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在漫長的時代更替中發生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人們通過實踐創造出了許多精妙絕倫的兵器用於戰鬥。遠古時期,為了滿足生活需要,原始部落的人們創造了許多工具用來農耕和用作生產工具,後來隨著部落之間的紛爭四起,這些物品漸漸的演變成為了武器。這些武器的用途大不相同,從最開始的石制工具到青銅器乃至玉製器具,除了實用價值之外,很多兵器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一、兵器的起源

從遠古時期到戰國人們已經有了兵器的概念,石頭製成的工具已經不能滿足大規模的戰爭,也不適用日常生活了,從此青銅器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用青銅製成的戈矛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象徵。隨著冶金工藝的成熟,人們又開始用鐵或銅來冶煉兵器。使得兵器的鍛造更加迅速、工藝更加成熟。這些攻擊性武器在實戰中都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使冷兵器時代的

戰爭也十分猛烈

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改造提升,製造者們不僅僅滿足於實用性,更關注其外觀的可觀賞性。因此在設計兵器時會在其上雕刻打磨各式各樣的紋路,用來表現使用者的喜好。古代攻擊性的兵器大致分為重兵器和靈巧型兵器兩大類,廣泛應用於不同的領域以及不同的場合,還充滿了文化價值

“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二、重量型攻擊兵器

1、重兵器代表之——棍

“打”類兵器多為重量大的兵器,此類兵器速度慢但材質非常堅固,即使敵人穿著鎧甲在重擊之下也會造成嚴重的內傷。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重兵器就是棍。

我國北方多稱棍為“棒”或“白棒”,南方則稱“棍”。棍的歷史悠久,原始社會的農耕生活中棍作為主要生產工具之一發揮了極高的使用價值,也很早被應用於戰爭中。在古代棍叫殳,和現在的棍還是有區別的。那時的殳,前端裝有青銅製作的“殳頭”,上面開有鋒刃。殳頭分兩種,有稜殳和無殳。戰國時期多用無稜殳頭。秦漢以後出現了多種樣式不同的殳頭,有樁體的,有三梭矛狀,還有將尖刺的銅箍套在木柄兩端。

2、殺傷力極高的斬類武器

“斬” 類武器殺傷力較強,主要以砍和劈向敵人做出攻擊,尤其是對沒有盔甲的敵人相當有效。譬如劍這種短兵器,劍是雙刃武器,用來刺殺比較方便。劍在殷商以前就出現了。春秋戰國時,佩劍之風盛行,在當時這也是身份的象徵。隋唐時,劍的外形設計的十分華麗精緻,對後世的審美影響很大

“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劍本體的裝飾十分講究,首先是劍身,東周時期的銅劍兩側劍峰較窄靠近劍格處,從劍格最寬的地方向前收,到前鋒處再逐漸擴寬,最後在前端變成前鋒。形成了美觀對稱的曲線。有許多少數民族長期使用的青銅製造的短劍劍鋒弧度更大,中間還有突起的尖。很多寶劍在鑄造時都會在劍身上鑄刻銘文或者是各種花紋。如吳越青銅劍上往往通體鑄飾菱格紋暗紋或其他紋飾,劍身鑄飾銘文。

古時非常流行花紋鋼,花紋鋼是用來製作寶刀、寶劍一類名貴器物的帶有花紋的鋼,又有結晶花紋鋼、灌煉花紋鋼等。花紋鋼的花紋雕刻極為順暢,有木紋或象花卉等各式各樣層出不窮。從東漢開始古代就有了關於花紋鋼的記載,自唐以後經歷了宋、明、清就更是大量使用了。西晉傅玄《正都賦》說的"白闢文身"刀劍、宋沈括《夢溪筆談》說的魚腸劍、松文劍等都是由花紋鋼製成的。

宋代以後,更優美的劍舞逐漸代替了擊劍。在古代,劍除了用來戰鬥,用來強身健體以外,還有多種別的用途。

劍可以當作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劍也被道教或是佛教的弟子作為法器,被認為有降妖除魔的作用。劍還被作為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誌。在許多典籍史料中都記載有歷朝歷代對於佩劍的要求,根據佩劍人的年齡和地位不同,也裝飾了不同質量的金屬或玉石。

“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漢代的玉劍格,裝飾趣味極濃重,為了滿足

構圖的美觀,劍格中部位置通常設計了逐漸凸起的一塊,形狀像菱形,這可能是為了突出常用的獸面紋裝飾的立體效果。中間孔洞的形狀各異有菱形、長方形等。還有的劍格在上端開一小口,下端稍尖。

