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骑蜗牛走高速


文景之治是补丁皇帝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出现的盛世之象。

公元前18O年,汉文帝刘恒登基称帝。因为自幼在民间长大,知民疾苦。登基后沿袭汉初与民修生养息之法,并制定了"轻徭役,薄赋税"的基本国策。对周边民族和国家采取远交近结的联盟政策,使国家基于稳定无战事的状态。又提倡勤俭节约,以身做责,穿草鞋补丁衣服上朝理政。农忙时节亲下田野与民同耕同种,在他的号召下,举国上下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国富民安,府库钱粮不计其数。中兴之象,初露头角。

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启登基后,平定了七国之乱。因有文帝中兴之基础,继续发扬节俭之风,并允许百姓与周边国家商贸往来,繁荣经济。使国家财政收入再度提高,在这二人不懈的努力下,社会稳定,经济昌盛,民富国强,史称:"文景之治”。




竹影临风


“文景之治” 是指西汉王朝在文帝、景帝在位时期,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国家政策,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百姓富足,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之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不仅仅为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后来的兴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局限于文帝和景帝的功劳,实在是有失偏颇和缺乏大历史观。“文景之治” 的出现,有许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文、景两帝承袭惠帝吕后以来的既定国策,励精图治,功不可没,但也只是许多原因中的一部分。在笔者看来,“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秦朝政治对“文景之治”的影响分析

秦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秦虽二世而亡,但其历史意义重大,对于二十余年后的西汉王朝,特别是“文景之治” 的盛世,更是影响深远。

一是设立郡县制。废除长期以来的诸侯分封制度,将全国分设为三十六郡,一郡设置守、尉、监三个主要官员管理,郡以下设县,一县设置令、氶、尉三个官职。

二是统一度量衡。战国时诸侯各国的长度、重量和体积单位都不统一。秦朝建立后,在“商鞅量”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的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还统一规定了车辆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实现 “车同轨”。

三是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丞相李斯等人对原六国的文字进行整理,对全国的文字实行统一的标准,即全国文字统一为秦书六体: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等,实现“书同文”。

四是统一货币。秦朝统一使用一种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合20两);铜质钱为下币,单位“半两”。珠、玉、龟、贝等,都只能是器饰宝藏,不再流通为货币。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避免了地方各自为政的局面,中央的政策方略,才得以不折不扣地执行到基层的郡县;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极大地便利了百姓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力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汉承秦制,对汉初的影响意义深远,更是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制度基础。

汉初剪除功臣为“文景之治”创造条件

要出现盛世,国家统一、政权稳定是前提条件。刘邦打败项羽之后,统一了全国。对于新兴的政权,最大的不稳定隐患,就是一帮功臣悍将的蠢蠢欲动。刘邦登基称帝后,一鼓作气,先后消灭了韩王信、燕王藏荼、梁王彭越、淮阴侯韩信、燕王卢绾、赵相陈豨、淮南王英布等异姓诸王和军事将领。与此同时,还与满朝重臣,杀白马向天下盟誓 “自此之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不但从形式上彻底消除了异性诸王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时还在法理上断绝了功臣宿将称王乱政的可能。

正是刘邦的这一举措,保障了汉王朝在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稳定。后来虽然发生了陈平、周勃等一帮元老重臣诛灭诸吕的流血事件,但影响仅限于皇室高层,对底层的百姓,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后来“文景之治”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和亲绥靖的外交国策赢得和平环境

太平盛世的出现,除了稳定的内部政治社会环境,还需要一个稳定友好的外部环境,两者缺一不可。大汉王朝刚刚建立,百战之师,兵精将广。在初期刘邦也是信心满满,打算一举击败外部的主要敌对势力——匈奴。但是,当刘邦亲自率领几十万大军,在平城迎战匈奴时,反而被敌人打得大败,在白登山上被围困了七天。后来还是用了谋士陈平的奇计,才侥幸逃脱。

从此以后的大汉王朝,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国家,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实力积弱,从而彻底改变了对匈奴的外交国策,实行将皇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的和亲政策。同时每年赠遗匈奴大量的财物,以避免与匈奴的战争,维持外部的和平环境。之后的惠帝和吕后当政期间,虽然匈奴多次挑衅侮辱,但吕后仍然选择了隐忍负重,不改既定的和平国策。这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创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惠帝吕后的清静无为

