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也欺软怕硬,是真的吗?死亡病例最多的是哪几类患者?

高考志愿报考


各种病毒都是欺软怕硬的,自身免疫性低,抵抗力就会大大减弱。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抵抗力的最有效方法。



开心美厨


新冠肺炎不仅仅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病毒,还是一个爱耍流氓,喜欢用兵法的病毒,除了传染力强,传染方式众多,破坏力也更大,但是对于身体素质价高,免疫较高的人,它还是有惧怕之心的,打不过呀,也有数据表明,有一些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不仅没有症状,还能够在不用任何药物辅助治疗的情况下,自愈了,但是有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不仅症状明显,还有可能发生危重的情况,以及还会出现治愈后居家隔离后,再复检的时候又被感染的情况。

所以新冠病毒狡猾之处就在于,装傻充愣,耍赖皮,还会死灰复燃,这也是新冠病毒控制的艰难的原因,虽然现在全国已经控制的情况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这个成果主要来源于隔离,这是避免传染最好的方式。而对于死亡病例来说,危险最大的基本上都是有基础性的疾病的人,因为这类人的集体免疫力本身就较差,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用到药物,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也就是最危险的。


而在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当中,老年人占比会比较大,加上老年人的免疫力也稍差,所以是比较危险的,其实一线的医护人员也算是高危的人群,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超负荷运转,人在高度紧张和疲劳的时候也是影响机体免疫力的,所以除了我们要注意家人以及自己的防护,希望一线人员也能好好的保护自己。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病毒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下来聊聊:1,感染者现状?

下面是截止2020年2月21号,22:50的数据。可以看到,除了湖北外,其他确诊排行前十的省份,死亡率比较低了。

新冠肺炎的本质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毒需要侵入人体细胞,然后才能进行生殖繁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但人体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了,必然会发起反抗,最后体内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抗争。

2,那种人严重?

上面说了免疫系统很重要,但是免疫系统和人体是一个整体。还有病毒感染后,可不仅仅只在呼吸系统。参照前几天新闻报道,在粪便中测出病毒。所以病毒会随着血液到全身的,所以有慢性病的人,或基础疾病的人,前面在抗病毒,结果后院失火,更容易变重症。由于大多老年群体有慢性病,且免疫系统弱,所以重症,死亡病例中,老年群体比例大。

3,应该怎么做?

对于老年群体,有基础病,或者慢性病毒。首先管理自身原有疾病,然后就是核心的防御了,最主要的就是防止感染,而防止感染最有效办法,就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这几天随着复工,人口流动开始。但是作为老年群体,更要提高意识。要知道人口流动是积极复工,不是说可以随便溜达了,所以更要提高警惕。哪怕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你遇到了就是百分之百。

总的来说,甲冠肺炎主要还是轻症患者,重症患者大多数,身体本身就不好,尤其老年人。所以老年人要提高意识,不能松懈,直到数据彻底变0的那天。


90后聊基因


先来看看全国的疫情形势: 目前已经有77027人确诊为新冠肺炎,5365人为疑似病例,治愈人数达到22724,但也有2444人因此而去世。前段时间多篇顶级国际文献报道指出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其实是不高的,也就是2-3%左右。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出死亡人数比例确实还不算高。但是,大家肯定会好奇,为什么有的患者可以在方舱里跳广场舞,而有的患者却只能上呼吸机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和死神搏斗,甚至离我们远去?

难道新冠肺炎真的是欺软怕硬?新冠肺炎死亡最多的病人是哪些?

一,新冠病毒并不欺软怕硬!从全国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段人群均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抵抗性,只要满足传播条件均可以感染。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既可以感染婴幼儿也可以感染八九十岁的老人!当然,年轻力壮的男青年也逃不过它的魔掌。虽然新冠病毒有人群易感者,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会感染。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一点,新冠病毒肺炎是传染病,作为个体来讲我们能做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大家知道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新冠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我们个人能做到的就是佩戴口罩,洗手,和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我想新冠病毒并不欺软怕硬,它是欺负防护措施弱的,害怕防护措施做的好的。



二,死亡病例最多的是哪几类患者?

1. 通过对死亡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目前认为新冠死亡的高危因素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比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的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实,这个还是很好理解的,年纪大了,还有基础疾病,人体机能特别是免疫能力必然要差一点。而大家知道目前治疗新冠没有特异性的药物,人体免疫力很重要,所以上面这部分在抵抗病毒方面自然是弱一点。

2. 医护人员是高危人群!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和病人的接触时间最长!她们长期暴露在满是病毒的狭窄空间里,所以很多医护人员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有一篇针对1099个新华确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发现确诊医护人员占了2.09%。14号卫健委发布会上也透露了有1700多医护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另外,大家也知道有一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已经离我们远去。希望所有一线的白衣战士们都能早点平安归来!


