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大家認為健身房如何才能更加符合大眾的口味呢?

我叫陳三三


你好,我是從業了8年的健身行業,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最近由於疫情影響,健身房屬於第三產業服務業,一直遲遲不能開門,很多人預計今年要淘汰掉30%的健身房,可想而知健身房今年的生存壓力是巨大的。要知道健身房小則八九百平方,大的三四千平方,而且健身房的位置一般都是靠近人流比較大的位置,可想而知每一個月需要承擔的房租費有多貴,再加上器械投入,裝修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可以說健身房是屬於重資產一點都不過分,它極度需要現金流來維持這麼重的成本。疫情之前和之後客戶的需求基本還是那麼幾種,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果有變化的話最多的也就是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通過運動來提高免疫力。客戶的需求有那麼幾種。

  • 第一:減肥塑形增肌。80%的人是衝著這個目的去健身房的,不信你去問問身邊朋友有多少女孩子都是為了馬甲線蜜桃臀報的健身房。
  • 緩解生活壓力提高體質,現在的人為了生存,壓力大,運動可以讓你分泌多巴胺讓我們釋放壓力。
  • 緩解慢性疼痛。手機與電腦已經變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長時間的久坐與低頭玩手機會導致肩頸腰背部肌肉過度緊張造成痠痛甚至是麻木。
  • 還有一部分是為了社交,健身房裡很多人相對來說都是帥哥美女,誰都會多看幾眼。

所以基本上這些都是客戶的基本需求,那麼疫情結束後我想也不會變,會變的是經過這次疫情淘汰了很多低端不好的健身房,好的健身房都會有那麼一些優點。

環境硬件配置不錯,服務優質,教練專業知識過硬,…等等。

這是我的個人見解,需求還是那個需求,變的是健身房越來越對客戶的服務會越來越好。


教練Jack


健身房的衛生肯定要搞好,包括各種設備的消毒,還有每種器材都要有專人給大家講解使用方法。現在大部分健身房都更注重賣課賣卡,不太注重服務。前幾年我辦了健身卡,去健身房,好多設備不會用,除了跑步機什麼都不會用,幹看著也沒人給講一下,可是買課時又太貴了,一年後卡到期了,去的次數很少,後來再也沒去過健身房,覺得錢花的不值


婷姐型動


作為一個健身小白,我來談談我的看法,首先,健身房要離我家足夠近,我才有興趣想去,其次,像我這種不常去,且身材也不好的人初入健身房,完全不知道該做什麼,一臉懵的狀態,無非就是進去跑跑步,那麼在這裡是不是可以有針對新用戶的一些體驗活動什麼的呢?我相信像我這種一時興起進去看看的人也經常有的吧,能不能有專門值班的教練去帶他們上上體驗課什麼的。再者,氛圍問題,健身是不是就是自己在設備上練練呢,可不可以定期搞些小比賽,小遊戲什麼的活躍下氛圍。還有線下用戶體驗,如果我很忙,忘記了去健身房,是不是在線下微信群什麼的地方能讓我想起來這個健身房呢。最後衛生問題,淋浴間一定要整潔,更衣櫃額不要破破爛爛的,室內器材也不要過於擁擠,當然如果有漂亮小姐姐養眼也最好不過了!


炮灰時代


疫情結束後大家認為健身房如何才能更加符合大眾的口味呢?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

一:要離我家近 或 交通方便 (每天下班都恨不得立馬奔回家,如果要繞路,時間短可能還能堅持,但是時間一長,那就不好說了,因為經常繞路會讓人感到更加疲憊,在不經意間,心情就會略有改變,這時如果再來個堵車……哼哼……。)

二:健身房的客戶,不能都是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強烈建議,健身房前期免費為女性開放,多一些女性的加入,會讓鍛鍊更加有效果,即使繞路我也會來,堵車也沒事)

三:健身房的急救措施(大家都知道,健身的同時也伴有危險,當有人發生意外或者暈厥,這時一個專業的急救措施,很可能就是救了一條人命,或者減少二次傷害帶來的巨大損傷)

四:健身房的設備(基本的設備都必須齊全這不用說,【另外加上一個大屏】播放每一個機械使用的標準動作,輪番播放,這樣既能保護器械,也能更好讓在這裡的會員鍛煉出誘人的效果)

五:衛生(健身房的衛生一定要乾淨,器械也不能丟的到處都是,這是基本。【加一個空氣淨化器】又不貴,又能提供新鮮乾淨的空氣,我相信會員會強烈推薦朋友來的)


總結:健身房要處於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會員不能都是男士,要給健身房注入驅動力,讓健身房不枯燥,不乏味。保證安全措施,提供優良的新鮮空氣。這樣健身房會越辦越好。


鍛鍊巴士


我是卿為車狂呀~

其實,大眾還是那個大眾,健身房還是那個健身房,不會因為疫情如何,就能捕獲普羅大眾的口味。

為什麼呢?我講講我自己的健身房經歷和見解哈:

1、現階段健身房始終是小眾的

你說我國人民不喜歡健身,而國外喜歡健身,所以健身房在國外受歡迎?