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继承皇位。惠帝年幼且羸弱,皇太后吕雉实际掌握朝政大权。吕后虽然对待刘邦的女人和儿子非常狠毒,但对待天下百姓却仁爱有加,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策。

一是推行王道仁政。彻底废除秦朝时的法家治国思想和一切严刑峻法,推行王道仁政,让 “苦暴秦久矣”的天下百姓,享受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与民休息。认真吸取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教训,一改秦朝时的横征暴敛,强征民力,大力修建长城、阿房宫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大规模征用民力,让老百姓有充足的人力和精力从事劳作生产。

三是清静无为国策。朝廷不再人为干扰百姓的生产生活,让天下百姓有充分自由和自主权,极大激发了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观能动性。

久经天下战乱之苦的百姓,人心思定、人心思安,一旦拥有了稳定宽松的环境,迸发出来惊人的劳动生产激情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

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

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继续坚持沿袭惠帝吕后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坚持与民休养生息,大力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日渐富足,国家实力逐步强盛。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史记—平淮书》)

一是轻徭薄赋,减轻负担。汉朝刚建立时,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减轻田赋税率,实行“十五而税一”,后因中央财政困难,很快就废除了这一优惠政策。惠帝吕后时,坚持“减田租,复十五税一”。汉文帝时,进一步降低田租的税率,按“三十税一”征税。景帝时仍然坚持文帝时的税收政策,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热情。

二是鼓励生产、发展经济。文帝“弛山泽之禁”,开放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让没有田地或田地不足的老百姓从事农副业生产。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

三是厉行节约,禁止浪费。文帝从寒苦之地的代国登上帝位,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当上皇帝后大力提倡节俭,稍大一点的宫廷开支,都坚决取消,朝廷的礼仪服饰,都力求简约。汉景帝继承了文帝的优良传统,多次下诏不接受地方贡献锦绣等奢侈物品,明文禁止地方官员购买黄金珠玉,大力推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得益于秦始皇打下的政治基础,得益于安定稳固的内部政治环境,得益于对匈奴的和平国策,得益于惠帝吕后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得益于文、景二帝的坚守承袭和励精图治,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晨风晓月趣历史


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天下初定,“文景之治”前的风风雨雨!

秦末汉初,多年的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凋敝。汉高祖死后,吕后执政这15年里,更是将高祖刚刚稳定的大汉朝廷弄得鸡飞狗跳。

吕后死后,齐王刘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内外呼应,诛灭了吕氏全族,并拥立当时在他们认为会乖乖听话的代王刘恒。然而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他的乖乖听话的形象却是为了自保而伪装起来的。

刘恒继位之后逐渐开始了其强硬的政治改革,第一次把道教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应用于治国理政!

汉书记载:文帝即位,躬修位节,以安百姓《汉书·食货志上》)产生的效果也是及其明显的,文帝在位期间,将刘启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不过在刘启当太子的时候,也就是文帝时期,却发生了一宗命案。这起命案也导致了后面的诸多问题,以至于关系到文景之治的盛世与否。

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陪太子刘启喝酒下棋,然而在与刘启博弈时,两人发生争执,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儿子的锅,父亲背。汉文帝就派人将刘贤的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然而刘濞没有接收他儿子的遗体。

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史记·吴王濞列传》

儿子死了,从此刘濞开始怨恨刘启,这也算是后来的七王之乱埋下了导火索。景帝即位之后,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重用御史大夫晁错,大力推行削藩,继续重农抑商,期间也出现了一批有名的人物,比如李广,董仲舒,周亚夫等等。

盛世存亡,“文景之治”下的政治乱像!

对于人民来说,文景之治确实是盛世,但是对于政治来说,这可能称不上盛世。

七王之乱的爆发,给盛世增添了并不光彩的经历。叛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削藩。加上景帝与吴王刘濞有弑子之仇,因此吴王便联合其余几位诸侯王起兵造反,打的口号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即使杀了晁错,该造反的还是要造反,毕竟造反这条路一旦走上了就没有回头路了,然而汉景帝听信了晁错的死对头袁盎的计策,杀掉晁错!