骨科木匠刘医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少人是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在疫情期间,确实是稍微紧张一点好,因为你会紧张,那才会重视,但是太过紧张、害怕、胡思乱想就容易引起心理问题了,如焦虑、烦躁、恐惧等等。说到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其实也是一个讨论的热点,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①事实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普遍易感染的现象,在初期是发现合并基础疾病的易感,但是随着疫情的进展以及对疫情深入的了解,发现新冠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注意了,最关键还是在于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②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很强,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在被感染后更容易转为重症患者,不容易康复,相信前段时间宁波某男子买菜15秒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还有印象吧,后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这其实和所接触新冠病毒毒株数、病毒毒力有关,如果毒性强,毒株数量多,那接触2-3秒都有可能感染。

关于发病人群的临床数据调查分析

①说白了,我们要想了解它具体感染得哪些人群,是吸烟的多还是不吸烟的多,年龄大的多还是年龄小的多,基础疾病的多还是没有基础疾病的多,都有赖于大量的临床调研。其中最大量的临床样本分析是

来自钟南山院士2月6日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布约1100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②随后在2月11日,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中国国家疾控中心领衔,在医学预印本杂志medRxiv上再次发布临床回顾性研究,此次研究分析截止到1月26日,包含来自30个省共8866例患者(包含402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4845例疑似病例),其中确诊病例有约41%来自武汉市。此次研究预估新冠肺炎基本传染数R0约为3.77,潜伏期约为4.8天,病死率约为3.06%

③基于以上的这两大流行病学调查统计,从年龄分布来看,确诊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超过7成分布在30-65岁,其中56岁患者最多。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20岁以下发病率最低。疑似患者中情况类似;从肺炎症状来看,确诊患者中,25.5%被诊断为重症肺炎,69.9%为轻症肺炎,约4.5%无肺炎症状。且重症肺炎在40-70岁患者和男性患者中比例较高。疑似患者中情况类似。重症肺炎患者从出现症状到住院的中位时间为8(4-12)天,

轻症肺炎患者为4(2-7)天,无肺炎症状患者为3(1-5)天。如下:

※根据病例类型和基线特征分层,新冠肺炎患者的预估病死率▼▼▼

※确诊病例中,不同报告率设置下的R0值▼▼▼

如果某个人不幸被确诊,如何确定他治愈成功的概率多少,哪些人容易痊愈,哪些人群死亡率高?

①其实这一点我觉得要求有点高了,为什么?因为新冠病毒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脑外科收了一个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需要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术前医生和家人进行术前谈话,这时家属问,医生,听说脑子动手术很危险,你有多少概率能手术成功?或者有多少把握手术后恢复的很好?说白了,没有答案,这不是概率的问题,疾病能否治愈成功和疾病本身才有关系。

②言归正传,如果一个人感染新冠肺炎后能否治愈成功没有概率可讲,因为“他”是一个个体,每个感染的人情况都各不一样(感染时间、个人体质、感染时病毒毒力、毒株数等),医生治病可不是半仙能掐会算,就像有报道年轻医生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一样,这是他们接触的病人所有都是隔离病房里面的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这首先就是一个高危环境,能说年轻就不容易感染,年龄大更容易感染吗,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主要还是和接触的病毒数、毒力、暴露时间、所处环境等有关系。

③关于哪些人容易治愈,哪些人群死亡率高这个疑问,以上的临床样本分析其实已经给出答案,男性、年龄≥60岁、基线诊断重症肺炎、延迟诊断患者,预后较差,其病死率明显升高。从当时列入调查的病例中来看,预估病死率最高的是老年男性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达到9.47%

综合总结

以上我所列举出来的死亡人群、病死率百分比等都是根据当时所纳入临床样本分析的病例来推算的它不能替代整体,它只是局部的反映,如果在接下来再纳入更多的样本分析、回顾性研究可能还会更精准、更客观。我们认识这个疾病,其实就是在疫情的不断进行中逐步熟悉、了解,作为普通人,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张垒医生


所有人均易感新冠病毒,所以新冠病毒不会选择患病人群,有合适的机会,就会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因此新冠肺炎需要全民预防。但不同的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预后却不一样,死亡风险也有所差异。那么,哪些人群的死亡率较高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感染新冠病毒后,并非所有患者均会出现肺炎表现,部分患者可仅仅表现为发热、干咳,不会出现肺部损伤,预后通常较好,死亡风险也较低;但多数患者可出现肺炎,若肺部损伤不严重,经过合理的治疗,在免疫系统的支撑下,也可获痊愈,死亡风险也较低。在肺炎的基础上,少数患者会进展为重型病例,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肺部病变在24-48小时内进展超过50%,重型患者病情相对比较严重,病死率高达13.8%;病情最严重的当属危重型患者,这部分患者通常伴随呼吸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一项或多项,病死率高达49%。因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死亡风险究竟有多高,关键得看病情如何发展,一旦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病例,则需引起警惕。可能部分患者会问:究竟哪些患者易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病例呢?

