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疫区:有这样一位老人


精神矍铄声若钟,嫉恶如仇战顽凶。

毒魔肆虐稳如山,堪称江城不老松。

在“新冠病毒”国内策源地,在数以万计的病毒观察者、疑似者、确诊者和死亡者的层层包围中,挺立着一位被誉为“江城不老松”的耄耋老人!

他以家庭、校园为阵地,以网络媒体为平台,以诗词歌赋为武器,像当年那位“文化斗士”一样,战斗在“围城”里。

他的笔下,既有对党中央阻击疫情果断决策的褒扬,又有对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无私支援的赞颂;既讴歌了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白衣战士舍生忘的精神和气概,又鞭挞了在抗疫斗争中暴露出来的失职渎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防控不力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丑恶现象,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尊重和好评。

“病毒猖獗袭武汉,军民携手战犹酣。运筹帷幄党中央,呕心沥血有南山……”老人身在武汉,心系百姓,虽80多岁高龄,仍奋笔疾书,创作了许多诗歌、随笔,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热血豪情。

他的《永远记住这段日子》《聆听战“疫”日记》《困惑与不平》等作品,字字真心,句句深情,既有对湖北、武汉调整班子后扭转被动局面的渴望和欣慰,又有对医护人员浴血奋战、慷慨赴死的缅怀和敬重;也有一个良知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思考……

其实,远在河南开封的一批作家们更担心他的处境,为身处“疫”区的他捏着一把汗。

大约一年前,在我引荐下他加入了开封一个作家群。这里有诗人、记者、散文评论家和大、中学教师。他们与老人隔空交流,切磋沟通,惺惺相惜,结下了友情。

猝不及防的病毒,让他们对这位老人的安危有一种挥之去的牵挂。但又囿于怕“不吉利”的习俗,不知道该不该问,该不该说,如何说?

资深记者伊人忍不住给老人发了一条微信:“其实大家都在担心您,只是没说出来。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文字的纽带已将我们连在一起,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您的积极乐观的正义感和良好心态让我很欣慰。向您道一声珍重!”

黄河水院副教授廖春保老师元宵节向老人赋诗问候:“耆老据守三镇中,陪伴黄鹤听涛声。待到抗疫胜利时,吾辈赴汉把君迎。”

…………

对来自异乡文友的温暖,老人非常感动。很快赋诗曰:“国有亿万众英姿,齐斗毒魔胜有时。春花烂漫终将到,翁赴汴京谢众师。”乐观豁达的心态跃然纸上。

对汪海君女士的诗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赞赏有加,称之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老人对伊人老师的《“迟到”和“缺失”》等几篇“抗疫随笔”大加赞赏,认为伊人敢言敢为,直指官僚主义、玩忽职守者的痛处,是开封作家群的佼佼者!

“伊人连书阻击篇,激励战士勇向前。字字铿锵落地响,作家群里笔锋坚。”“我代表武汉人,谢谢大家了”!

“知恩图报砺初心,喝水不忘掘井人。”老人还常怀感恩之心,把党和国家的照顾和全国人民的支援时刻系在心上。他在发给群里的微信上说:“半个月内,我所住社区就给80岁以上老人经常送来蔬菜,还有5斤水饺,今天又送来3斤五花肉,都是免费的。政府这么困难还优待老人,我发群里以表感恩之心,也感谢全国人民对武汉的支援!”

据了解,老人全家7口人,由于防控措施得力,至今全都安然无恙!

“您不是一人在战斗,我们都是您的坚强后盾!”这是开封文友的心声!

这位“老人”何许人也?他就是86岁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学、正直,胸中藏丘壑、笔厎有诗心的杨宏晞先生。

*作者︱山水:原名李善和,祖籍湖南,现居开封,资深作家,退休干部。「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社区送的鸡蛋和蔬菜

故事:在武汉疫区,有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