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妃在光绪年间和姐姐珍妃不睦,抚养溥仪后又逼死溥仪生母,如何评价她的一生?

魏龙水


▲光绪皇帝剧照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瑾妃这年恰十五岁,她和十三岁的妹妹同时被选进宫里,两姐妹最初都被封为嫔——姐姐叫瑾嫔,妹妹叫珍嫔。姐姐的身材微胖,而妹妹则是俏丽娇艳,在性格上也比姐姐活泼开朗。于是,孤独苦闷的光绪皇帝在见到珍嫔时就一见钟情,对她宠爱有加。姐姐在妹妹身边如同丑小鸭一样,备受冷落的她只能选择与世无争。

为什么瑾妃长得不美,也能被选进宫里当皇妃呢?这一切其实都得益于她的父亲。作为户部右侍郎的长叙,一心想把两个女儿送进宫里做皇帝的妃子。小女儿漂亮动人,自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大女儿长得实在有点“不尽人意”。为了达成心愿,长叙找到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并送了重礼。李莲英在慈禧面前美言了好多句,慈禧便答应了下来。接着李莲英又去向光绪帝吹嘘这两个姑娘多好,久而久之,光绪皇帝也就欣然同意了。

▲珍妃剧照

在光绪皇帝看来,慈禧太后执意要把自己亲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嫁给光绪。光绪皇帝本身并不喜欢隆裕皇后,只不过迫于慈禧太后的压力而不得不同意。此时李莲英吹嘘这二位姑娘时,光绪皇帝觉得或许能在这两人中找到真爱,所以才点头应允。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过六十大寿,姐妹二人得以晋封为妃。但是没过多久,妹妹珍妃忤逆慈禧,瑾妃也受到牵连,被降为贵人。

▲慈禧太后剧照

直到第二年,瑾妃才得以恢复妃位,继续住在永和宫,但珍妃却受到了监禁。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瑾妃仓皇出逃,逃亡之际,慈禧太后叫人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贵妃唤出,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年仅28岁。

▲珍妃井

光绪帝驾崩后,溥仪登基,瑾妃荣升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在隆裕太后去世以后,瑾妃已经是宫中的“四大太妃”之首,上尊号为端康皇贵太妃,当了十几年丑小鸭的瑾妃终于在这一天熬出了头。因为患上“大脖子病”,瑾妃的脖子十分粗大,眼睛外凸,脾气也愈发格外暴躁。

压抑了快三十年的瑾妃逐渐变得专横霸道,不仅时常打骂宫女和太监,还动辄就将她看不顺眼的人驱逐出宫。到最后,她甚至还处处干政,丝毫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还强迫溥仪叫她皇阿娘(隆裕太后为皇额娘)。在溥仪眼中,此时的瑾妃,一言一行似乎都在模仿着曾经的慈禧太后。

▲瑾妃旧照

随着时间推移,宫中包括溥仪在内的许多人都对瑾妃积怨已久。一日,溥仪受身边人怂恿,跟瑾妃大吵了一架,使瑾妃受了很大羞辱。为了出这口恶气,瑾妃特意把溥仪的祖母和母亲都召进宫内,对她们厉声训斥,两人被吓得跪地磕头,拼命给瑾妃赔礼道歉。溥仪奈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苦哀求,最终被迫给瑾妃道歉。

▲溥仪童年剧照

溥仪生母瓜尔佳氏由于性格刚烈,受不了这种羞辱,回家以后就吞鸦片自尽了。瑾妃知道此事后,害怕溥仪日后会追究报复,于是大改对溥仪的态度且不再干政,至此两人的关系才开始有所缓和。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瑾妃病逝,享年51岁,逊清朝廷追谥其为“温靖皇贵妃”。

▲崇陵妃园寝

然而不到半个月,溥仪就被赶出了紫禁城,而此时瑾妃的棺材还停放在宫中。又过了半个月,其棺椁才被从宫中移出来,葬在光绪帝崇陵旁的妃园陵中。瑾妃的一生,和妹妹相比,虽然在刚开始的十几年不如妹妹,但是人生的结局却比妹妹要好上太多。只不过就她的人生而言,早年受尽慈禧压迫却逆来顺受,晚年却又主动效仿慈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

参考文献:

《清史稿》


趣观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读过溥仪弟弟溥杰前妻的回忆录,这个女人就是瑾妃的侄女。

总体来说,瑾妃还算不错了。

后宫佳丽到!!!


瑾妃和妹妹珍妃都是满清的权贵家庭的小姐,他他拉氏,镶红旗人。入宫时候瑾妃15岁、珍妃13岁,同父异母,他们老爸是个正部级干部(户部右侍郎)。

就是因为同父异母,所以珍妃国色天香,瑾妃不堪入目。因为相貌相差太大,甚至有人怀疑珍妃或者瑾妃是,他们母亲在外面和偷的男人生的


有意思的是,他们和隆裕太后都是慈禧太后选的,光绪对他们很反感。

瑾妃年纪较大,中规中矩,光绪对她很厌恶。加上瑾妃入宫以后营养过剩,很快胖起来,加上本来长得就丑,基本不能看。

相反,光绪相当英俊,哪里看得上这种丑女,蔑称她为:胖的像猪一样!

