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春耕備耕 全國農信在行動】2596.18億元!接力復工復產,全國農信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要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農信機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堅持為農、利農、惠農的服務宗旨,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精準助力春耕備耕,持續加大信貸投放,推動農資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貢獻農信力量。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農合委員會統計,截至3月5日12時,全國農信系統提供春耕備耕信貸資金已達2596.18億元。此外,全國農信系統通過向相關企業提供專項信貸資金已達1537.18億元,已捐贈近6億元,馳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支持春耕備耕 全國農信在行動】2596.18億元!接力復工復產,全國農信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以下為各農信機構在助力復工復產,支持春耕備耕、助力決戰脫貧攻堅等方面行動節選:


浙江農信


浙江省聯社及時出臺“十大舉措”戰疫情,助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提出投入100億元信貸資金專項服務春耕備耕,帶領全省農信系統及時摸清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全年生產計劃和相應資金需求,優先滿足用於進購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物品的資金需求,全力確保資金供給總量與效率。


縉雲農商銀行設立7億元春耕備耕專項信貸資金,通過“線上線下”摸排走訪、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農戶和農業經濟主體;溫嶺農商銀行已發放近2億元春耕備耕貸款,累計發放農業貸款91億元,支持全市7.8萬農戶的生產生活;洞頭農商銀行僅用1小時就為溫州市大洲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辦理了500萬元純信用貸款,助力漁民開啟“海上春耕”;磐安農商銀行已為1388戶農戶、66戶家庭農場、112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0戶農業龍頭企業等發放春耕貸款,覆蓋春耕面積達82320畝……


全省81家農商銀行、農信聯社紛紛行動,搶農時、助春耕,有第一時間召開春耕備耕部署視頻會議,及時對保障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工作作出部署的;有組織安排工作人員逐一上門拜訪農戶,瞭解資金需求的;也有對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和生活物資供應企業逐一線上排摸,啟動信貸綠色通道的……


山西農信


日前,山西省農信社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和全省春耕備耕雙期疊加的關鍵時期,有序推動復產復工,不失時機抓好春耕備耕,毫不放鬆推進脫貧攻堅的具體要求,向三晉大地播撒春耕備耕信貸“及時雨”,全力保障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截至2月25日,山西全省農信社涉農貸款較年初淨增76億元。

  

助力春耕備耕生產發展。在低風險縣區,山西省農信社組織全面開展“提升信用工程”創建,“百行進萬企、萬人進萬村”活動,引導全員積極“進農戶、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市場”開展營銷,為各類主體提供充足的信貸支持;對中風險縣區,按照穩妥有序的原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支持春耕生產,瞄準重點,主動出擊。對高風險縣區,藉助科技手段,利用線上獲客,在線審批等方式,加快線上辦貸產品的推廣和應用。

  

保證春耕備耕資金充足。山西農信社充分發揮支農主力軍的作用,把疫情防控阻擊戰與信貸支持全省春耕備耕工作結合起來,早謀劃、早部署、早動員,按照首季“開門紅”工作的目標要求,加大資金組織力度,單列春耕備耕信貸投放規模,制定信貸支持工作方案,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為實現全年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夯實基礎。今年以來,全省農信社新增各項存款213億元,確保春耕備耕信貸資金足額適時發放。

 

對接春耕備耕客戶需求。山西農信社根據農資市場的生產需求,引導轄內機構瞄準糧油、農機、農技、種子、化肥、農藥以及農村電商、物流等重點農業生產供應領域,瞄準有機旱作農業、中草藥種植、特色農產品種植等生產項目的需求,及早入手,及時對接,確保“菜籃子”、“糧袋子”等農產品的穩產保供。

  


湖南農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黨中央、湖南省委、省政府和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湖南銀保監局關於防疫抗疫的各項工作要求,湖南省農信聯社黨委高度重視、快速響應、加強領導、主動作為,全力為地方提供高質量金融保障服務,支持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積極踐行地方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面臨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為此省農信聯社及時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金融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通知》,指導全省各農商銀行全力以赴做好信貸支持復工復產、春耕備耕工作。


如,江永農商銀行加大農資經營戶的貸款扶持力度,春節過後已發放涉農貸款2876筆,全縣2000多農戶拿到了支農貸款,確保農戶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進貨資金充足到位,滿足春耕生產資金需求;瀏陽農商銀行僅2個工作日便向長沙恆佳鋁業有限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500萬元,該公司因受疫情造成交通管制的影響,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遠在八百多公里外的貴州遵義,無法正常運輸,現急需一筆流動資金用於新採購原材料,瀏陽農商銀行了解這一情況後,立即啟動快速審批機制,積極支持企業復工生產,全力滿足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


