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大臣无罪 朱元璋依然选择将其处死 这背后竟然是为了公平?

科举,是古代朝廷选择人才的重要手段。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中国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制度走上了政治舞台。

在数千年的科举考试中,舞弊案也是时有发生。但明朝洪武年间发生的这场科举案,表面上并没有舞弊,但却惹到了朱元璋,明知道主考官无罪,却依然处理了主考官以及各类官员,引发了明初的又一大冤案。

南方考生的高光时刻

明洪武三十年(1397)二月会试,本以为这和往常一样的考试。


明知大臣无罪 朱元璋依然选择将其处死 这背后竟然是为了公平?

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在历史罕见。

此时,考试的北方人,就开始嘀咕。你说一个北方人都没有,会不会有猫腻啊?大家学习也不至于这么差吧,哪怕有一个也行啊。

所以,带着这样的疑问,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这件事,一下子就闹大了。

为了平复这场骚乱,负责维护京城治安的军队迅速来到了南京城,打算用武力解决这种行为。但是,军队的到来不但没有缓解双方的情绪,反而加剧了骚乱。


明知大臣无罪 朱元璋依然选择将其处死 这背后竟然是为了公平?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马上派人前去安抚那些情绪激动的北方举子们,而且告诉他们,皇帝正在调查这件事,让他们稍安勿躁。这样一来,冲突才缓解了下来。

朱元璋一开始也怀疑,是不是主考官舞弊。但刘三吾的为人,朱元璋不是了解的。为此,他专门找来刘三吾,询问原因。

原来,刘三吾并没有在考试卷上做什么手脚,举子们的考试成绩都是真实的。他把阅卷的认真和公正过程说了一遍,并告知朱元璋说,受元朝统治之影响,北方举子文学根基远不如南方。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一向刚正,不是会因私枉法的人。

官员刚正不阿、惹怒朱元璋

尽管朱玩璋相信刘三吾对考生成绩的判断,但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情绪,维持社会稳定,朱元璋要求刘三吾从北方的举子中挑选几个来一并上榜。

不料刘三吾这次真是倔过了头。这个老夫子认为自己的评判是公正无私的,毫无错处,所以他拒绝更改考试成绩,使成绩本来就差的北方士子上榜。

朱元璋听了大发雷霆,认为刘三吾实在不通时务,记得把刘三吾赶了出去。他还把其他的几位考官都撤了职。北方举子听了这个消息都大声欢呼,要求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

朱元璋大怒,立即撤了刘三吾的职,另委翰林院张信主持复阅全部试卷。

张信本想拍一下皇帝的马屁,但拍到了马蹄子上。他实在是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刘三吾有没有舞弊,根本不用他察,作为皇帝,朱元璋又不傻。

结果,这哥们一心看刘三吾有没有舞弊了,丝毫不知道朱元璋的用意。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中选人员实应皆依前榜,北方举子不得不落榜了。

文武百官谁也没有想到经张信复阅后的结果也是这样,朱元璋也没有估计到张信竟敢不理会自己的意图,还敢在文武百官面前替被罢黜的大臣说话,气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朱元璋恼羞成怒,着刑部将张信、刘三吾等缉拿下狱严加追问。张信复阅结果无效。


明知大臣无罪 朱元璋依然选择将其处死 这背后竟然是为了公平?

刑部严审刘三吾、张信等人未得可资定罪口供,于是抓了一大批有过来往的人和家丁严刑逼供,一些人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最终张信等阅卷官被扣上“欲为逆臣胡惟庸鸣冤叫屈、反叛朝庭”的罪名被凌迟处死。其实当时胡惟庸被杀已过十七年,这罪名谁也不会信。刘三吾发往边塞充军,原榜作废,原中榜举人以行贿罪全部问斩,全案共杀有关人员达两百余人,为明代一大冤案。

南北榜由此产生

后经朱元璋亲自阅卷,选出六十一名举人,全为北方人士。因前榜高中举人全为南方人士,后榜全为北方人士,故历史上称之为“南北榜糊涂案”。

案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公正、公平、严谨、科学等所谓普世价值在政治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死抱着这些价值观不放常会招来巨大的麻烦。朱元璋考虑的是北方的安定,要安抚北方人士,这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刘三吾、张信等人只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考试的社会公信。当这两方出现冲突时,孰重孰轻就成了大是大非问题了。

刘三吾、张信不懂得政治利益高于一切的原理,死抱着公平公正不放,最终招来杀身之祸,那种偏执实在让人既尊重又可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