光绪从来没有和瑾妃同过床,后者到死都是老处女。

光绪和珍妃



相反,珍妃才13岁,是个小孩子,天真活泼,光绪帝很喜欢他。

据说珍妃有时候还会打扮成少男,和光绪帝假扮兄弟,后者经常开怀大笑。

珍妃是个有野心的人,也有能力,所以他逐步成为光绪身边的助手。

而光绪最恨的就是操纵他的慈禧太后,珍妃也就帮着老公对付这个老太婆。

于是,光绪和珍妃都是慈禧太后的仇家,后来都被慈禧太后害死。

但瑾妃一没能力二没野心,她和隆裕太后一样性格懦弱,为人老实,倒是深受慈禧太后信任。

很多王公贵族评价:瑾妃一生,持守唯谨,与世无争,心忠厚而福泰,宫中称为胖娘娘。

八国联军打北京,慈禧太后将瑾妃妹妹珍妃扔到井里处死,却带着姐姐瑾妃一起逃走。

因为没有政治野心,上面又有隆裕太后和3个老太妃,瑾妃中后期基本就是老师过日子,同时教育溥仪。

客观来说,瑾妃对溥仪不错。其他3个老太妃岁数都很大,食古不化,基本扮演红联。瑾妃年纪最小,头脑比较开通,不但允许溥仪戴眼镜骑自行车,还允许他娶了很洋气的老婆婉容。

不过,瑾妃也曾做过错事。

因溥仪顽劣,瑾妃曾经两次斥责溥仪生母。溥仪的父亲是个窝囊废,但母亲瓜尔佳氏却特别厉害,有主见,要面子。两次入宫被斥责以后,溥仪生母瓜尔佳氏觉得脸上挂不住,加上老公无能,最后服鸦片自尽了。

事后,瑾妃深感内疚,从此就对溥仪放松监管,对溥仪非常照顾。

瑾妃晚年有些失常,经常打骂身边宫女太监。一般认为,这倒不是满清垮台,而是瑾妃长达10年患有严重的甲状腺癌(脖子粗大,眼睛外凸),导致内分泌异常。

瑾妃的死亡也是很运气的。

1924年,瑾妃和溥仪晚上吃完宴席,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几天后,她就死了,也没受什么苦。

搞笑的是,瑾妃死后才1个月,溥仪就被赶出了紫禁城。

后来溥仪想要回紫禁城看看,都要买门票。而瑾妃多运气,最终得以死在紫禁城(最后一个死在紫禁城里),葬在帝陵中(最后一个葬在清西陵。)。

这可惜,她其实等同于守了一辈子活寡,当然也没有后代,恐怕一生日子也是很难过的。


萨沙


瑾妃在历史上并不怎么有名,提起珍妃人们如雷贯耳,珍妃是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但却非常不招慈禧的待见。珍妃是一个很有性格的女子,而且她仗着有光绪帝的宠爱,敢和慈禧正面冲突。

慈禧是怎样一个人物,怎么能容忍珍妃这样对待自己,所以珍妃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瑾妃和这位著名的珍妃是亲姐妹,她们同时被招进宫来侍奉光绪帝。瑾妃长得相貌平平,珍妃却样貌俊俏,乖巧可爱,我们看一下清朝妃子的图片便可知,很多妃子的相貌太过平常,甚至有人私下替清朝的皇帝感到悲哀。和清宫剧里那些明艳可人的妃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慈禧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给光绪帝做皇后,她便是隆裕皇后,可是这位隆裕皇后真的是其貌不扬,瘦瘦的完全没有女人的味道,还是一个驼背。但是慈禧美其名曰怕光绪帝过于沉溺女色,所以娶妻要娶丑一些的。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珍妃受到宠爱也是情有可原了。

隆裕皇后有慈禧太后撑腰,常常会去向慈禧哭诉自己受到的冷落,自己的人受了欺负,慈禧怎么能够忍受,所以慈禧隔三差五的找珍妃的毛病,连带的瑾妃也受到牵连。好在瑾妃心宽体胖并不在意,况且连皇后都受冷落,更何况是自己呢。只是因为受到珍妃的牵连,心里稍有不适,但是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下去。


珍妃和慈禧的矛盾仍在不断加剧中,瑾妃能够审时度势,知道谁才是最后的依靠,所以他把天平完全倾向了慈禧一边,在受到慈禧的庇佑后,瑾妃的日子也没有那么难熬了。

随着灾难的来临,慈禧和光绪抛下京城的所有百姓仓皇逃走。在逃走之前慈禧也忘不了对珍妃的仇恨,趁着忙乱之机让人把珍妃推下井淹死了。想想光绪帝也真是可怜。一位帝王居然做不了妃子的主,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最深爱的女人,实在是可悲可叹。珍妃虽然死了,但是瑾妃却有幸随着慈禧和光绪一同逃走。


后来光绪和慈禧相继死去,年幼的溥仪上位。隆裕皇后也变成了皇太后。因为瑾妃的审时度势,自己和隆裕关系比较好,所以也成为了皇太妃,成为后宫四大太妃之首,相比慈禧在世时,这时瑾妃的日子更加好过。

这时隆裕皇太后既要理朝政,又要抚养溥仪,还赶上山河破碎之时,身心疲惫,有时会发脾气。所以年幼的溥仪,更愿意去和瑾妃相处,有时候会管瑾妃叫额娘,年幼的溥仪和瑾妃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等隆裕皇太后去世以后,瑾妃就成为了宫中最大的掌权人,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虽然这时紫禁城里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但是偌大的一个紫禁城由自己来掌管,怎么能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呢?自己的前半生过得唯唯诺诺,换做是谁可能都想扬眉吐气一下。