虽然所有人均易感新冠病毒,但自身体质不同,抗病毒的免疫能力也不一样。免疫力较好、无基础疾病、青中年患者,更容易对病毒产生免疫力,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几率较低,死亡风险也较低;免疫力较差、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对病毒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差,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几率相对较高,死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防御能力较差的人群中,死亡风险最高的当属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这类人群年老体迈,机体功能逐渐退化,抗病毒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感染新冠肺炎后粗病死率高达14.8%;其次当属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内环境相对较差,不能为免疫系统提供更好的防御环境,因此死亡风险也较高,最高的人群当属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10.5%,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则紧随其中,这四类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7.3%、6.3%、6.0%。5.6%。

综上,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重型、危重型患者死亡风险高达13.8%、49%;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癌症患者,更易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新冠肺炎有人戏称之为“流氓病毒”,我们想象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流氓是不是坑蒙拐骗、欺男霸女,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就服软?其实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也是如此!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它可以逃避我们人体免疫细胞的识别,会被误认为是正常的组织细胞;随后绑架、破坏细胞内蛋白组织,并且不要脸地大量繁殖,最后到处去打砸搞破坏。当人体进行积极治疗后以及免疫细胞重新识别、追捕病毒后这些臭不要脸的病毒又装可怜求饶而导致“假阴性”及出院后再次复发的情况出现。病毒这一系列的操作与流氓无异,称之为“流氓病毒”再合适不过!


目前死亡的病例最多的是哪几类人?

一、年迈体弱。这类病人本身年纪大,身体各个器官大不如前,一旦感染该类病毒,无疑是雪上加霜,对身体而已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二:慢性病多。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者,由于慢性病的原因存在,会消耗身体大部分能量,加上感染此病毒,更加是背后捅刀子一样地打击;

三、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作为抗击疫情的战士,直接面对感染病毒的风险,这是风险最大的一类人,加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

总的来说,病毒也是欺软怕硬的。死亡最多的三类人是年迈体弱者、慢性疾病众多者已经医务工作者。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关注和点赞姚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传递科普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姚医生


新冠肺炎并非欺软怕硬,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很多身强力壮的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更容易出现剧烈的免疫反应,发生炎症风暴,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其实,免疫力良好的年轻人,感染此病毒,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结局,要么短期自愈,要么病情很重。
从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特点来讲,该病毒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没有特定人群感染的特点。从目前收治的患者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危重病例比例较低,总体病死率在3%左右。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再就是上文提到的身强力壮但恰好感染严重的人,此种情况常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


近期,全国各地区疫情已经有所缓和,每日新增确诊患者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虽然钟南山院士告诫大家,疫情拐点尚未出现,但这已经是振奋人心的变化了。

同时,近期有个别地区出现小规模疫情爆发,比如山东济宁监狱疫情爆发事件。其实,病毒的传染性没有降低,疫情的初步控制,是全民抗疫的成果。3月份将进入攻坚期,防控压力依然很大,不可放松警惕!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e医路同行


自从有了人类,病毒就一直纠缠着这个地球上智能最高的生物。所有的病毒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找到一个“舒适”的繁殖宿主,一直扎根下去。

病毒的目的绝不是毁灭人类,而是要把人类当成自己的孵化场,所有最强壮,最优质的个体被留下来。

这也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欺软怕硬”的原因,一切不抗揍的,身体虚弱的个体都会被侵蚀。

钟南山院士团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篇回顾性论文中总结发现,重症患者多是年纪大、伴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1099名患者当中,发病年龄的中位数是47岁,这个年龄已经是接近老年。人体在40岁之后其实已经开始出现衰退。

老年人、体弱者、婴幼儿在传染病横行中是最容易受到攻击和导致病重的人群,需要特别地关注。

同样,在对抗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自己有没有下面的这些情况。

一、吸烟。疫情期间请戒烟,有谣言说吸烟着感染几率低,这是没有经过任何研究确认的。反而如果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更有可能因为肺功能不全而进展为呼吸困难、低氧。

二、熬夜。熬夜在任何时候都是对人体摧毁最大的行为,疫情期间请十二点前睡觉,困倦时适当补充睡眠。

三、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是压力大的表现,压力来袭,免疫力也随之下降。疫情期间,也许很多人被憋在家中,情绪到了崩溃边缘,但是还是希望大家继续坚持。


罗医生健康说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最好的证据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发表的论文,这是截至到2月11日的病例,包括72314例,其中确诊44672例,疑似16186例。

有下面几点:

40-59岁是高发年龄组,从50岁以上死亡率开始超过1%,然后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到80岁以上达到14.8%。

据此,得出年龄是死于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

男女患病率相同,男性死亡率2.8%,女性死亡率1.7%。

据此,得出男性比女性容易死于新冠肺炎。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和癌症的患者死亡率高,最高是心血管疾病,达10.5%,最低是癌症,达5.6%,而没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只有0.9%。

据此,得出有基础性疾病者死亡率高。

这样就有了三个危险因素,年老、男性、有基础性疾病者。

但这个大数据分析没有细分各老年组有基础疾病与没有基础疾病死亡率,也没有细分男性和女性有基础疾病与没有基础疾病死亡率,根据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报告的平均年龄54岁的52例患者的情况,高血压比例48.1%,糖尿病比例50%,表明中老年新冠肺炎患者患基础性疾病的比例很高。

因此最可信的就是基础性疾病的数据,也就是说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死亡率高,无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死亡率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