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明白人,格局决定人生高度


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明白人,格局决定人生高度

一个人的手指抻出有长短,要是一个人的手指抻出来都是一样整齐,哪是可怕的事情了。做人也是如此,人的素质有高也有低,做人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中国古代最早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当属东汉的史学家班固,他把人分为三等:即上(上智之人)、中(中智之人)、下(下愚之人)三等人。

后来孔子将人分为这样几类,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孔子将人分为三个层次:圣人、君子、小人。圣人是理想人格,君子是现实人格,小人就是人们远离之人。

现代社会,做人都平等了,社会不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了,但做人的思想境界和做人的素质还是有高有低,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社会现实,也是不可回避的。尤其是商品经济社会,人们更需要做有德的人,做讲诚信的人,做守规矩的人,做一个老实人,做一个善良之人,不要做恶人和狠人,更不要做“垃圾人”。


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明白人,格局决定人生高度


经常看到这样的顺口溜: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一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大脾气。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忘情。上等人帮人,中等人挤人,下等人踩人。上等人以德报怨,中等人恩怨分明,下等人恩将仇报。这些顺中溜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现实生活中做人的提炼和总结,可以说,这些顺口溜也很符合现实和生活实际。可见,人们在内心深处还是将人分为了上中下等的,这就人的素质和境界。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享受物质生活的丰富,有的人喜欢享受精神生活的多彩,人各有志,人各有求,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诚信做人,心中有自律,不损人利己,做人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便无可厚非。怕就怕为了获得物质利益,为了自己的享受不顾公德,损人利己,如此做人,最终也就成不了事,做不好人,做事要先做人,做人德为先,这是永恒的人生哲理。


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明白人,格局决定人生高度


做人不能没有德,有德才有得,这就是做人的辩证法,也是人生的真谛。一 个人失去德,就会成为无德之人,成为损人利己之人,有德才会有品质,有德才会有格局。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人生的高度,有什么的人生格局就有什么品质,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有什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成功。做人素质决定一切,有德才有得。

曾国藩说:“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人间一切事情,皆有因果。要知道人性的弱点就是:贪婪、懒惰、骄傲、嫉妒、暴怒、任性等,做有品质的人就要改掉人身上的这些弱点,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诚实厚道的人,如此,才能苦而不言,喜而不语,做人有收敛。这就是有境界的人,有品质的人,更是一个能够成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