所以这时瑾妃就飞扬跋扈起来,她对溥仪处处管制,使得溥仪和宫中的其他人非常不满,有一次溥仪穿了一件西服,受到了瑾妃的责骂,溥仪这次没有控制自己,当面和瑾妃争吵起来。瑾妃便把溥仪的亲生母亲叫来责问,溥仪的亲生母亲受到了责问以后无法排解竟自杀了,瑾妃这时也感到自己做的太过分,渐渐有了收敛,才慢慢缓和了和溥仪的关系。


瑾妃这一生,开始碌碌无为、平平淡淡,最后才熬到扬眉吐气的那一天。瑾妃死后葬进了皇陵,陵墓就在光绪帝的旁边,成为了史上最后一个葬进皇陵的妃子,这是她一生谨小慎微换来的结果。作为宫中的女子,又活在那样一个乱世,能够得到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万幸了。


瀚海说史


瑾妃是光绪的妃子,前半生平平淡淡,后半生“飞扬跋扈”。

光绪在的时候,瑾妃不受宠爱。在光绪走了后,千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逐渐成为宫里的重要人物。瑾妃算不上是心机歹毒之人,但也绝对算不上“贤良淑德”之人。

她的一生虽然平淡,但她所处的环境风起云涌,变幻无常。

进宫当了妃子,并不受宠爱

瑾妃1873年生人,在1889年和妹妹一同被选入了宫中,成为了嫔。这个妹妹就是珍妃(珍妃是妹妹),小她3岁。


进入宫内,瑾妃住在永和宫,而 珍妃住在景仁宫。也许是景仁宫的“风水更好”,总之,珍妃很受光绪喜欢,而瑾妃不受光绪的宠爱,但瑾妃并不以为意,毕竟珍妃是自己的妹妹,关键是,隆裕皇后也不受喜欢。

人就是这样,总喜欢对比,只要不是最惨的那一个,多少心理都会舒坦些。但,同为女人,又是同一个老公,要说和妹妹珍妃没有任何的争风吃醋,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整体上来说,瑾妃调整都不错,简单,听话,照做。听谁的话?自然是慈禧的了,那是她的榜样和楷模,也是她的实际领导。

本来,经过5年时间,瑾妃和珍妃从“嫔”升到了“妃”,但珍妃这个有个性的姑娘,一不小心忤逆了慈禧太后的意志,那还了得?

慈禧一气之下将珍妃降为了“贵人”,瑾妃跟着受牵连,也降为了贵人,同时处理了一批下人,有被发配的,有被处死的。这是慈禧太后给两人的一点教训,仿佛通过惩罚来教小家伙们“如何做人”。

1895年,瑾妃和珍妃又恢复了原来的“妃子”称号。瑾妃对于此事不怎么在意,但珍妃还是在意的,因为此事让她不高兴。

宫廷就那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慈禧的耳目又众多,对宫里众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再加上珍妃确实深得光绪的喜欢,这让慈禧非常不爽。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和光绪一行匆忙“西逃”,但慈禧出发前做了一件非常恶心的事情,就是安排人将珍妃沉入了井中,这太过分了。

相对来说,听话、随和的瑾妃,被慈禧带着一路西行。

慈禧离世,溥仪上位,瑾妃终于成了“皇太妃”了

也许慈禧就喜欢这样的,听话、照做,对她权力地发挥没有影响的人,更为关键的是,也不要对她的侄女隆裕皇后有影响。

1908年,光绪离世了,瑾妃多少有点悲伤。隔日,慈禧也离去了,这对瑾妃来说是,有喜有悲,喜的是那个最强势的女人终于走了,悲的是大家的主心骨走了,重大决策以后靠谁?

慈禧走了,溥仪上位了,瑾妃被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终于成贵妃了,可以伸伸胳膊展展腿了。

上位的溥仪仅仅三岁,此时,隆裕太后成为了后宫一把手,而瑾妃和隆裕太后一向关系不错,是妥妥的后宫二把手了。

溥仪退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13年,隆裕太后死了,剩下的四大太妃中,瑾妃话语权更大,于是成为了真正的后宫之首,并被尊为“皇太妃”。

不得不说,溥仪小时候和瑾妃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对着瑾妃“额娘长、额娘短”的,瑾妃也把溥仪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尽心地“抚养”。

此时的溥仪等人,早已没有了曾经大清朝的荣光,仅仅是在宫里过日子,可以说和外面政府的最大关联就是“要钱”,事务早已没有那么繁忙。

即使如此,瑾妃还是获得了掌权的快乐。她像慈禧般地安排着各种事,对下人也是呵五吆六、呼来唤去的,俨然宫内第一人。

瑾妃接替隆裕太后成为宫中第一人后,飞扬跋扈,气死了溥仪生母

几十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瑾妃开始了这一段“飞扬跋扈、说一不二”的生活。当然,溥仪的成长还是瑾妃最为关注的事,时不时就教育一顿。

有一次,溥仪犯了错,也不是啥大错,就是穿了件民国时期新式的衣服,被瑾妃一顿教训,并且把溥仪亲妈叫来,在边旁听。溥仪他妈谁啊,那是荣禄的女儿,摄政王的妻子,皇帝的生母,从小锦衣玉食,啥时候受过这气。回去后,就有点想不开,在家人的劝阻下,好不容易调整过来。

