右胯旁,当肩与支撑的左腿膝盖呈十字交叉时,是提右腿的最佳时机。转得不够,右脚提不起来,转过了容易将后肩拉紧。(如图五)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第二次腰带转是向后拉坐,腰带左脚转向正东时,同样要将腰转到两肩两胯与左脚尖(正东方向)呈十字交叉时,向后拉坐。否则容易拉偏。(如图六)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三、野马分鬃(斜上步)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当左野马分鬃转右野马分鬃时,第一步重心移到右腿,左脚掌稍离地;第二步,腰微左转带左脚掌稍外转,左手内旋转手心向下屈肘于胸下,随即重心移到左腿,右手下外旋转手心斜向里翻至左腹上,两手合于身前。第三步抬起右脚,腰向右摆,带右脚向西北偏西方向迈出。

此势两脚虚实转换,腰带左脚左转时,随即重心移到左腿时,两肩两胯要与左膝弓出的方向呈十字交叉(如图七),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此时是抬右脚的最佳时机。上步时,右脚直接提起做直线运动,起点与落点和左脚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左脚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动作的稳定性。(如图八)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另外,除了等腰三角形,还有钝角三角形,如斜飞势,有直角三角形,如起势转左掤,笔者仅就这三个较为典型的步法做了说明。

太极拳是一项平衡运动,求的是动态中的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静点,乃动中求静也,找到了静点,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才能做到气沉丹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无过不及。而“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正是寻找平衡点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方法,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任意的角和边施加压力都不易使三角形被破坏和变形,从而很好地保持了下盘的稳固和平衡。十字形保证了立身中正,前弓后拉要保持住这个十字形不破坏,就能够做到向前弓不压前膝,向后拉不压后膝,也就是臀部坐空不压后腿,从而保证了腰在立体垂直的状态下转动,避免前俯后仰,左倾右斜,也是解决膝盖疼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