福建農信


3月3日,福建農信召開全省農信系統信貸支持春耕備耕、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及用好用足再貸款政策、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工作視頻會議。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張永良出席會議並講話。此前,福建農信還針對性地推出了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全省農信系統安排 100 億元專項信貸資金等十二條信貸支持春耕備耕服務舉措,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會上,張永良就福建農信系統做好信貸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春耕備耕和脫貧攻堅工作作了部署。他強調:


一要統籌兼顧,加大投放,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要提高站位,擔當盡責;掌握政策,靈活運用;摸清情況,做好儲備;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創新方式,提優服務;研判形勢,強化風控;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金融服務。


二要突出重點,抓好落實,全力支持春耕備耕。在信貸投放方面,要確保不因信貸資金供應問題影響春耕信貸投放;確保受疫情影響農戶及時得到信貸扶助;確保農業生產資料採購資金需求得到快速解決。在資源保障方面,要做到組織到位、考核到位、宣傳到位。


三要強化意識,壓實責任,助力決戰脫貧攻堅。要強化責任擔當,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強化幫扶措施,充分滿足脫貧攻堅合理資金需求;強化風險防控,促進扶貧小額信貸健康發展;強化宣傳引導,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貴州農信


近日,貴州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連續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通知》《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期間“三農”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引導信貸資金幫助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支持實體經濟恢復與發展,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三農”金融服務工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通知》指出,全省農信系統要抓住重點領域,全力保障專項信貸支持:對貧困群眾、農村產業發展等經營主體符合條件的及時予以資金支持,抓好脫貧攻堅金融服務;對春耕備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膜、農機具資金需求優先供給,以及茶葉、食用菌、特色林業、辣椒等壩區高效經濟作物要優先發放,滿足春耕備耕信貸需求;摸清轄內農民工返崗復工情況,解決返崗過程中的體檢、路費、隔離及務工地食宿費用、創業等資金需求,做好務工人員金融服務。


陝西農信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經濟社會發展也在加速恢復,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陝西省聯社”)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指導全省農合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復工復產,助力各類客戶渡過難關。截至2月末,陝西信合共對接各類疫情相關企業及民生保障客戶2.14萬戶,對接貸款需求27.94億元,已發放5.69億元,正在辦理7.4億元;到期定期存款延期處理多付利息近1億元,對受疫情影響人員合理延後還款12.9億元,累計發放各類復工復產貸款7.56萬戶、51.18億元,為10.7餘萬戶累計投放春耕備耕類貸款近60億元,多措並舉為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為了確保支持疫情防控和春耕春種兩不誤,陝西省聯社制定印發了《關於支持2020年春耕備耕工作意見》,結合全省農業、農作物生產資金需求,建立農產品應急生產資金需求快速響應機制,針對春耕信貸需求廣、金額小、時間急等特點,單列100億元的信貸資金專項用於支持春耕春種生產,按照“優先受理、優先授信、有限發放”的原則確保涉農信貸資金及時發放到位,保障夏糧豐收增產。持續加大對農業特色產業“3+X”工程支持力度,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資經銷戶、農村超市商戶等重點農戶的支持力度,有效保障肉、蛋、菜、奶等“菜籃子”農產品種養殖資金供給,全力支持農業生產資料企業復工復產,確保重要農產品生產不受疫情影響。


甘肅農信


甘肅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出臺等多項措施,大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間全省農產品市場穩定和春耕備耕物資供應。截至2月24日,全省農合機構投放支持農戶春耕備耕貸款24.96億元;投放“富民產業貸”7.18億元、“興隴合作貸”9518萬元。


農時不等人。甘肅農信準確把握春耕生產需求重點,科學制定春耕生產金融服務方案,充分依託“興隴合作貸”“富民產業貸”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拳頭產品,切實加大春耕備耕信貸資金支持。優先保障供銷企業、專業合作社採購種子、化肥、等農資的信貸資金投放,支持供銷企業專業合作社加強對農用物資的採購、儲備、配送。全力保障糧食生產以及生豬等畜禽養殖等“菜籃子”“糧袋子”農副產品生產的信貸資金需求。

  

甘肅農信建立春耕生產服務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信貸審批效率,對涉及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穩定和春耕備產的信貸業務,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優先辦理、即來即審。適度放寬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條件,靈活創新發放方式,簡化發放手續,優化發放流程。加強線上金融服務工具運用,建立線上申貸平臺,拓寬春耕生產貸款受理渠道。

  

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遇到資金週轉困難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嚴格落實“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通過信貸重組、貸款展期、中長期貸款等風險化解方式,全力支持經營主體恢復生產經營。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對凡受疫情影響、非個人主觀原因造成貸款發生逾期的,一律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不計收罰息。降低融資成本,對疫情防控和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穩定的相關行業貸款,執行最優惠利率;強化與農擔公司溝通協作,疫情防控期間雙方合作項目免收擔保費。