又有一次,溥仪15岁的时候,因为太医被瑾妃开除的事,溥仪和瑾妃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瑾妃又如法炮制,把溥仪生母瓜尔佳幼兰、溥仪奶奶刘佳氏请进了宫,一边训骂溥仪,一边数落着溥仪的生母幼兰,在溥仪她妈和奶奶跪下求情后,瑾妃总算让过了关。

(右边为溥仪生母)

回到家,瓜尔佳幼兰越想越气,我孩子两岁就被接到了宫中,到头来孩子犯了错误,还要羞辱自己,哪有天理?这次实在想不开,最后吞过量的大烟自尽了。

也许在此时,瑾妃才感觉自己做得略微有点过了。

1924年,瑾妃去世了,享年51岁。

对于瑾妃,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说,瑾妃以慈禧为榜样,飞扬跋扈,以皇太后自居,在宫中作威作福,处处压制溥仪。我想这话应该是真的,毕竟溥仪是当时的第一见证人。

就这么一个人,怎么评价其一生呢?

简单说,瑾妃前半生平平淡淡,后半生有点飞扬跋扈。


蓝风破晓


大家都知道光绪皇帝额一生只有三位后妃,一个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女隆裕皇后,一个是光绪最疼爱的珍妃,还有一个则是珍妃的亲姐姐瑾妃;瑾妃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满洲镶红旗人,他他拉氏,户部右侍郎长叙之长女。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的选后大典上,15岁瑾妃和13岁的妹妹珍妃同时入选宫中,初封为嫔,后在慈禧六十大寿时晋升为妃,瑾妃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珍妃也住在同为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

入宫后光绪帝对珍妃宠爱有加,却冷落了身为皇后的隆裕和珍妃的姐姐瑾妃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说隆裕皇后,隆裕长相又矮又丑,光绪自然不可能会喜欢她,只是因为隆裕是慈禧的外甥女,被慈禧强行选为皇后来盯着光绪的一举一动,光绪打心底对隆裕没有好感,甚至可以说十分厌恶,只是迫于慈禧的压力所以没怎么表现出来罢了。

接着我们来说珍妃,相貌秀美、聪明活泼的珍妃入宫时只有13岁,阅历较浅毫无心计,加上她思想开放,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对朝堂之事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光绪做任何事她都支持光绪放手去干,光绪也一直有在研究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希望通过变法以图国家强大,这点珍妃和光绪的维新思想不谋而合,所以光绪经常去景仁宫找珍妃,对珍妃宠爱至极。

瑾妃的相貌虽然不如珍妃,但也不差多少,也算得上是位美人,不过这两姐妹的性格却相差甚远,珍妃个性活泼,说话做事爽快直白,瑾妃个性沉稳,谨言慎行,工于心计;瑾妃和珍妃都对崇尚西方文化,并且瑾妃在西方文化上的研究比珍妃还要深一些,只是她并未在这皇宫大院中表现出来,瑾妃的心里明白大清朝的实际掌权人是慈禧太后而不是光绪,慈禧是一个思想顽固守旧之人,非常抵触西方的先进文化,所以瑾妃选择了站在慈禧和隆裕的这边,跟光绪和珍妃对着干,这也是光绪为什么也不喜欢瑾妃,反而和隆裕皇后一样被冷落的原因。

都说爱屋及乌,光绪那么宠爱珍妃,做姐姐的瑾妃却没有跟着沾到一点光,反而在后来因珍妃惹怒了慈禧,被慈禧处罚,瑾妃也跟着受到牵连一同降为贵人,这让瑾妃心生不满,更加肯定自己若想在这深宫之中生存下去,与其想方设法去博得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的宠爱,远不如获得慈禧的信任要管用,虽然最后瑾妃也并未如愿获得慈禧的信任,但至少后来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并没有让人像将珍妃推下井底淹死一样杀了瑾妃,反而还带着她一起逃去了西安。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本来身体正逐渐好转的光绪在瀛台的涵元殿内突然驾崩,慈禧下令将年仅三岁的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醇为嗣,同时兼承光绪帝载恬之祧,一人祧两房,继承皇统,并由隆裕负责将其抚养成人,光绪驾崩后第二天慈禧也相继去世;溥仪登基后,隆裕坐上了慈禧的位置,当上了皇太后;慈禧在去世前曾下过一道旨意,其大概内容是:“从此女人不得干预国家政事,任命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奉命处理国家大事,如遇重要事件,须上禀皇太后隆裕,由摄政王启禀询问裁夺意见。”从这道旨意中可以看出醇亲王载沣的摄政王之位不过是个虚位罢了,一些小事情交给你来处理一下就可以了,重大之事还是得由隆裕太后来定夺,所以在当时隆裕太后才是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瑾妃在溥仪登基后被尊封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大概是同病相怜的缘故,瑾妃和隆裕同为光绪的后妃却都没有受到过光绪的宠幸,加上在光绪年间瑾妃一直是站在隆裕这一边的,隆裕在当上太后之后也没有为难过瑾妃,反而对她还不错,瑾妃也经常去隆裕的寝宫给她请安,顺便帮着她照顾年幼的小皇帝,咱们这位小皇帝也挺喜欢瑾妃的,毕竟在皇宫里面溥仪能经常看见的一些女人中,除了隆裕太后和一些宫女之外,也就和瑾妃见面的次数最多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民国政府成立,隆裕太后在下诏逊位之后,心中难以释怀,终日郁郁寡欢,染上疾病,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1913年2月22日)在长春宫与世长辞,享年46岁。