這我是不同意的!

你看看國家推廣的全民健身計劃,你看看晚上或者週末城市的廣場人流,你看看各類對外開放的球館。你還會覺得我國人民不喜歡健身嗎?

不會的,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免費,第二是滿足健身不是驅動力,無聊放鬆才是原動力。既能解悶,又能身體健康,全民健身才能推動起來。

而健身房,收費有貴有大眾,但普遍不便宜。健身房趣味有限,專業化更高。

所以這就讓它變成小眾的原因吧。


2、迴歸服務本位,才是需求所在

其實經常去健身房的朋友都知道,這是個消費場所,所以避免不了各類消費。但是,你的服務工作要做到位,不能經常給我推薦各類消費套餐嘛。不能我一不消費,就把心情往臉上擺吧。

能進來畢竟都已經花錢了,你願意低價吸收會員,就要有承擔會員不二次消費的風險能力。不要生意不順,就把氣給撒在顧客身上。誰種的因,誰要吃那個果。

深圳健身房很多,跑路的很多,見過年底催著我們交課程費,結果年後不來開門的。這是給行業抹黑呀。


3、捕獲消費者需求,才是擴大市場的機遇

其實,要擴大消費市場,還是根據營銷邏輯來做即可。

你的消費者要什麼,你就滿足什麼?

舉個大眾例子,剛剛提到的,健身鍛鍊很累,其實大眾很懶,不到萬不得已都不願意放棄舒適,去健身房鍛鍊。

那“健康”自然不能當成主推原因,換個角度:社交,興趣社團,美女導師,專業帥哥指導。

試想一下,幾個小區範圍內,打造一個線下線上美女健身導師的形象,是否會吸引更多潛在男客戶成為會員。

偶像效應其實是可以運用在這裡面的。


哈哈,淺薄見解,權當拋磚引玉~

我是卿為車狂,喜歡騎行喜歡攝影,如果你也喜歡,關注我吧~

每天更新騎行圖冊和騎行技巧哦~



卿為車狂


疫情結束後大家認為健身房如何才能更加符合大眾的口味呢?

一、前臺處應配備體溫槍,對每個入場會員進行體溫側量、局部酒精消毒等工作,讓會員從心理上消除陰影。

二、進一步提升健身配套設施設備。讓會員有更多來健身房鍛鍊的衝動。

三、制定更多符合企業、年輕中產人群需求的健身服務策略。現如今,年輕、中產人群在工作之後思考健康的本源,迫切需要在健身的消費中找到滿足通道。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史中,都會對社會全體的食品和生活習慣帶來改變。其中最重要的是體育鍛煉、社交方式和健康保健等。新冠肺炎的爆發,讓健康成為一個全民反思的主題。

四、啟動健身房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雙重運營模式。線上雖然不會成為主流的健身服務形式,但它可以成為線下服務的補充,或是線上線下結合,來吸引不同畫像用戶的雙重運營。健身APP 在疫情期間的用戶活躍,都來到了數倍的增長。京東體育和天貓運動戶外等類型增長遠超同期。以抖音、西瓜視頻和優酷等為代表的視頻平臺,專門成立的健身板塊。

五、注重健身環境、器械設備清潔、消毒工作。增加清潔員工,多個時間段進行酒精消毒、成立健身會員群,對每天所做的清潔消毒照片及時發送到群內,消除健身者的心理顧慮。甚至可以成立衛生監督、會員舉報有獎的政策。

六、加強服務意識、服務流程更加精細化,團隊內部的配合契合度以及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作更加緊密。


80後的夢


這個我感覺我很有發言權,我開了6家健身房,當突發事件發生後,各行各業都受到傷害,尤其像健身房這樣的公共人員密集場所更是停業的重災區,估計疫情後會有大批的健身房倒閉

那麼疫情後健身房應該有什麼改變呢,首先就是在疫情結束後的一大段時間,室內健身也不會有很大的起色,這樣就要看各路神仙怎麼使出絕殺技了

首先是衛生,具體就不說了,這個是硬性要求

其次就是硬件更新,舊設備肯定是不行了

最重要的就是科技感和裝修風格了,望開健身房的朋友們在艱難的路上勇往直前吧



開健身房的胖子777


一場疫情,給許多行業,尤其是健身行業,給了一記無情的重拳,一部分健身房甚至就直就直接被KO了,網上還有健身教練騎電動車送外賣的傳聞。但是,形勢再怎麼嚴峻,生活總得繼續,健身房還要往前發展,可以先做以下準備:

一,開設線上公益課。 為了挽留目前現有的會員,避免進一步的流失和損失,鼓勵教練開啟在線訓練直播課,參照KEEP等線上健身APP的做法,與會員們進行互動,開設線上免費公開課,一方面作為維繫會員的方式,同時也提高了健身房的知名度。

二、做好教練們的狀態恢復。氣可鼓不可洩,對教練進行針對性的鼓勵和培訓,提高士氣,改善狀態,使他們隨時隨地能投身工作。

三、科學管理。運用穩定,便捷的管理系統,方便有健身慾望的人通過註冊成為新會員,並能成功購課,約課。

四、 開發強身套餐。疫情過分,將有一部分新人群加入,他們來的目的,既不是增肌,也不是減脂,純粹就是為了增加體能,針對他們設計套餐,也許利薄,但可以多銷。

五、改善內部環境。健身房,是呼吸量比較大的地方,對空氣質量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改造環境,改善通風換氣系統,增加空氣淨化器的數量。

六、消減噪音。如果有條件,對牆壁和天頂做吸音處理。不要象有的健身房,一人嗥叫,全場皆驚,嚴重影響芬圍。

這場疫情,也使更多的人,懂得了強身健體的意義,明白了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希望各健身機構,能給他們機會,也抓住機遇,形成雙贏的大好局面!


桃花園主英傑


業餘人士聊兩句。疫情對健身行業衝擊很大,摧垮一些實體健身房,也可能催生新的商業健身模式,比如說能夠在家健身可能是今後的熱點。

我個人一直很重視運動,推崇在家健身,已經持續好幾年。

但是要注意,身體強壯程度並不完全等同於免疫能力,免疫能力一定程度上跟身體炎症水平成反比。

除了鍛鍊健身,個人還早早(兩年多之前)改變了飲食結構,從戒糖戒垃圾食品多年的高碳傳統(完全符合官方膳食指南)轉向了低碳飲食(保持持續產酮狀態)類型,身體很多炎症反應消失,免疫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官方的膳食指南並不符合我個人健康狀況,並且在此飲食下面有健康劣化的趨勢。

回到健身鍛鍊話題,我只是在家簡單練練,沒有太多複雜的動作,也不筋疲力盡,也沒有太高強度,也不想增肌,也不想減脂。保持習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樣子,沒有每天練,我跟大多數健身的不一樣,我既不認真,也不努力,練習更加不規律。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即可,但應該避免經常力竭疲勞帶來的大劑量氧化應激,慢慢提升線粒體活力,使人保持肌體年輕。其他有關健康因素,還有戒菸少酒、作息、睡眠、心理調節、減少物理和化學汙染等等,不細說了。


阿宇科學健身


樓主的問題是:疫情過後大家認為健身房如何才能更加符合大眾的口味?

中國的健身行業屬於一個新興行業,從80年代的第一播引進健身器械鍛鍊。那時候完全是達官貴人的娛樂項目,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大部分甚至是聽都沒有聽過,然後經過20年的鋪墊到2000年開始健身行業逐漸推廣,但是那時候的健身房依然屬於有錢人的運動,只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這時候在一線城市已經累計到足夠的財富。2000年往後幾年的健身房更多是為這波中間力量服務的!

整個健身房從2000年的初步發展到2010年左右中國的大型連鎖健身房已經奠定基礎,隨著2010年後健身房如雨後春筍,各家健身房如神仙打架,他們明白了健身應該吸引更多的大眾消費者來,於是互相打價格戰。從2000年的動輒小一萬的年卡,再到後面的一萬幾年卡。這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因為到後期更多的投資人進來根本是不想好好做健身房,只是想來撈一波錢然後走人。市場被這波只是想來撈錢的人給破壞掉了,導致到現在一有人提起健身房,第一個反應是你們會不會跑路,從而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對於行業的失望,導致現在健身房的口碑不好。

中國健身房經歷了20年的發展,這一波遇到新冠疫情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在這種環境下存活下來的健身房也好工作室也罷,一定是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穩定的團隊的。當然經歷這一波無意的洗牌,存活下來的健身房想更好的符合大眾口味,健身房自身需要改變很多!

1穩定的教練團隊

2場地的通風性

3器械的衛生消毒

4用心的服務

所有的消費者都希望健身房是以專業服務為主不是銷售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