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价值观有没有高下之分?

于球球耐摺咧


审美观与价值观暂不说,而我不知世人如何分高下,请问大家,什么样的人才是高人,什么样的人才是下人?是按素质来分呢?还是按职务层次来分呢?那我首先搞不清了!关于审美观是穿衣打扮呢,还是赏物呢?关于价值观是资产呢,还是论贡献呢?是自认呢,还是公论呢?等等问题,我认为一切问题,皆属于意识的认知和立场观点,而不能把人分为高下之层次,这样对社会风气不好。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万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的工作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这样一来就没有上人下人之分了。总之,审美也好,价值也好,在于人的意识的认定,并没有上下之分,古人在《爱莲说》中道:世人爱牡丹,陶渊明独爱菊,吾爱莲出于汚泥而不染。⋯⋯。就单赏物就有个人的素质、观点不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还要加上社会的认可的。比如现在,你们说,我们的医护人员与一些歌星的对比怎样呢?一些人的看法肯定会有不同,那个层次高呢?那只好留于社会评说吧!但我总以为这两观不能以高下而简单而论,应该再重新学一下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我认为这两观不存在所谓高下之分!


直又直


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审美还是价值观都是有规则需要遵循的,如果违背了规则就会被斥为离经叛道,这个规则就是“天道”!

中华文明是天道文明,世人所有的行为规则都是依据天道的运行规则,这就是圣人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华夏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是“善恶”,那何为善,何为恶呢?这个判断善恶的判准,最高标准就是天道,人类只有法天则地,才能带来对人类最有利的结果。天地相合,造化万物,那么就会赋予万物和人类以天道秩序,这个天道秩序,就是天伦。对于中国人来说,合于天伦的,就是善,不合于天伦的,就是恶。

有天伦就自然有人伦,而礼仪,便是人道秩序,便是人伦纲常,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来区别善恶的标准。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是不是善的,就看他是不是遵守礼仪。准守礼仪的,就是善的,就是君子。不准守礼仪的,就是恶的,就是小人。

对于华夏审美来说,依然是以“天道”为标准,我们以音律的产生来说下。

音律虽然并称,其实是两个概念。所谓“音”即“五音”,也可称为“五声”,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do、re、mi、sol、la(1、2、3、5、6)这五个唱名,把这五个音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组五声音阶。后来又产生了变宫和变徵两个音,这两个音相当于现代音乐中ti和fis(7和#4)这两个唱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

宫、商、角、变徵 、徵、羽、变宫

do、re、mi、 fis、 fa、sol、 la

1、 2、 3、 #4、 5、 6、 7

七声音阶之间每一个音本身没有绝对音高,但是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差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它们之间拥有固定的相对音高。

在古代,人们一般以宫音作为音阶的起点,只要宫音的音高确定了,七声音阶中其余各音的音高也就确定了,所谓“宫立,而五音形矣”。

“律”的原意是用来定音的竹管,中国古人用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竹子做成律管,用它们分别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来确定音高,这十二个标准音称为十二律。十二律中每个标准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音名,而律管相当于如今的定音笛。

这十二个音由低到高排列起来,依次是:

黄钟、 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 应钟。它们对应的现代音名是:C、#C、D、#D、E、F、#F、G、#G、A、#A、B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称六律;偶数六律为阴,称六吕,阴阳合称为律吕。其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律。阳律称为律,阴律称为吕。

十二律的十二个音对应着十二根律管,最长的律管发出的音最低,最短的律管发出的音最高。每根律管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十二根律管之间的长度有一定比例,其所对应的十二个音高之间也有一定比例。

每根律管长度和音高的确定是根据科学算法得出的。以黄钟为元音,则每隔八位按照黄钟的律管长度加或减三分之一得出这个位置的律管长度。如果黄钟律管长度为九寸,减去三分之一,就是六寸,那么与黄钟相隔八位的林钟律管长度就是六寸;林钟律管长六寸,加上三分之一就是八寸,那么与林钟相隔八位的太簇律管长度就是八寸,其余以此类推,可以得出每根律管的长度,这就是隔八相生法和三分损益法。

十二律的每个律都可以用来确定宫声的音高,因此可以产生十二个宫调式,其余各声也是如此,所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可以产生六十个调,而七声则可以形成八十四个调。但这么多调式只是理论上的组合,实际运用中没这么多,一般只用五宫四调,一共九种,通称为“九宫”。五宫是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侣宫、黄钟宫;四调是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例如:马致远的元曲〔越调〕天净沙•秋思,我们不仅能沉浸在“枯藤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种用文字营造的古朴苍凉意境中了,还能欣赏甚至演奏这曲婉转悲怆的〔越调〕。

中国古代是把宫商角徵羽五声与季节、方位、五行对应起来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五声:宫 商 角 徵 羽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四季: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古人还把十二律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对应起来,《礼记•月令》是这样规定的: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因为有了这些对应关系,古人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某个季节时,会连带到与这个季节相对应的方位、音名、月份。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写到“商声主西方之音”,是因为秋季与商音和西方是对应的;《秋声赋》中还写到“夷则为七月之律”,是因为七月为孟秋季节,对应的音名是夷则。

礼乐文明华夏文明最高的审美标准,所以中国古人把“乐”看得极重,在古人观念里,“礼”“乐”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中最核心的文化要素。

知道了这些就很容易知道什么样的审美和价值观是我们需要遵循的,明善恶,知礼仪,方为中国人。


云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个人愚见,两者不能用高下之分来衡量。审美是人发自内心的,不涉及利益关系的一种事物的感情。比如看到优美的风景,人类创造的精美艺术品会发至肺腑的感到愉悦,震撼,赞美等情绪。而价值观是基于人类社会关系,通过人主观判断做出对事物的认定和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比如大家都认为爱国是高尚的,认为义务劳动是有意义的行为。所以不能把一种对事物的情感和一种主观判断进行高下的对比。附图优美风景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家体会下。


麦序先生


审美和价值观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每个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并且每个人的阅历和经历,消费习惯,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所以才会有了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都是在不同的生存和生活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不存在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被尊重,此所谓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一般,存在必有道理,正因为有了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社会才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不断被推进,迭代更新,向前发展


乖咕噜嘟


总体来说还是有的,符合社会主义总体价值观,审美观就算正常,反之反社会,反人类,你不等区分这样人的价值观高低吗?但是同一个教授,同学,就难了,何况还有句名言情人眼里出西施


博业激光数码印刘国平


肯定有高下之分,因为价值观决定人的存在意义,价值。不同的价值观对审美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寒冰160841596


禅师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到了这个证悟境界,方能说“没有高下之分”,否则是有高下之分。


道一解道德经


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两种不同的个人主观意识,本身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一样的性格,脾气,也就产生了每个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涛哥聊聊天


“审美”是名词,有高度的!“价值观”是中性词!


南山牧翁9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