溥仪退位后,瑾妃又被尊封为端康皇贵太妃,因隆裕在世时和瑾妃的关系不错,瑾妃在后宫的地位逐渐攀升,隆裕死后瑾妃便成了后宫之主,位列四大太妃之首,溥仪也由瑾妃来照顾,瑾妃了解西方文化,溥仪也对皇宫外的世界感兴趣,这让瑾妃和溥仪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溥仪甚至还称呼瑾妃为“皇额娘”,慢慢的瑾妃由统领后宫发展到把持宫中大小事务,对溥仪的行动处处牵制,还派太监监视着溥仪一举一动,但随着溥仪年龄的增长,溥仪和瑾妃之间意见逐渐不合,两人经常起冲突,1921年因瑾妃辞退范一梅事件,溥仪和瑾妃大吵了一架,后来瑾妃将溥仪的祖母刘佳式和生母瓜尔佳氏召进宫中严厉训斥了一番,苏瓜尔佳氏性格极强,受不了这种刺激,从宫中回去之后吵吞食鸦片自尽了,不过这件事并没有给溥仪带来多大影响,毕竟溥仪在两岁多的时候入宫了,入宫后这十几年来也只见过瓜尔佳氏两三次面罢了,所以溥仪对瓜尔佳氏并没有什么感情,相比之下瑾妃倒是养育了他那么多年,不过经过这件事后,瑾妃一改往日对溥仪的态度,变得随和起来,也不会在过多干涉溥仪的事情。

1924年10月20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享年51岁,由民国政府将其葬入光绪崇陵妃墓园内,是清西陵内最后一位入葬的皇妃。





芊忆尘


潇然历史答案:今天给大家说一个不一样的瑾妃,天生心宽体胖,还是个有运气的胖娘娘,只可惜人到晚年有了点权利,看不起溥仪。

姐妹性格迥异

瑾妃和珍妃是同父异母,瑾妃排行老四,两个女子虽说是亲姐妹,但是性格截然不同,珍妃很聪慧又很漂亮,而瑾妃反而有些胖胖的看起来蠢钝,进皇宫后虽然瑾妃也被封为瑾嫔,但比起珍妃来,还是没有那么讨皇帝欢心。



关于珍妃为何会受宠和被弄死的原因是一样的。首先,她的见识比较先进,不喜欢皇宫的束缚,爱自由。那被囚禁长大的光绪,很喜欢珍妃身上追求自由的浪漫气息,第二,珍妃是光绪在宫中难得一个支撑他的人,第三,珍妃在宫里也算是一个异类了,她不怕皇后也不怕慈禧,多次能跟李莲英发生冲突。

所以光绪长期受慈禧束缚,遇到珍妃这样用于挣脱束缚的人来说实数难得,她做了他一直不敢做的事。



但慈禧对她更是讨厌,而且皇后每次见慈禧都添油加醋说珍妃的坏话,慈禧也对她越发不满。

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看看瑾妃娘娘,她是什么性格呢?看下去,你就知道她是个乐天派啊,天生的心宽体胖类型。

宫里人称她胖娘娘,她也知道,自己长这模样,这辈子也得不到皇帝的宠爱。见了光绪就说,皇上你不是宠爱我妹妹珍妃吗?你该怎么宠怎么宠着,我绝对不会羡慕嫉妒恨,你们俩在前院玩你的,我就后院玩我的,咱俩互不干涉。

兴趣广泛

于是开始打发自己的小日子,那要打发日子,得有特长爱好才行啊,她的特长爱好那是多了去了,其中就有画画,所以今天还留下了很多当年瑾妃娘娘的丹青水墨。

还有瑾妃娘娘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收藏家,她最喜欢的那件收藏品,有机会大家在台湾台北故宫可以看到,叫做翠玉白菜。这还是瑾妃娘娘从娘家带过来的陪嫁。

那瑾妃娘娘也知道,男人都喜欢颜值高还会讨人欢心的女人,自己长这模样,这辈子也做不了被男人宠爱的娇滴滴的小女人了。 但这些都没关系,她读了红楼梦,在她做了后宫的女主人端康皇贵太妃之后,找了一群画师到长春宫,给她画了几幅红楼壁画,在画里边过一把瘾,做了一回被男人宠爱的娇滴滴的“林妹妹”。

长成这模样,减肥不减肥跟她是没关系了,她还是宫里十足的吃货美食家呀,那么当年王宫旧臣们最想得到的赏赐,就是瑾妃娘娘的吃食儿。她甚至经常让伺候自己的宫人到宫外,一个叫做天福号的地方给她买酱肘子当早餐吃。多重口味啊。

运气好

一个人的运气来了,躲都躲不过。瑾妃娘娘就是一个超有福气的人,1900年,庚子国变了,这一年她的妹妹珍妃被沉井殉国了,这个时候,慈禧拉着光绪要往西安跑啊,压根儿没想带她一起走。