苏轼对晁错的评价是: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七王之乱之所以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平定,很大一部分功劳归结于大将军周亚夫的文韬武略,其余则是刘濞的短视。吴王当时没有立马拿下那时的粮仓荥阳,而是一个一个打,最终被周亚夫断了粮道,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在平定叛乱之后,首功之臣周亚夫随后也是被景帝逼死了。

所以从政治上来说,这段时间并不是盛世,景帝不如文帝有政治智慧,但对于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他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什么说是“文景之治”,尽管这一时期还有一些问题,但

瑕不掩瑜,文景两朝比秦二世好很多,在当时那个年代,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一段盛世,也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赞为“文景之治”。

对于“文景之治”出现原因的一点看法!

“文景之治”,指汉朝在长安建都后,我国历史上开始进入了有明确记载的一个盛世。

用夸张的说话来形容,盛世就是国库里的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粮食多的粮仓也都装不下了。或许没有这么夸张,但盛世比较于平常肯定会更有效的成果和业绩。

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这个时代的繁荣昌盛,我认识与当时汉文帝、汉景帝实行黄老思想来治国必然有着极大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黄老思想呢!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加在一块就是黄老。《黄帝内经》和《道德经》加在一起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亦是道家思想的别称,无为自化,轻赋薄敛,休养生息。

当然了,所谓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法无天。恰恰相反,领导者之所以可以在上能够无为,恰恰是因为下面有一套成熟稳定的法,一切按规矩来办事。黄老之学强调“道”的意志,是对人们主观意志的限制。总之,克制、谦让是道家的精神。

汉文帝刘恒——盛世的开创者,就是这样一个典范,他完美的践行了黄老思想。每天退朝,汉文帝都是请丞相周勃先走,他在后面目送周勃出去,他才走。文帝的生活非常俭朴,常穿着粗布衣服,自己很少添加新的器物。文帝曾想建一座露台,听说要花费百金,等于十个中家人财产,于是作罢。

他“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圄,狗马服御无所增益”,“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汉景帝刘启,尽管政治智慧不如其父,但自小受到父亲文帝的影响,亲事躬耕。为了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劝勉各级官员关心农业生产,每到春耕时节,景帝都要带领皇后和太子到最艰苦的地区亲自种地。

景帝亲事躬耕,亲自上阵,来真的,干实的。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真正做到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汉文帝之妻,景帝之母窦太后,更是崇尚黄老清静之术,她经历了文、景、武三朝,在朝中影响达45年之久。

因为她的影响所施行的黄老“无为而治”的结果是:“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到了汉武帝刘彻时“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作”。

黄老思想提倡无为而治,具体到律法和政策之上,就是依法治国,遵循天道。西汉初年的律法,是萧何精减秦律后的律法,也就是萧何制定的《九章律》,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加的简明。 在宽松的律法基础之上,只要不触犯律法,官府就不会干预民间生产生活,法律是天子与庶民共同遵守的法律。

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是以民为本的主旨,与民休养生息的国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之所以能成就文景之治,离不开黄老之学的朴素和清静的观念。汉文帝提倡大力发展农耕,免农田租税,减轻刑罚,从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但在经历了战国至秦末的长期乱战之后,汉文帝的仁厚、简朴,截然不同与暴君,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明君圣主。

对汉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来说,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世间取天下之功无过高祖,治天下之德无过文帝”。

在吕氏势力被消灭,文帝继位后,重视“以德化民”。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自己也时刻做好表率。不轻易发兵邻国,对待反叛者从轻发落,废除肉刑等酷刑。

说到底,中国古代是一个人知社会,而在古代达到一个德治的效果,可以极大地发展生产力。文帝之时,社会安定太平,天下富足,礼仪兴盛,是自秦汉一统之后多年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而他的儿子景帝,尽管略有瑕疵,但他“萧规曹随”,又有大量人才辅佐,让文帝的成果得以延续,因此才出现了津津乐道的“文景之治”!


