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勇士”护航 为生命坚守——访南平市第二医院院感科主任叶丽芬

为“勇士”护航 为生命坚守——访南平市第二医院院感科主任叶丽芬

叶丽芬和院感科团队在商讨工作

“门诊量增大,感染防控压力会倍增,这段时间千万不能松懈。”随着医院门诊陆续开放,病人陆续增多,连日来,南平市第二医院院感科主任叶丽芬忙着对近期刚开科的口腔科、胃肠镜、体检站等部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院感科作为医院的核心部门之一,承担了大量工作,身为科主任的叶丽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院感”即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疫情当前,唯有筑牢“院感防线”,才能让医务人员、就诊患者、陪护人员在医院诊疗时免于感染。叶丽芬一直奔波在前线,为白衣“勇士”护航,为群众生命坚守。

“军师”参谋有魄力

“预检分检如何有效运行、发热门诊如何应对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物资紧张,医务人员如何科学做好防护?”……疫情来袭,特别是过年期间,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在院领导的指挥下高度紧张地进行着,叶丽芬觉得感控科就像个“参谋部”,每天要面对各种不断涌现的问题,要协助院部迅速作出反应,给出具体的方案,给出明确的答复。

“每当院领导询问我关于防控工作方面的意见时,感觉我的回答可能会影响着领导对防控工作的决策或是关乎着员工的防护安全,其中的责任和压力很大了。”叶丽芬说。但是这时,她都会谨慎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模棱两可、不具可操作性的回答只能是把责任推给他人,关键时刻,我觉得不能退缩,要敢于担责,要从感控专业方面去解决问题。”

能如此有魄力与担当,叶丽芬凭借的是从事院感工作20多年的丰富经历。多年来,她积极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厚积薄发的业务能力让她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充满了底气和干劲。

由于历史原因,医院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传染病房。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需立即设置隔离病房。“隔离病房设在哪里合适?如何设置?”当巢毅院长询问叶丽芬意见时,叶丽芬的大脑立即运转起来:疫情紧急,刻不容缓,首先要保证能快速投入使用,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进出通道分离,且要与别的普通病房隔断,还要能进行交道管制…… 叶丽芬迅速想到了康复病房若是经过改造,可满足上述要求,于是提出了这一想法。她的意见受到院领导的重视,隔离病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改造并投入运行,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巡视指导勇担当

除了医院内大量的防控工作,疫情期间,叶丽芬还是南平市卫健委医疗救治巡回指导组成员,经常接受上级部门的任务,对各县市定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感管理、安全防护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回指导,有时一天要跑两三个县市,回来都是半夜,但第二天一早,在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处依然是她忙碌的身影。由于从事院感工作多年,每天接到感控同行们的咨询电话也是很多,“这个时期,感控科在医院是关键部门,感控人最需要信息共享,有什么好的经验能和大家分享也是很好的。”

“在最忙碌的时候,一天的电话有近百个,手机要时刻放在身上,做到有话必回。感觉自己那段时间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叶丽芬打趣地形容自己,“忙得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日期,只知道每天有什么事要做,有什么事遗漏了没有。”因为要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培训,接打电话又多,有段时间叶丽芬的声音都是沙哑的。

特殊时期,医疗防护用品紧缺,医院多方筹措并向社会募捐,收到了许多防护用品。然而这些用品门类、款式、适用场景各不相同,该如何科学使用?面对这一难题,叶丽芬提出物资紧缺,要充分利用可用的物资,可将物资进行分类、分线使用。根据现有的物资贮备情况结合不同岗位需要,她及时修订了各个岗位的防护装备标准提供设备科参考,发放相对应的防护用品,做到物尽其用。“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若是缺少防护用品,就像战士作战时少了铠甲。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守护。”叶丽芬说。

众志成城有信心

截至目前,医院经过了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期,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医院内零感染。在此期间,医院先后接受了各级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在短期内开展的大量疫情防控工作也得到各级检查部门的肯定。

阶段性战果的取得,叶丽芬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全院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例如要做好病房改造、病区管理、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管理、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上报疫情防控信息……都需要全院的密切配合,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全院医务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和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叶丽芬说。

近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和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的更新,叶丽芬和她的感控科团队又忙着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新一阶段的培训。“疫情还没结束,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放松警惕。”叶丽芬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工作中去。

☉本报记者 徐陆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