没关系,老佛爷不想带我走吗?那不代表我不能去呀,她慢慢儿地跑到永和宫,打好包袱,扛在肩上,楞是追上了慈禧和光绪,赶上了西逃路上的最后一班车。


你看光绪死了,这个清帝也退位了,她升格变成了太妃,端康太妃多窝囊啊,上面还有太后管着呢,太不自由了。

可挡不住她运气好啊,只过了一年就把隆裕太后熬死了。她转身一变,在摄政王载沣的支持下,变成了后宫的女主人端康皇贵太妃。她说了算,她成了后宫的老大了。

晚年专权

这个时候有能力掌握点权利了,所以这个时候她能把溥仪放在眼里吗?于是间接的导致溥仪生母的死亡。

到了一九二三年,这一年的端康皇贵太妃,五十大寿了。清帝退位这么多年了,大家早已经把清朝小朝廷忘得差不多,她愣是请来了梅兰芳先生,到宫里来给她演了一出戏。 庆贺她的五十寿辰。

转眼到了一九二四年的九月二十四号,五十一岁的端康皇贵太妃走完了她的人生历程,她死了。大家提她惋惜的时候,一个51岁这么有福气的女子,怎么说死就死了?太可惜了。

也巧了,十一月五号那天溥仪就被鹿钟麟轰出了紫禁城,就她一个人在宫里面混了个功德圆满。得了,好运还陪她到了最后。



潇然历史观


光绪一生有三个女人,一个是慈禧的外甥女隆裕皇后,一个是最得光绪宠爱的珍妃,还有一个就是慈禧不疼光绪不爱的瑾妃,但不得不承认,瑾妃却是这三个女人中,笑到最后的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

(隆裕瑾妃珍妃旧照)

瑾妃是满洲镶红旗人,她和珍妃是姐妹,都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闺女。

1888年,光绪帝到了大婚的年纪,在选皇后的典礼上,不希望光绪沉迷酒色的慈禧,给光绪安排了三个女人。

一个是高而驼背,长相木讷,相貌平凡的隆裕。一方面是因为隆裕是她的外甥女,本着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田的想法而安排;另一方面慈禧想让隆裕替自己盯着光绪。所以,隆裕被安排成了光绪的皇后。

另两个都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闺女。虽说是姐妹,但两人区别特别大,妹妹珍妃皮肤白皙,相貌秀美,人又聪明伶俐,性格活泼。姐姐瑾妃却又矮又胖,相貌平平,性格也较妹妹沉稳得多。

刚入宫时,瑾妃和珍妃都被封为嫔。

乖巧可爱,善解人意的珍妃根本不用使手段,就得到了光绪的宠爱。

至于隆裕和瑾妃,光绪对她二人却不理不睬,让她二人饱受冷落。

光绪的态度让隆裕非常生气,免不了常在慈禧面前哭泣告状。

相对于隆裕而言,瑾妃却要淡然得多。

一方面她深知自己无论相貌还是才气,都不如珍妃;另一方面,隆裕都不得宠爱,她也就释然了。

(慈禧旧照)

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举国欢庆。宫里更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慈禧在众人的恭贺下,心情倍儿高兴,于是大加封赏,瑾妃和珍妃也被晋升为妃。

说句实话,珍妃受宠,瑾妃没有沾到一点光;然而珍妃受罚,瑾妃却也得躺枪,这就让瑾妃不高兴了。

原来,珍妃仗着光绪宠爱,不仅敢当面顶撞慈禧,还在外面大肆卖官鬻爵,赚了不少银子。

慈禧知道后,怒不可遏,连带着啥也没干的瑾妃,也跟着珍妃受罚挨板子,又被降为贵人。

这事让瑾妃感到很冤枉,但她也无可奈何。毕竟一入宫门深似海,自己又没个依靠,找谁说理去呢!

瑾妃有一个优点,她很能看清现实。所以挨了打受了罚,她还是老实呆着,只管吃好喝好。慈禧让她干嘛,她还是干嘛。

也正是因为瑾妃本份听话,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时,珍妃被慈禧逼着投井而死,她却没再受牵连,跟着慈禧和光绪西逃,一路上没有受什么委屈。

慈禧和光绪去世后,隆裕被尊为太后。宣统帝溥仪继位时,瑾妃按例被封为皇太妃。在四大太妃中,她最年轻,思想也最开通。

(瑾妃旧照)

当然,由于光绪在世时,她不受宠爱。光绪和慈禧去世后,她没有参与同治遗孀瑜妃她们争夺皇太后的阴谋,所以在隆裕太后成为掌权人后,对她还算宽厚,她的日子也比之前要安逸。

当时隆裕太后既要操持国政,又要抚育溥仪。国家摇摇欲坠,眼看就要灭亡。不知所措的隆裕,脾气难免暴躁,年幼的溥仪对她少有亲近。

瑾妃住在永和宫里,她不关心外面的大事,也不用焦虑清廷的存亡。她每天要思考的东西不多,一是画点什么?二是吃点什么?