龙羽评青史


“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它的出现与汉文帝刘恒的励精图治是有很大关系的。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因为连年的战乱,老百姓们生活非常凄惨。那时,没有足够的食物,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景,更别谈发展经济。

汉文帝继位之后,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他会在一定范围内设定三老和力田若干员,来鼓励大家勤劳耕地。到春天时,当地的官员们一定会陪着百姓们耕地,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汉文帝自己生活也非常节俭,他从不铺张浪费,官员们每次上贡的礼品他都有要求。汉文帝的皇后窦氏有一次穿的裙袍很长,尾裙掉在地上,汉文帝遇到了,直接拿剪刀剪断她的袍子。有汉文帝这样节俭的君主作为表率,汉朝上上下下的官员还有老百姓肯定也做得很好。



汉初实施的政策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这样一来,百姓们的生活不会被打扰,大家都可以安安心心发展自己的家业,朝廷征收的税也非常少。所以,那时的底层人民生活的压力也非常小,幸福指数很高。


如史如画


“文景之治”通俗地讲其实就是与民休养生息的一段治世,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究其原因还要上溯至战国时期。读过西汉贾谊《过秦论》的人应该都记得这么一句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秦始皇能够灭六国统一华夏是自秦孝公开始六代秦国君臣一起努力的结果,是量变积累导致的质变。但我们要看到,连续一百多年的大规模战争(算上其它诸侯国之间以及更早的征伐,时间跨度就远超一百年),华夏大地上可谓是民不聊生、饿殍千里。

然而在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以后,为巩固统治,以嬴政为首的秦朝中央政府并没有采取蓄养民力的政策。在北方蒙恬率领三十万骑兵出长城打击匈奴,南方任嚣和赵佗率军五十万占据百越、岭南地区。在国内,政府又大量征发民夫修建阿房宫、秦始皇陵等浩大工程,些许失误还会招来严厉的处罚。大兴土木、不与民休息、严刑峻法也成了秦朝只维持了十五年就迅速灭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秦朝的覆灭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自陈胜、吴广旨在推翻“暴秦”的大泽乡起义开始,熊熊的战火又再次燃烧了起来。及至后来刘邦和项羽的四年楚汉战争,战争规模和残酷程度甚至超过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到了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汉高祖率军三十万出击匈奴却遭失败的“白登之围”、平代王陈豨叛乱、平九江王英布叛乱等。甚至汉高祖去世后汉惠帝刘盈在位,吕雉摄政时期,因为诛杀功臣任用吕氏外戚,天下仍然不太平。

后来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诛灭诸吕,汉文帝刘恒继位,全国的局势才基本稳定了下来。但汉朝初年国家经济的困顿着实让薄太后、汉文帝头疼不已。天子出门,凑不齐四匹颜色相同的马、大臣出行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在继位前长期被父亲刘邦所疏远,被远封贫瘠汉匈边境代地的刘恒更加了解百姓的疾苦,也更清楚地知道一个外强中干的汉王朝是不足以对抗北方强大匈奴的。英雄一世的汉高祖在“白登之围”中尚且如此狼狈,更何况是后来承平日久的继任者们。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不足以训练和装备出一支精锐的骑兵军团。另外,撰写“过秦论”的汉初政治家贾谊和刘恒可以说堪称知己,贾谊的观点也深深影响了刘恒。“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果不体察百姓疾苦大兴土木,秦朝短时间即覆亡的悲剧便可能重来。因此,推崇“黄老之术”的薄太后和汉文帝开始轻赋薄徭储蓄民力。在刑法方面,都知秦法严苛,而汉初的律法大多承自秦朝,汉文帝也是废除了其中不少的严刑峻法。读过“绨索救父”典故的朋友都知道,小姑娘绨索给汉文帝上书说:“我的父亲担任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我希望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汉文帝看到她的上书后为她的诚意所感动,这一年也废除了肉刑法。赋税、刑法上的宽松使得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全国的田亩数和人口也迅速增加。

