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车法师的前身是迦叶佛时期入定的罗汉”这个传说的考证

南怀瑾先生曾讲过一个玄奘法师取经途中遇见迦叶佛时入定罗汉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说是当年玄奘法师到印度取佛经,翻过雪山,在一座山头,别处到处都是雪,只有这个山上没有雪。玄奘就去一看究竟,发现了一条又长又粗不同寻常的头发辫子,他看了半天,认为这里头可能不是这个劫数的人。

于是就挖出一个非常巨大的罗汉,正在打坐禅定中。玄奘大师用引磬把他唤醒。那位罗汉出定后,说自己是迦叶佛末法时期的僧人,自己修行得定,在这里入定等待释迦牟尼佛出世,好跟释迦佛学习。

对“三车法师的前身是迦叶佛时期入定的罗汉”这个传说的考证

玄奘法师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一千年了。”罗汉说:“那我接着入定等待弥勒佛出世吧。”玄奘法师说:“你不必等了,万一你又错过了怎么办。释迦牟尼佛虽然涅磐走了,但教法还在,我现在去取经,我告诉你,你去东方的长安,有一所最豪华的宫殿去投胎,等我取经回去找你,你跟我一起学习和弘扬佛法。”罗汉一听有道理,便入灭去投胎了。

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满以为罗汉会投胎到皇宫,没想到罗汉找错地方,投到尉迟恭家。玄奘法师就去度他,然而那活罗汉入胎,仍有隔阴之谜,不能记得前世。跟玄奘说:“要我出家也行,要一车酒,一车肉,一车美女陪伴,我就出家。”玄奘大师当即答应。

当尉迟公子步入佛门,听到寺院的钟鼓声,唤起前生的记忆,这才大悟,退回了三车,潜心修行,终成一代宗师,因为这个事情,窥基法师又被称为“三车祖师”。

对“三车法师的前身是迦叶佛时期入定的罗汉”这个传说的考证

玄奘法师

上面的这个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很广,但仔细考证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是个讹传。经编者考证,在《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以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确实记载了一个迦叶佛时期的罗汉入定的故事。但记载中的故事其实是下面这样的。

玄奘法师在印度学成,取得经典后,在回国的途中,从朅盘陀国往东北走了五天,遇到一伙盗贼,同行的商人惊恐登上,大象被驱逐,在水中淹死了。盗贼走了以后,玄奘法师与商人们缓缓向东前进,冒着严寒和危险,走了八百里,才走出葱岭到达乌铩国。此国城西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大山,山崖险峻,上面有座佛塔。

对“三车法师的前身是迦叶佛时期入定的罗汉”这个传说的考证

听当地人说:几百年前,天雷震动,山体崩塌,山里面现出一位比丘,身体异常的伟大而枯槁,闭目盘坐,胡须头发披肩下垂并遮住了面部。有个上山打猎砍柴的人看到后报告给了国王。国王亲自前往观瞻礼拜,士人庶民听到传言,无论远近都赶了过来,焚香散花,争相的献上供养。

国王问道:“这位是什么人呢,怎么身量这般巨大?”有位比丘回答道:“这位身上穿着袈裟,乃是入灭心定的阿罗汉。因为入定岁月已久,所以须发垂长。”

国王说道:“如何才能唤醒使他出定呢?”回答道:“凡是入灭心定,预先自己会设定个期限。这中间或者听到揵槌的声音,或者遇到太阳光照,便会被唤醒从定中出来。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唤醒觉察的因缘,便会一直端坐,寂然不动。因为有定力持身的缘故,所以身体不坏。这个身体本来依靠食物而成的,这般长久的时间后,一旦出定便会衰败。应当先用酥乳灌洒,滋润腠理,然后敲击揵槌,使他感觉到声音而醒悟,或许可以出定。”

对“三车法师的前身是迦叶佛时期入定的罗汉”这个传说的考证

国王说道:“好啊!”便依照僧人的话,灌洒酥乳,敲击揵槌。尖锐的声音一响,这位罗汉便睁开了眼睛,向高处凝视,这样过了很长时间,才说话:“你们是什么人,身材矮小形容丑陋,竟然身披法服袈裟?”回答道:“我们是比丘啊。”

罗汉说道:“我师父迦叶波如来,如今在哪里呢?”回答道:“他涅槃已经很久了。”罗汉听到后,闭目感怀,怅然若失。不一会又问道:“释迦文佛出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回答道:“已经成就了,释迦佛教化利益众生圆满,也已经入涅槃了。”

罗汉听了后,低头沉思良久,用手拨开面前的头发,升到空中,现大神通变化,化出烈火焚烧身体,遗骸坠落在地上。国王和众人收拾骸骨,建塔供养。乌铩国城西二百里山上面的这座佛塔就是当时所建的罗汉舍利塔。

以上就是真实记载的入定罗汉的故事,对于窥基法师被称为“三车法师”,这在《释氏通鉴》、《佛祖统记》、《宋高僧传》等等很多书中均有记载,所以“三车”这个故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而说窥基法师的前身是迦叶波佛时期入定的罗汉,则未可信。

对“三车法师的前身是迦叶佛时期入定的罗汉”这个传说的考证

从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很多的故事确实是由来有自的。然而真实的故事,随着时空的转换,随着历史的风沙的吹埋,不免会有很多的失实。同样的就我们自身来看,前尘往事又何尝不是幻化如梦,捉摸不到呢?

故事就像是从历史的浩瀚江海中捧起的水,我们可以捧起一捧水,但却捧不起整个的江海。在虚实之中如何汲取经验教训,来励志并促进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才是故事应有的本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