除了这些,她高兴时,还喜欢让溥仪喊她额娘。

她虽是个胖子,倒还有趣。因此孤单的溥仪最喜欢给她请安,顺便在她这里呆上一阵子。

隆裕颁布退位诏书后,溥仪成了逊帝。然而隆裕一直以灭亡清廷的罪人自居,从此深居简出,常常以泪洗面,不久便在抑郁中病逝了。

隆裕去世后,瑾妃得到袁世凯的支持,得到了抚养溥仪的资格。因此,溥仪又尊她为皇贵太妃,成了四太妃之首,地位仅次于太后。

(溥仪旧照)

瑾妃顿时来了精神。毕竟在慈禧在位时,她活得战战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受到慈禧责罚。后来隆裕在位,虽然不用胆战心惊,但基本也没有她啥事,所以她一直活得默默无闻,持守唯谨。现在虽说清廷已经没有了,但在紫禁城里的小朝廷中,她也好歹算是熬出头了。

瑾妃掌握权力后,便处处钳制溥仪,还派太监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除此外,她还对另三位皇太妃责难不断,对宫女太监更是非打即骂,动辄就把犯了错的宫女太监,撵出宫去。

一时上上下下的人,都对瑾妃心怀不满,就连溥仪对她意见也很大。

有一次,溥仪穿了一件新式西装,瑾妃看到后,发了很大的脾气,要他脱下来。结果溥仪在宫女太监的怂恿下,和她争吵起来。

瑾妃大为光火,立刻把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和祖母刘佳氏专门叫进宫来,好生把她们教训了一顿。直把瓜尔佳氏和刘佳氏吓得跪下磕头不断,又一再哀求,好歹才让瑾妃解了气。

然而瓜尔佳氏也是名门之后,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回去便吞了鸦片自杀了。

事后,瑾妃害怕溥仪追究,对溥仪的所作所为,也就不再过多干涉,好歹和溥仪的关系才又融洽了一点。

1924年秋天,瑾妃受了风寒,不久便病逝了。卒年51岁。

不久,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和其他人不得不离开了紫禁城。

又过了半个月,瑾妃的棺椁才离开紫禁城,并被葬于光绪陵寝旁边的妃园陵中,成为清末最后一位葬于清西陵的妃子。

(参考史料:《清史稿》《清德宗实录》)


张生全精彩历史


瑾妃和珍妃是亲姐妹,瑾妃是姐姐,都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后人了解珍妃比瑾妃多,前期瑾妃是个非常低调的妃子。但是再低调,也不代表没有脾气,后期就变得很专权。想把自己变成慈禧。

(瑾妃,珍妃亲姐妹俩,看起来不像啊?)



瑾妃是个身体不好的胖子(得了大脖子病)

1913年2月,隆裕太后去世后,同年3月,溥仪随即尊她为“端康皇贵太妃”。我们现在看到的瑾妃照片,长相比妹妹差,体型肥胖,其实,她是得了病,她40岁以后,就患上了甲状腺肥大症,俗称“大脖子病”。所以照片上的她,脖子粗大,眼睛凸起。(瑾妃真像)


成了后宫之首,开始效仿慈禧,瑾妃是个专权的女人

自从隆裕皇太后1913年去世后,瑾妃就觉得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此时的后宫中,再也没有了慈禧皇太后,再也没有了隆裕皇太后,幸存的只有4位妃子: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和她自己。而前3个都是先皇的先皇同治帝的妃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只是养老等死而已。瑾妃成了后宫之首!(左一瑾妃,中间慈禧太后,右一隆裕皇后)


此时的瑾妃独断专行,掌权后宫。她于是效法慈禧皇太后,开始变得专权。经常命令溥仪称她为“皇额娘”,时常不把溥仪放在眼里。虽然此时民国已经成立,但是紫禁城还算是一个小朝廷,溥仪还算是紫禁城里的皇帝。

溥仪面子上过不去,终于有一天,在众人的怂恿下,公开与瑾妃大吵一场。(瑾妃和小溥仪)


瑾妃很记仇

瑾妃不服气,要说这瑾妃也是够狠的,为了出这口气,她将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溥仪的奶奶刘佳氏一同宣召入宫,对她们进行威逼恐吓。这可把奶奶和母亲吓坏了,婆媳俩下跪苦苦哀求,并且向瑾妃保证:让溥仪当面向瑾妃道歉。


溥仪迫于无奈,撂下皇帝的脸面,向瑾妃赔礼道歉。可是没想到,经此一事,溥仪的母亲回家后吃了一肚子火,个性刚强的她从未蒙此羞辱,到家后竟然口服鸦片自杀身亡了。

瑾妃听闻这事后,也是非常害怕溥仪追究责任。从此改变了对待溥仪的态度。直到老死。(瑾妃墓)


瑾妃墓被盗!

1924年10月20日,51岁的瑾妃因病而死。同年11月5日,紫禁城小朝廷的皇帝溥仪就被冯玉祥驱逐出去。直到11月19日才将瑾妃灵柩迁葬到广化寺暂放了1年。1925年10月29日才正式葬入光绪帝崇陵妃园寝东边。

1931年秋,清崇陵光绪帝以及隆裕太后棺椁内随葬品被盗;

1938年底,以关友仁为首的8名盗匪盗掘了崇陵瑾妃墓,掳走了墓里所有的随葬宝贝。


文图:搞史人


搞史人


一生不受光绪宠爱,老来却作威作福,悲哀

光绪皇帝的后宫女人在清朝皇帝中算少的,除了后来的隆裕太后和比较出名的珍妃外,还有一位身形圆滚发胖,个子不高的瑾妃,瑾妃是珍妃的亲姐姐,虽然有着共同的血缘,但相貌却悬殊很大,瑾妃不能称得上是丑,但是在大众审美观中绝对谈不上漂亮。

时间总是无情的,1908年慈禧和光绪双双故去,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孤苦伶仃的隆裕太后带着小皇帝没有坐稳龙椅就被逼迫逊位,后来隆裕太后也死了,在皇宫里剩下的就数这位瑾妃的地位最高了,当时宫内人都称她为“瑾太妃”。随着1924年爆发了“北京政变”冯玉祥趁机把溥仪与前朝遗老遗少都赶出了宫,比较幸运的是她之前病死在了紫禁城的永和宫中,没有受最后一波辛苦茬。