汉景帝刘启继位后,继续延续了汉文帝时期的政策。在任用周亚夫等杰出将领平定了“七王之乱”后,汉朝中央政府郡县直辖的地盘进一步扩大,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惠及了更多的百姓。从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至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的奶奶、汉文帝的皇后窦太后去世,六十多年的蓄力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空前加强。轻薄徭役、休养生息的政策不仅使得新生的西汉王朝没有重蹈秦朝快速覆亡的悲剧,反而迅速修复了长期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创伤,夯实了经济基础,为后来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民意支撑。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而民心是水,统治者为舟。只有顺应了民心,顺应了百姓心中所想,江山社稷才能得到稳固。西汉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顶峰正是由于刘氏皇族在王朝初创时即深知民间疾苦。汉高祖刘邦在进入咸阳时就对关中百姓有《约法三章》,相比之下西楚霸王项羽就残暴无道、不分阶层大肆屠戮秦地官民且纵火焚烧了人民劳动结晶的阿房宫。汉高祖刘邦从暴虐中解救百姓,最终成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孙子汉景帝刘启顺应民心行黄老“清静无为”之术与民休养则是汉朝迈向巅峰的关键。没有顺应民心就没有“文景之治”,而没有“文景之治”就没有汉朝这样一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作,这个朝代的名字也不会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久的名字。


子夜羌笛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初期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汉朝逐步走向繁荣的治世景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国家统一的背景

秦朝吞并六国之后,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可惜好景不长,仅过十余年,楚汉之争又起。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建国初期,西汉王朝通过了一系列手段消灭了异性王并平定了诸吕之乱。从此国家政局趋于稳定。

国家统一稳定的政治背景,为“文景之治”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前提保证。

文景二帝的治国方略

由于一系列的战争摧残,西汉初期,社会经济衰弱,民贫国亦贫。为了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文景二帝制定了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

1、政治上:推崇“黄老思想”,清净无为、予民休息;

2、经济上:“三十税一”,轻徭薄赋、让利于民;

3、外交上:不轻易出兵征战,维持和平、保存国力;

4、个人上:禁止各郡进贡奇珍异宝,减少皇家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5、农业上:设置三老、力田等人员,劝课农桑、鼓励耕种。

采取了这一系列的措施之后,汉朝的经济逐步恢复,并且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也就是被史学家称之为“文景之治”。

人民群众的创造

“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离不开当然百姓的共同创造。

当时的人民饱受战火的摧残,经历过了长期的战乱,人民渴望平和安定。文景二帝的治国方略也正好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这种治国方略的影响下,全国人民干劲十足,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共同创造出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若木语

“文景之治”对西汉王朝来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是因为“文景之治”积累下来了丰厚物质基础,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用兵才有了足够的经济和军事资源。从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汉王朝。



若木小记


秦国未年,战乱不断,首先是陈胜武广农民起义;其次六国残存旧贵族势力也趁势起兵欲收复失地;影响最大、战争争霸时间最长是楚汉战争。汉刘邦最初只不过是沛县泗水亭长,是最低级的县以下乡村小吏。刘邦文化不高,但智商、情商超人。其同乡吕老先生,一见刘邦,慧眼识人,观刘邦面相,认为刘邦“贵不可言”,执意将自己年青貌美的女儿(后来的吕后),嫁给四十多岁的刘邦。韩信曾讲过,我有将兵之才,我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陛下您有“将将之才”,刘邦的过人之处,是善于用人,且从善如流,刘邦常问部下谋士的口头语是“为之奈何?”,刘邦知人善任,部下文臣武将张良、萧何、韩信等都能为其所用,这是刘那能够登上帝位的根本原因。刘邦建立大汉政权后,经过长期战乱,国内财力极度匮乏,相传,刘邦要寻找四匹同色御马,都找不到。因此,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是西汉政权的当务之急。文帝、景帝两朝,对外采取“和亲”策略,尽其可能避免战争,致力于发展经济,实行盐铁国家专营,尽快提升国库财政收入,这些发展经济的策略,使国内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出现经济繁荣景象,史称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积累了财力。


李同民


引言:

今天,我们在翻看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时,有一段话印象一定非常深刻:“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

这段话形象的向我们描述了汉朝初年国家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老百姓家家有余粮,粮食多的粮仓都装不下了,京城的钱财数不胜数,多到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京城粮仓的粮食更是多到新粮食积压旧粮食,街道中老百姓骑乘车马出行,如果有人用母马拉车子,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汉文帝与汉景帝

太史公所描述的这一景象,发生在西汉的第三位帝王汉文帝和第四位帝王汉景帝统治时期,对于这两位帝王所创造出来的盛世,后世称之为“文景之治”,即使在今天,“文景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津津乐道的一个时期。那么,在西汉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盛世呢?

