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留下的重要負遺產——西夏

西夏

党項是羌族的一支,唐初,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唐安置於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羌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甘肅慶陽。安史之亂時期,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陝西榆林和陝西橫山以東地區,這一地區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黨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其勢力範圍以夏州為中心,東達鄂爾多斯南部的廣大地區。

五代十國時期,其低調發展,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經過200多年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以鄂爾多斯南部地斤澤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為代表的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同時鄂爾多斯此時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平夏部黨項羌可以說是有兵有馬有糧有錢,勢力逐步膨脹起來。

宋太祖對待李氏地方政權以懷柔為主,宋太宗曾經出臺措施解決這個藩鎮問題,最終失敗。一旦這兩個開國皇帝解決不了問題,後來的皇帝就更不說了,這確實是北宋的一大遺憾。相對來說,在這兩個開國皇帝時期,如果給予足夠的重視,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這個地區的綜合戰略價值幾乎與幽雲十六州類似,這是與西域地區和蒙古高原接觸的區域,可以獲得戰馬。如果宋朝的都城在長安,應該會比較重視這個地區。這倆開國皇帝時期,這個地區屬於北宋間接管理的地區,當時沒有意識到這個地區會獨立建國,這是重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當時只是想著要回幽雲十六州,而忘卻了這個同樣價值的,相對容易獲得的西夏。

1038年10月,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人稱為西夏(1038年~1227年)。在五胡亂華時期,漢族重要的避難場所的隴西地區崛起了一個國家。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係正式破裂。此後數年,宋夏之間發生了四大戰役,宋軍沒有佔便宜。1044年,西夏軍隊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夏三足鼎立的格局。此時,西夏總兵力約50萬人。

西夏是健康成年男性皆兵,平時生產,戰時為兵,這類似於戰國時代諸侯國的情況,也是北方遊牧政權的基本模式,比如,遼國、金國、蒙古都如此。當時的西夏人口大約在200萬附近,不足宋朝人口的5%,但是全民皆兵的生存模式,導致其可以使用的軍事力量極大,軍隊規模與募兵制的宋朝相差不大。全民皆兵帶來的人均軍事負擔很大,人們出征要攜帶自己的口糧,與募兵制的宋朝相比,西夏人口是困苦的。

女真崛起,西夏攻佔宋朝定邊軍(今陝西吳起),並向金國稱臣。蒙古崛起後,將西夏作為實戰練兵場,不斷派兵襲擾突擊,演練部隊。1227年西夏末帝李睍(xiàn)在中興府被圍半年後投降蒙古,西夏亡。成吉思汗在攻擊西夏的過程中死去,拖雷按照成吉思汗遺囑殺李睍。蒙軍進入中興府後展開屠殺,後經察罕勸諫而止,但城中人口已經不多。西夏損失大部分人口,党項族基本被滅族。按照明朝的人口構成情況,經過蒙軍的屠殺,党項族消失,這個地區又重新成為漢族人口為主的地區。

西夏阻斷了宋與西域的貿易通道,並且禁止西域的馬匹出售給宋朝(馬匹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資源,北方政權想法遏制宋朝獲得馬匹)。西夏北部地區也生產大量馬匹,促使西夏擁有強大的騎兵。西夏依靠擁有大量騎兵和全民皆兵的政策,抵禦了宋軍和周圍其它政權的攻擊,使自己立國190年。西夏的存在,促使宋朝獲得馬匹的另一個渠道被堵死,最終帶來了宋朝騎兵缺乏,軍事行動表現不良的局面。


唐朝留下的重要負遺產——西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