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莫斯科"級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海軍能執行"立體戰"的特殊軍艦,能夠適用於大型海戰,既能遠離海岸機動作戰,又提高海上作戰的綜合水平,更有巨大的軍事威懾力量。航空母艦的基本任務是以艦載飛機攻擊敵方作戰平臺。航空母艦是兼容各種攻防武器於一體的大型海上綜合作戰平臺,同時更是海上作戰時絕大部分兵力編隊的核心。

俄羅斯

在冷戰結束後,世界戰略格局進入中低烈度的衝突狀態,此時的美國也出現了北極星彈道導彈核潛艇,對於此時的蘇聯來說,發展反潛作戰平顯得格外重要。因航空母艦展現出了極強的機動、攻擊、戰鬥穩定性和自持能力等多種作戰能力,於是便催生了以反潛為主的航空母艦——"莫斯科"級航空母艦。

"莫斯科"級航空母艦是前蘇聯的第一代載機母艦,蘇軍僅將其作為反潛使用,故採用小而集中的島形上層建築,位於右舷,作用兼備觀察海面情況,接收與發送信息;一個寬闊而平坦的飛行甲板,供飛機起降。

俄羅斯

"莫斯科"級航空母艦採用混合式艦型,前甲板裝備齊全的武器系統,這種艦型大大提高了航空母艦的綜合作戰能力,前半部為典型的巡洋艦佈局,而後半部則為設置飛行甲板,以供直升機的起降,艦的身後段是寬大的飛行甲板,配備兩臺升降機用來連接甲板與隱藏在甲板下的機庫,在煙囪的桅底部設有小型的機庫,共可容納14架飛機。

俄羅斯

雖然曾有Yak-38鐵匠短距離滑跑降落機和V/STOL垂直短距起落機曾在艦上進行測試,但這卻從未用於正式的任務。但在一些特殊作戰情況中,莫斯科級也可承載Mi-14薄霧B(Haze-B)式掃雷直升機,但是由於該掃雷直升機的體形太過於龐大,導致升降機無法實現對其的承載運輸,因此這種掃雷轟炸機只能安裝固定在前甲板上。

俄羅斯

前蘇聯自稱"莫斯科"級巡洋艦為"反潛巡洋艦",因其主要目的是用來對付與震懾美國出現的北極星彈道導彈核潛艇,所以前蘇聯自稱其為的"反潛巡洋艦"。首艦於1962年開工製造,歷時兩年,於1964年下水。最終於1976年交與軍方服役,1991年蘇聯解體,"莫斯科"級航空母艦於1995年退役,共服役20年。該級艦有2艘"莫斯科"號和"列寧格勒"號,當時部署於黑海艦隊。現該級航母已全部退出現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