一.什么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指的是自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到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这大约40年的时间内对于国家的统治。经过文帝和景帝两代帝王的统治,汉朝在“国富”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为后来武帝时期的“民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政治上:坚持黄老无为

汉文帝即位时,虽然汉朝已经统一了二十多年,但此前的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和秦朝数百年的战乱,整个国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二十年时间并不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再加上汉朝建立后刘邦在位八年年年有战,扫除了几乎所有的异姓诸侯王,吕后执政时期忙于分封诸吕,打压刘姓宗亲,国家的恢复非常缓慢。因此,汉文帝刘恒实际上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但是,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定下了汉朝的国策——“黄老无为之策”作为国家统治的基础。所谓黄老无为,指的是以道家学说作为治理的根基,讲求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对老百姓做太多要求,凡事只要求大的框架,而不苛求细节。

正因为国家干涉减少,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处理问题,生活水平慢慢得到了提高。

文景之治下的汉朝盛世

2.经济上:轻徭薄赋

一个国家综合水平提高的表现就在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没有显著的提高,对于那时经历了几百年战乱的中国百姓来说,有地种,有衣穿,有粮吃他们就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所以,文景之治时期政府大幅度减少税收,对于兵役和徭役也是能免则免,尽全力减轻老百姓的压力。而中国人民,自古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政府对老百姓如此,老百姓岂能不支持政府呢?所以,虽然国家征收的税收要求减少了,但粮食的产量却上去了,这才有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的景象。

二.汉文帝的历史使命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刘邦八个儿子里最适合做皇帝的一个,却也是刘邦最不宠爱的一个。但历史就是那么有意思,原本和皇帝无缘的刘恒因为机缘巧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汉朝的第三任皇帝——汉文帝,在位23年,也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功臣王族两把抓,稳定皇权

由于汉文帝刘恒是功臣派与诸侯王磨合下来的产物,所以刘恒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文帝先是用软打击让诸侯王的代表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先后英年早逝,随后又重用从底层提拔上来的张释之,贾谊等人,打击以周勃陈平为代表的功臣派。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加强了皇权。

2.勤俭持家,以身作则

我们都知道文景治国的核心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但是说说口号容易,真正做出来却很难。可刘恒却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了家国天下于一体的地步。

刘恒在位二十三年,长安的宫殿一直没有新建,自己的衣服和车马也不怎么更换,而且,为了鼓励百姓发展,还开放皇家园林让老百姓来种地和捕猎。平日里,刘恒都穿着黑色的厚缯,连自己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衣服下摆也非常短。对于自己的陵墓,刘恒放弃金银珠宝等陪葬品,选择使用陶器,因此在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时,刘恒的霸陵是唯二没有被盗取的。

汉文帝刘恒剧照

3.废除肉刑,万民称赞

在刘邦灭秦后,萧何主持编著《汉律》,萧何以秦法为汉朝法律的基础,同时也继承了秦法的一些残忍,其中最使人怨声载道的就是“肉刑”,简单来说就是砍手脚,在脸上刺字等。

后来,因为齐地一个女孩

缇萦的父亲犯了错,缇萦亲自来到长安告御状,汉文帝感叹于民众苦于肉刑之苦,宣布废除肉刑,改为打板子,得到了万民的称赞。一个皇帝,敢于接受一个平民女孩的建议,这个故事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美谈。

正是有着这些举动,汉文帝在位时期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代万历首辅朱国祯曾称赞说:“三代以下,堪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朝孝宗耳!”由此可见汉文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三.汉景帝的历史使命

公元前157年,年仅46岁的汉文帝去世,其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这个年轻的皇帝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完成了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最终成为“文景之治”,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减轻赋税,重农抑商

汉景帝刘启深受父亲文帝影响,在执政上继续延续父亲文帝的策略,同时,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景帝进一步的减轻赋税,重农抑商。

在景帝即位第二年,就宣布把农田的赋税从“十五税一”降低到“三十税一”,把农民所要缴纳的赋税降低了一半,同时规定此项税成为汉朝定制,不许更改,老百姓交的税少了,进一步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汉景帝画像

