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北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三蘇遊京,蘇洵有幸見到了當時的翰林學士歐陽修,獻上了《權書》、《幾策》、《衡論》等策論。

歐陽修看了他的文章大為讚賞,稱讚“博辯宏偉”——廣博之下能夠自由馳騁,既有深度又有精度,並認為其文能與劉向、賈誼爭鋒。

曾鞏贊其所言皆能切中時弊,喜歡談兵事,分析道理引喻高妙,能夠把繁雜問題說得有條有理,絲毫不亂。

一時間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連文體都開始效仿。

蘇洵的文風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和蘇轍同時中榜及第名震京師。嘉佑三年,宋仁宗召蘇洵入舍人院(為皇帝起草詔令)考試,但蘇洵推脫自己有病,不願應詔。

在尋常人看來受到皇帝的賞識一定是條捷徑,自己能飛黃騰達,家族能光耀門楣。但在蘇洵這裡不存在,在他看來朝廷的癥結在於整個的內外政上,做皇帝的秘書依皇帝的意志辦事於大事無益,並以策論《項籍》隱喻北宋國策根本之弊病。

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本篇策論開篇即點出項羽、曹操和劉備三人未能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項羽沒取天下的眼光,曹操有眼光度量確實差點,劉備有度量卻沒那本事。然後從項羽開始,分析他目光短淺的具體表現:

1、“鉅鹿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但蘇洵從項羽在鉅鹿和章邯糾纏開始就看透了項羽的意氣用事——爭一時輸贏。並且在擊敗章邯後仍然不知東進,僅僅輾轉於河南一代;

2、項羽進入咸陽的時候劉邦已經經營了好幾個月,並且“與民休養”的政策制定的很好。此時,秦人已經因為秦軍被項羽打敗還被活埋了二十萬降兵而仇恨他。縱然即使後來劉邦被項羽遷到漢中,倘若有一天“還定三秦”,那大勢(人心)還是會站到劉邦這邊,項羽再能打也無濟於事;

3、項羽是絕對有機會奪取天下的。項梁死後章邯就開始藐視楚軍,移軍攻打趙地。如果此時項羽進攻關內,王離、涉間必然回師來救。項羽拘關隘迎擊,諸侯自後方夾擊秦軍“覆之必矣”,趙地被圍攻的局面也就同時解了,再次上演一番“圍魏救趙”。

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針砭時弊的宏論

本篇雖然沒有對劉備和曹操進行評述,到這裡已經足夠精彩。而最吸睛的莫過於結尾處對諸葛亮的點評了——“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

蘇洵說自己曾考察過蜀地之險是“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顧著自己都捉襟見肘,怎麼能制衡中原呢?

秦漢古都才是沃土千里、洪河大山,控天下非此不可,窩在劍門裡面只會一天比一天危險。

富人必居於四通八達的地方,使財富廣佈於天下,然後可收天下之利。而一個“小丈夫”有點錢了,藏在家裡,拒戶而守之。只是為了求不失,哪裡是為了富起來。大盜至,也只能乖乖交出來。

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其文既以臥龍先生之高才盛名美譽君王,又以項羽徘徊河南延誤西進咸陽暗喻朝廷安於定都東京汴梁,更以西蜀棄荊州而就益州偏安一隅暗諷北宋朝廷的“小丈夫”格局。

真正的儒者

真大儒從來以“帝師”自居,聽便聽得,不聽便拂衣而去。而這位真大儒的立身軌跡竟又是這般匪夷所思: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蘇洵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因為家境還可以,擔子沒有落到自己頭上,所以年輕的時候玩得很嗨,史載“25歲才知讀書,27歲始發奮。”

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能跟兩個兒子一起佔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蘇老泉必也絕非等閒之輩。

但是27歲之前他又是怎樣的呢?

七歲的時候才開始讀書,只是連一些對於古人來說很基礎的東西都沒有學會就放棄了;

18歲結婚,19歲仍終日嬉戲,時年其妻程夫人生長女,但未滿一歲就夭亡了……

就這樣一直到了二十五六的歲數還折騰,放到尋常人家要麼父母早瘋了,要麼孩子早瘋了。

但蘇洵的幸運在於他有一個能知人且耐心的父親,蘇序對蘇洵的兩位哥哥“教訓甚至”,卻置蘇洵的“不務正業”於不顧。對於質疑聲蘇序答:“根本不必擔心這小子不學”。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蘇序知蘇洵的風格根本不適合科舉,這在蘇洵後來的文章以及做為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所謂“消磨一代英雄氣,官樣文章殿體書”,只要他有興趣,不厭學,就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把儒家六經以及諸子百家真正學通學透。

蘇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寫得最拽的文章,生得最好的兒子

蘇洵遊歷名山大川,訪友拜師,這些都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格局,為其豪放不羈之文風奠定了基礎。

只要想起步,任何時候都不晚,時運不濟也許只是“時”尚未到。倘若蘇洵沒有見到歐陽修又當如何呢?至少不會名滿天下吧。

沒有能力被舉薦和舉薦了不想做這就是天壤之別了。

再或者蘇序強逼蘇洵訓練科舉應試又會如何?被誤解籠罩者自顧不暇,又怎麼會去理解別人?中國文壇便不會再有蘇軾和蘇轍,多少千古名篇亦將不復存在。

蘇洵後來回憶說:

知我者惟吾父與歐陽公也。

多少人苦於不被理解?有知己者方能知人,且嘆那名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