廣西農信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春耕備耕的影響,廣西農信創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推出“四大舉措”,積極主動對接“三農”客戶需求,不誤農時積極做好金融服務,為廣西春耕備耕注入了信貸“及時雨”。截至2020年1月末,涉農貸款餘額4226億元,比年初增加65億元。


做好市場調查,精準對接需求。為及時掌握農戶資金需求量和投放方向,新年伊始,廣西農信社就對支持春耕生產工作早謀劃、早佈局,組織開展春耕備耕生產資金需求情況調查,廣泛深入到村、組農戶家中,逐戶調查瞭解農民致富計劃和資金需求情況,做到調查“三個摸清”——摸清轄區信貸需求情況、摸清農戶貸款用途情況、摸清農戶致富項目進展情況。在逐戶深入調查走訪的基礎上,邀請當地村組幹部對各戶春耕備耕生產信貸資金需求進行核實,核定授信戶數、金額等。計劃安排50億元春耕生產專項信貸資金,加大對農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和種子、農藥、化肥生產經營商等涉及春耕生產相關客戶的信貸支持力度。


科學制定措施,確保資金到位。為確保不誤農時,足額將信貸資金及時投放到備耕生產之中,該社結合實際,做到信貸投放“三個突出”——突出支持農民購買早稻、春玉米、豆類、花生種子,農藥、化肥、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確保不誤農時;突出支持當地農資企業、種子公司等涉農企業做好化肥、農藥、地膜、農機具以及糧食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的調銷和儲備,確保春耕備耕生產必須的農業生產資料及時充足供應;突出對農田水利設施和春耕備耕生產設施設備的信貸支持,保證春耕備耕生產安全進行。同時,根據客戶春耕生產實際情況,適當提高信貸額度,如將農戶種植甘蔗的“甜蜜貸”信用貸款額度從10萬元提高到30萬元。


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效。主動對接當地政府、農林水利等部門,以及種子、農藥、化肥生產經營商,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專屬的金融服務,全力保障春耕生產。通過設立春耕備耕生產貸款專櫃、延長營業時間、臨時增加信貸人員等方式,保證支農貸款隨到隨辦,服務要做到準確、快速、及時。建立信貸投放綠色通道。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開闢春耕生產信貸投放綠色通道,積極應用線上辦理、移動信貸主動上門辦理等多種方式,加快春耕生產相關信貸投放,做到不誤農時、不誤農事。同時,繼續推進“陽光辦貸”制度(即公開辦貸程序、辦貸條件、辦貸時限、辦貸人員、服務電話、監督電話),切實提升辦貸效率及質量。此外,實行跟蹤服務方式,瞭解農戶農作物生產情況,對農作物生產不好或者遇到病蟲害等情況,及時幫助聯繫當地有關農業技術部門,將農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確保信貸資金有效利用,實現信貸資金髮放和農用物資下襬的有效對接,發揮信貸助推器作用。


推出普惠金融,一起共抗疫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繼續推出普惠金融共抗疫情措施,切實減輕疫情對涉農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產生的影響,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助力他們有序開展春耕生產。繼續對庫區移民生產生活貸款一律執行基準利率下浮10%,貧困戶購(建)房貸款執行基準利率下浮20%,貧困戶子女上學、治病醫療、扶貧開發、計生誠信戶等扶貧濟困的農戶貸款執行基準利率,一般農戶經營性貸款利率上浮幅度在10%-20%之間,上述幾項每年可為農戶減少利息支出約10億元。推出個人定期存款到期自動延期優惠政策,將為廣西70多萬名客戶增加利息收入5000萬元。繼續推行手機銀行轉賬、網上銀行行內轉賬、跨行快匯、農信銀快匯、桂盛卡ATM跨行取款免收手續費等優惠政策,僅此一項將減免客戶手續費約2860萬元,補貼便民點商戶約410萬元。同時,該社積極落實人民銀行“助農取款”業務、實施銀保監會富民惠農“三大工程”,大力推進“桂盛通”進千鄉萬村工程,目前已實現全自治區1.4萬多個行政村全覆蓋,農民“足不出戶可繳費,身不出村存取款,田間地頭能轉賬”,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的便利。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中國銀行業協會農村合作工作委員會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落實銀保監會、協會黨委工作要求,引導支持全體農合機構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結合各地疫情防控的亟需事項,通過捐贈款項物資、提供專項信貸、給予優惠利率、減免各類收費、落實徵信保護、優化基礎服務、加強員工管理、強化宣傳引導等措施,全力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