2.减轻刑罚,以人为本

文帝听从缇萦的建议废除了肉刑,改成了打板子,这本事是一场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但文帝在进行改变时没有考虑到人的承受程度,把打板子的数量定的太高了,有些犯罪的人竟然因此被活活打死。

景帝一上台就改变了这一刑罚的标准,以人为本,把鞭笞500改为鞭笞300,鞭笞300改为鞭笞200。随后,又进一步进行优化,把打板子定义为教化而非刑罚,规定了所用刑具的规格,还有受刑的位置等,人们再也不用因为受到鞭笞之刑而残废或去世了。

3.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

文帝没能完成的另一个遗憾就是诸侯国的问题,因此,景帝一上台就采取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本意虽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却不留神把步子迈大了,引发了汉代诸侯王最大规模的叛乱——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示意图

但汉景帝临危不乱,重用周亚夫,窦婴,袁盎等一批文臣武将,短短数月就平定了叛乱,汉朝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被清楚的所剩无几,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也为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奠定了基础。

四.文景之治,绝非偶然

虽然中国古代一直提倡宗法制作为延续的基础,但汉朝却很少遵循宗法制,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制度,文帝景帝皆非嫡子,这让我们看来文景之治是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的,如果不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的话,汉朝的发展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其实不然,文景之治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性,而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当时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再忍心去破坏这个国家的一草一木了,即使皇帝不是文帝景帝,在这个社会发展的潮流下,统治者也必须遵循着无为而治的中心思想与民休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非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汉朝疆域图

但是,必然性中也并非是绝对的,在文帝之前,汉朝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无为而治的发展,但其发展效果却远没有文景之治时期那么有成效。文帝的即位是历史的偶然性,是皇权与功臣权力斗争所导致的,景帝也只是文帝的第五子,但前四个儿子全部夭折早逝,这也是偶然性。因此,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充满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必然性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大轨迹,而偶然性则决定了这个大轨迹下的发展程度。

著名历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汉书》中写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第一次深刻揭示了文景二帝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贡献。

结语: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称道的一个盛世,而这盛世的本质就是“少折腾,少惹事”,国家无事则国泰民安,短短四十年,汉朝在文景之治的努力下达到了国富,而汉武帝承接了祖父与父亲留下的丰厚遗产,为后来汉朝的民强有了底气。


相城历史小学生


你好,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文景之治,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他也是汉武帝攻打匈奴的一个物质经济基础的一个存储时期。

文景之治,它有着很多年稳定富裕的现象,当时生活的水平提升很大,汉朝的基础也非常强大,是中国帝国时代后第一个大盛世。

文景之治百姓非常的富裕,国家也非常的发达,政府的国库里面金钱很多年都不用,导致了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总之散了很多钱都无法计算。

文景之治,文景二帝在农业方面也非常的重视,甚至他自己亲自下地农作给老百姓树立榜样,汉文帝非常的勤俭节约,更是下令,让其不准贡献奇珍异宝,让手下的官员也不准奢侈无度的生活,这样就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之治,他是西汉汉景帝和汉文帝统治的时候出现的一大盛世

希望大家能关注,给大家带来不同的历史知识





历史榴芒教授


“文景之治”指西汉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治世措施,使得当时经历战乱的国家得到迅速恢复。

主要措施有:

对内:

1)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分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屡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景帝时复收田租之半,从此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征发一次,算赋也减少。上述重农政策促进了自耕农阶层的发展。

2)文帝一度取消过关用传制度,使商业日益活跃,后又开放国家统治的山林川泽,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但商人势力日益膨胀。

3)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继续对法律加以改革,减缓农民奴婢化的进程,废除伤残人肢体的刑罚,断狱从轻,不滥用刑法,狱事减省。

4)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对奢在地主、商人中兴起的奢靡之风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也使国家财政支出有所减少。

对外:

1)面对匈奴的不断犯边挑衅,文帝和景帝,部署部队积极准备反击,促使匈奴只能在边疆活动。

2)为了避免匈奴的骚扰只能用和亲的政策去缓和关系。

3)后来汉景帝对匈奴也采取一系列的经济联合措施,使得在双方在关系上得到很大的缓和。

最终内忧外患都得到相对的解决,汉朝也达到了相对的稳定发展,历史上也称为文景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