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日常生活中,胃部是我们身体比较敏感的器官之一,受外界刺激影响、不良饮食习惯或相关疾病影响,极易产生不适症状。今天我们来讨论如何通过穴位按摩缓解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这两种胃部不适的症状。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一、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又称“积滞”或“食积”,在中医理论中,“积滞”或“食积”的原因有三种: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实证大多是由于受外邪或饮食不节,影响了脾胃消化;虚证是由于脾胃虚弱,影响消化所致;而虚实夹杂则包括前二者。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导致消化系统运作,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偶尔消化不良对身体的危害不会很大,但如果长期或出现习惯性的消化不良,就会严重影响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同时诱发肠胃相关疾病。

1、穴位选择

中脘穴(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内关穴(手腕横纹向上三横指,两条筋之间)、

足三里穴(站立后弯腰,以手虎口围住同侧腿的膝盖骨上侧外缘部分,其余四指向下,中指之间处)

脾俞(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上推三个椎体,中线旁开两横指即可)

胃俞(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上推两个椎体,中线旁开两横指即可)

1.1 按揉内关5~6分钟,按揉足三里、中脘2~3分钟。

1.2 在睡觉前,单手掌顺时针在腹部按摩100~200圈。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1.3 家里有刮痧板的朋友可以利用刮痧板面部自上而下对背部的脾胃区域进行刮拭,然后用角刮法针对脾腧穴和胃俞穴进行刮拭。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2、由于消化不良极易伴随有腹泻、腹痛、消瘦、贫血及全身性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对弈上述症状我们再提出以下几条饮食调养的建议:

2.1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选用高蛋白质、高热低脂、半流质食物或者软饭。

2.2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除了通过食物摄入意外,必要时补充服用维生素,根据具体的临床症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2.3注意电解质平衡。饮食中要摄入鲜果汁、无油的肉汤等。

2.4少食多餐。选择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同时,减少肠胃负担。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二、食欲不振

疲劳、抑郁、紧张、过度饮食、运动不足、慢性便秘、慢性胃炎、肝病、肾病、甲状腺功能退化等很多疾病都可能引发食欲不振。

从中医角度来看,食欲不振多与脾胃有关,是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的一种表现。针对食欲不振的中等庄,就我们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按摩来进行缓解。

1、穴位选择

鸠尾穴(上腹部,胸剑联合部沿中线下一横指)、中脘穴(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

天枢穴(肚脐左右两侧三指宽处)、气海穴(肚脐下部一寸半,约两指宽)

足三里穴(站立后弯腰,以手虎口围住同侧腿的膝盖骨上侧外缘部分,其余四指向下,中指之间处)

胆俞(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处下推三个椎体,中线旁开两横指处)

肝俞(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处下推两个椎体,中线旁开两横指处)


1.1以温和、较浅的力道按揉上腹部的鸠尾穴和中脘穴。频率不用太快,以每分钟30-60次为宜,以此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消除胃脘胀气。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1.2顺势向下按揉下腹部,肚脐周围的天枢穴和气海穴,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分别按揉100次左右,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达到疏气活血、健脾胃和调补脏腑的功能。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1.3按揉双腿的足三里穴位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1.4捏脊。从背部尾骨向上,顺着脊背正中的向颈部推捏,反复三次。要注意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每秒钟3-4次。通过捏脊可以增强消化吸收和神经调节能力。

1.5背俞穴位重点指压。按揉背部胆俞、肝俞、胃俞、脾腧时,患者应配合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左右再自然呼吸。重复3-4次。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胃部不适?一定要记住这几个保健穴位

2、饮食建议

2.1 饮食要以稀软易消化、少量多餐为佳。

2.2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保持情绪稳定,进餐前环境应舒适、平和。

2.3 饭菜营养要均衡,尽量达到色香味俱全,定期更换食谱,改变烹饪方法,以此提升患者食欲。

2.4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食欲。

五福云健康,会经常与大家分享经络保健的知识,让经络保健更通俗、易懂。欢迎大家阅读、关注和转发。

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