在裝飾方面,也有多種多樣的手法,有的一面飾獸面紋,另一面飾幾何紋,還有的一面飾捲雲紋,一面浮雕一螭,有的兩面均飾相同的紋飾,或整體都是素面不飾紋路。劍被看作一種風雅佩飾,不僅彰顯了佩劍之人的地位高低,許多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三、靈巧型武器

1、刺類武器長槍為王

“刺”是以長兵器為主,配合戰車與騎兵使威力大增,槍的形狀和矛及其相近,但是要比矛輕便許多,而且槍的刃也更加鋒利。從唐朝到宋朝幾乎成為軍中最主要的兵器。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

穿透力極強,雖然槍體較長並且刀刃鋒利,但是使用起來還是非常靈便。

在古代工匠們能夠以不同的材質、工藝及表現手法將各種流行的紋飾展現在刀劍裝具上,其中,越是高規級別的劍格刀鐔的樣式及裝飾越複雜越能體現工匠手藝還能成為展現彰顯佩戴者身份的代表,這些兵器上精美的紋飾都包含了豐富的寓意,製造者們精湛的技藝更是令人稱奇。

有很多紋路是十分常見的,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到明清時期的銅劍都可見到裝飾龍的形象,在劍格、刀鐔上使用,寓意吉祥長久。還有獅子在武器上也屢見不鮮,中國人認為獅子是天性兇猛的動物,可以驅邪避害。

民間喜慶會典,常用耍獅預示吉慶祥瑞烘托熱鬧的氛圍。因此,獅子在民間有 “武吉祥”的美稱。刀劍上的獅子紋飾構圖生意盎然有一獅戲球或雙獅戲球樣式,含彰顯權貴,祈願官運亨通之意。唐代的刀劍上開始出現鶴紋的雕刻

,常與雲紋同時出現,古人認為這種雲鶴紋能使人長壽。明清劍格、刀鐔上用鶴紋也是取其延年益壽之意

“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2、射類武器流傳千古

《詩經》曰:“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兩軍相遇,弓弩爭先

”。弓箭在幾千年的戰鬥史中,是最常見的武器也是十分重要的。弓與箭都是同時出現的,而在弓箭的製造過程中,又是十分麻煩的。據傳聞宋朝的戰役獲勝的次數比唐朝時期還要高,不可否認的是,宋朝的軍事實力確實不容小覷,南宋能在蒙古騎兵的進攻之下堅持了四十五年,憑藉的正是武器裝備,甚至當年南宋的兵器到現在都無法復原。

弓箭除了戰鬥力強外在外觀上也足以見得設計者的用心。漢代的虎賁弓等均鑲有金飾或玉飾。而大部分在軍隊中使用的弓箭上都會雕刻上屬於代表這支軍隊的紋飾,或者是各種代表吉祥寓意的圖案。例如藤皮迴文鎖邊,用於某種裝飾的起止或過度,不僅在弓上常見,在其他物品上也經常會見到。

還有裝飾精美的龜背錦堆山子外裝也極為常見,堆山子是中原傳統的外裝手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大小相同的樹皮片通過組合排列出不同的圖案的一種方式,目前常見的裝飾手法除了龜背錦之外還有野雞脖、萬字不斷等形制,通常使用帶有堆山子畫活弓的使用者,身份地位非常高

與強弓相配的箭矢,也很講究。用途不同的箭,為了適合不同的作戰環境,還會設計不一樣的外形。箭也分為尖形和稜形兩種,尖形的稱“梅針箭”,稜形的稱“鈚箭”,以樺木或柳木為杆,極其鋒利且韌性極大。弓與箭上的紋飾往往照相輝映,通常在弓與箭上雕刻的紋樣都是同種風格,紋飾越是複雜精緻越能體現使用之人的身份與地位。

3、暗類武器防不勝防

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杆用竹子製成,牛角在內牛筋在外。弓弦用各式各樣耐力和彈力極大的材料製成。用於發射的彈丸有泥丸、槐砂丸、金屬丸,彈弓的用法與弓箭大同小異。開弓時,弓和絃同時拉開。發彈時須屏息。鬆手後彈丸立刻彈出,能使敵人猝不及防遭受一擊。像這類武器在外觀上就很具有個人特色,持有者可以隨心所欲的裝飾彈弓,或是刻上銘文或是鑄以紋飾。在這類武器上最常見的就是動物圖騰類的紋路。通過上面的紋飾大致可看出使用者的身份。

“致命中的美”:從兵器上的“審美”,看古代的攻擊性兵器

四、結語

古人的智慧創造出如此豐富的兵器種類,這些兵器不論是在在早期遠古時代充當防衛工具還是在戰鬥時用作武器,都發揮了極大的價值。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的豐富經驗,這些成果也是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對我們現代生產工業產生了很大影響,是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

參考文獻:

1、《兵器史話》

2、《中國古代兵器》

3、《武經總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