1920年左右的瑾太妃更加肆无忌惮,当年隆裕在的时候还没那么放肆,如今她也摆起了慈禧的架子,俨然一个“慈禧二世”而且常常以“老佛爷”自居,当然很多宫女及太监对她是惧怕的,动不动就进行打骂搞得人心惶惶。飞扬跋扈的瑾妃对待溥仪也非常的苛刻,只要有不满意就会对其一顿训斥,还要逼迫溥仪喊自己皇额娘,搞得溥仪非常的反感和苦恼。终于该来的矛盾爆发了,瑾太妃不满太医范一梅把他驱逐出宫没有和溥仪打招呼,溥仪知道后火冒三丈,扬言“开除太医是皇帝才能做的事”让瑾妃非常生气,她把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叫来进行了严厉训斥。

回去后的瓜尔佳氏受不了这口气,当天就吞了鸦片自尽了,溥仪也是后来从弟弟溥杰口中得知母亲自杀的消息,悔恨不已。


山东丁丁金服


瑾妃是珍妃的姐姐,前半生在光绪年间是个唯唯诺诺又矮又胖,活得像空气一样透明的悲催嫔妃,可是到了后来,看起来老实却不老实的她竟然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一位女性,慈禧逼死了她的亲妹妹,她却一直把慈禧当偶像,现在看来她的一生可怜又可恨,还有点可爱。▲瑾妃影视剧照

前半生受尽冷落

瑾妃出身满洲镶红旗,她爹是当时的户部右侍郎,还算出身高贵,瑾妃是珍妃的亲姐姐,当时瑾妃15岁,珍妃13岁,和珍妃一起被选秀进宫成为了光绪的嫔妃,都是一个娘生的,可是外貌却相差很远,珍妃灵秀美丽,聪明大方,瑾妃却又矮又胖,面相丑陋,大家知道隆裕皇后长相不怎么样,她比隆裕还差点,因此在光绪的后宫里,只能是个摆设的。

▲瑾妃隆裕和珍妃真实照片对比

瑾妃每日独守空房,度过漫漫长夜,眼看着自己的亲妹妹受尽宠爱,只有羡慕的份,只能谨守本分,一天天熬日子,老实巴交,该吃吃,该喝喝,还听婆婆慈禧太后的话,因此慈禧也没有多为难她,在逼死她亲妹妹珍妃的时候,竟然没对她怎么样,她就这样一直呆在深宫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

▲瑾妃影视剧照

后半生跋扈骄横

慈禧太后和光绪去世以后,隆裕成为了皇太后,可当时大清已经亡了,因此隆裕太后每天自责亡了大清国,很快去世了,大清虽然已经亡了,可是溥仪的小朝廷仍然居住在紫禁城里,还有太监宫女一大堆人伺候着,也有几个太妃,留下的太妃中只有瑾妃地位最高,溥仪封她为端康皇太妃,这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瑾妃多年媳妇熬成婆,终于可以“闪亮登场”了,别看慈禧逼死了她亲妹妹,可是人家就是崇拜慈禧,想当第二个慈禧太后,整个紫禁城,自己就是后宫之主,因此让溥仪喊她皇额娘,让溥仪每天必须给她请安。

▲瑾妃真实老照片

瑾妃把慈禧太后那一套做派学的有模有样,还学慈禧监视光绪那一套,派小太监监督溥仪,不仅如此,还干涉溥仪选皇后,因为收了婉容父亲的贿赂,硬逼着溥仪选择了婉容当了皇后,溥仪玩点小游戏以及在皇宫里骑自行车还经常遭到她的严格斥责。

▲溥仪少年时期真实老照片

瑾妃最过分的事情是逼死了溥仪生母,她是荣禄的女儿,慈禧干女儿,这件事是因为溥

仪而起,有次瑾妃不分青红皂白的辞退了给溥仪专门治病的御医,还没告诉溥仪,因此溥仪大为恼火,跑去把瑾妃骂了一顿,大概意思就是说“咱俩谁是皇帝,谁说了算,搞清楚自己的地位,一个妃子我和你叫皇额娘已经是给你脸了,别给脸不要脸”。

▲溥仪生母真实老照片(坐凳子的)

溥仪对瑾妃的一顿谩骂,让瑾妃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可是还不能对溥仪发作,因此她找来了溥仪奶奶和溥仪的亲妈,对着她们发火,溥仪的奶奶和亲妈一直跪在地上赔不是,出宫后溥仪的亲妈竟然受不了这种屈辱,上吊自杀了,知道消息后,瑾妃怂了,一个劲给溥仪赔不是,哭天抢地的抹眼泪,为了皇家脸面,溥仪也没再追究,后来的瑾妃倒是彻底老实了,再也不敢管溥仪了,后来得了甲状腺肥大症,51岁病逝于永和宫。

▲瑾妃真实老照片

瑾妃的一生可怜又可恨,还有点可爱,可怜的是她是封建王朝后宫中的女人,导致了她的独守冷宫很多年,比起妹妹的结局她算很幸运,笑到了最后,可恨的是后半生嚣张跋扈,逼死了溥仪生母,可是觉得她可爱的地方是,大清都亡了,她还模仿慈禧有什么用?

▲慈禧真实老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