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腫瘤內科大夫的感悟:參加40多場患者葬禮,我與死亡和解了

作為腫瘤內科大夫,林德樹平均每個月都有兩個病人去世。死亡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可真正和死亡近距離接觸時,他依舊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1.把病人送到終點,醫生的痛苦不比家屬少

那是位因罹患食管癌去世的老人,開朗、樂觀,還見義勇為救過落水者,“特別配合治療,說自己不想死”。林德樹回憶道。

一名腫瘤內科大夫的感悟:參加40多場患者葬禮,我與死亡和解了

得知老人去世,整整一晚他不停問自己,“如果醫療條件再好一點,醫術再高一點,老爺子能不能多活”。抱著這樣的愧疚,他出現在老人葬禮上。那是他第一次參加自己主治患者的葬禮。可令人難過的是,此後幾年間,他陸續參加了40多場主治患者的葬禮,每一次他都以為自己已經習慣,可每一次都讓他心緒萬千。

2.花幾十萬,延長8個月壽命,值嗎?

在腫瘤科的幾年時間,林德樹見證了太多喜怒哀樂。一次。他主治的一位小細胞型肺癌患者,原本只有兩個月的預測生存期,但化療效果出乎意料,癌細胞縮小到看不見,咳嗽停止,出了院。林德樹去家裡隨訪,老人就在樹下和孫子下棋,坐在廳堂裡和家人大笑著吃飯。老人還興奮地拉著林德樹去自己的院子裡,指著自己新種的西紅柿和青菜。

一名腫瘤內科大夫的感悟:參加40多場患者葬禮,我與死亡和解了

第10個月,老人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下降,繼而離世。但在葬禮上,林德樹驚訝地發現,家人們的臉上沒有遺憾。後來,這些人和他說,在“爭取來的8個月”裡,和老人度過了一段很開心的日子。

大部分在腫瘤內科住院的患者,都被更高級別的醫院認定只能保守治療、儘可能延長生命。曾經,林德樹也試圖窮盡一切治療手段,留住患者的生命;當前治療手段無效,就尋找更先進的方案。但生死見多了,他也漸漸明白,醫學是有限的,死亡始終是人生的終點站。在給予治療的同時幫助患者提高生命質量,讓他們在最後的旅程中過的有尊嚴,是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3.死亡既是生命的終點,又是生命的延續

很多人在送親人離去悲痛欲絕時,只想找個發洩口,於是把責任歸在了醫生、護士身上,但他們不知道,醫生和護士們不該承受這些,親屬們其實原本也可以不承受這些。

一名腫瘤內科大夫的感悟:參加40多場患者葬禮,我與死亡和解了

在中國思想史上,很多學者都很明顯地表現出對重生、樂生而諱死的傾向。很多人都受到中國傳統生死觀的影響,對死亡都有避諱,更加提倡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生存理念。因此對待臨終期病人,親屬更傾向於不顧一切的搶救來留住親人的生命,儘管這可能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同時也讓親屬自己揹負上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

我們常說“五福臨門”,其中一福便是善終,即平靜而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但真正到了這個時刻,絕大多數人都需要一根“柺杖”,才能走得更平穩、更安詳。這根“柺杖”,就是醫生給予的“臨終關懷”。臨終關懷能夠引導患者和親屬正確對待衰老與死亡、鼓勵患者自我需求的表達、關注家屬面對親人離世時的心理護理、改善家屬在醫療決策中的輔助作用。臨終關懷的中心意義是,如何與死亡和解,給生命以尊嚴。

傳統醫學倫理學認為,只要患者的生命還有一線希望,醫生就應千方百計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但對於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等臨終期患者,延長生命已不是此時治療決策的唯一目的,醫生更應以減輕臨終患者的身心痛苦為宗旨,遵循臨終關懷的倫理原則,關愛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減輕其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臨終關懷以患者的目標和願望為中心,通過關注、聆聽和閱讀等形式,引導人們認識並深入思考衰老與死亡的本質, 幫助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為臨終患者提供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支持,讓患者從容面對死亡。醫護人員可通過交談或是患者書寫的文字類資料等方式盡最大能力去充分理解患者的內在感受,從而與之產生共鳴。面對患者的敘述,醫護人員不僅要關注其主要的症狀體徵,更要耐心傾聽,努力感知患者的遭遇和心情,同時引導親屬給患者以充分的溫暖與陪伴。正如《當呼吸變成空氣》一書的作者保羅所說,“作為一名醫生,我的最高理想並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導患者及其家屬去理解死亡或疾病!”

[1] 顧宏林. 臨終關懷:給生命以尊嚴,給靈魂以直面病痛和死亡的勇氣[J].協和醫學雜誌,2019,05:551-552.

[2] 賀劭丹,林慧嫻. 敘事醫學模式下的臨終關懷——以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為例[J].醫學與哲學,2020,03:39-42.

[3] 於廣躍. 中國傳統生命哲學與臨終關懷的思考[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476-4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