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游心之《家有四姐系列之三》

李元德(大德)

当代中国画坛百杰,著名山水画家。

李可染画院选稿人、策展人、主编。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艺术专家。

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客座教授。

原湖北宜昌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美协会员,中国民族促进会会员。


儿时的三姐活冹可爱,圆圆的苹果脸上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因为那时我们家十几口人,家大口阔,婆婆又嫌家里女孩子太多,准备把四姐送人。生性倔强的四姐把上我家来接她的人骂了出去,只因我婆婆一诺千金,就把乖巧听话的三姐,顶替四姐送给了城郊的农民做养女,虽比城里孩子多口吃的,但她七八岁就下河挑水、拾柴、喂猪、种菜园,吃了不少苦。每次哭着回家又被婆婆强行送回乡下去。三姐每次放学路过家门,总是把她舍不得吃的炸胡豆,苕米子等农村小吃带回来和弟弟妹妹分享,还和她们一起作游戏。讲故事。“三岁的孩儿,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先生先生不打我,我回去吃口咪、咪来”!这是我三岁时,三姐她教我唱的一首歌。善良朴实的三姐虽然自已吃了不少苦,却给弟妹带来了笑声和欢乐。四姐长我三岁。她长得娃娃脸,小嘴巴,大眼晴。活像年画上的走下来的小美女。四姐是家里四宝。她从小有个性,爱读书。读小学一直是担任班长,担任过少先队大队长,是三好学生。常常代表全校同学讲话,让我又羡慕又自豪。她是我儿时的学习的楷模。四姐特别爱唱歌,梦想当一名歌唱演员。在我们家搬到老正街《闫德记》大杂院后,一到夏天,院里二十二户人家的孩子们都到后院场坝上摆上凉床。孩子们的夏夜音乐会开始了。四姐就开始教唱新歌,在欢声笑语中送走了炎热夏天。四姐也是我儿时的学习老师,每天为我报听写和检查作业。严格要求贪玩的我必须各门功课保证得到满五分,才可以少做家务。四姐知道我爱读书,特爱读古书,她非常支持,就找到各方关系,千方百计帮我去借书。使我有幸在小学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及《高尔基》三部曲、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尼古那.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怎样练成的》等中外书籍,了解并获得多方面知识。读书加强了记忆力,特别是脑袋中知识装的多了,作文快速进步,作文多次得到语文老师表扬,有的文章还被老师拿到其它班里讲评。有一次在茶馆偷听古代评书《七侠五义》,被小学教导主任时大成在茶馆酒坛里抓了现行,时主任罚我在第二天早操前背两篇新课文才准进班上课。但没想到我第二天到了教导处,一口气一字不落的背完了《人工降雨记》等两篇新课文,让时主任暗吃一惊。他那知道我读书成瘾,背书有瘾哩!在小学升学考试和高考中,语文都帮我获得理想成绩。


大德游心之《家有四姐系列之三》

少年时期四姐李元秀


1964年初,镇业余汉剧团排演传统汉剧《打金枝》,四姐被镇汉剧团选中主演大唐公主,穿上凤冠霞披,扮相俊美不凡,令人惊艳:“头戴翠冠凤展翅,身穿八福锦绣衣。百澜罗裙腰中系,轻提莲步向前移。公爹今日寿诞期,兄嫂百寿到府邸。驸马他再三叫我拜寿去,我犹豫不定费神思倘若过府去拜寿,君拜臣来不相宜。我父王本是唐天子,我是龙生凤养金枝,怎能与他们把头低,侍儿们快将红灯高挂起,等驸马回宫来饮酒谈句”。一段字正腔圆的二黄慢板,赢得掌声响起,戏迷赞不绝口。1964年夏,武汉汉剧院长,汉剧大师陈伯华到古镇演出,发现四姐是金嗓子,是唱汉剧旦角的好苗子,提出要收为弟子。可惜不久批判才子佳人运动开始,四姐与她热爱的戏剧擦肩而过。直到1993年末,四姐代表枝江市业余汉剧团在沙市参加全省汉剧调演,主唱汉剧《二度梅》片断《丛台》,开嗓引来叫好声一片,掌声不断,她的唱腔婉转悠扬中又不失柔情似水,把即将去西域和番的陈杏元表演的栩栩如生,美不胜收!手眼身法,扮相酷似当年陈伯华大师。四姐《从台》演出轰动全场,当时就被汉剧大师陈伯华收为关门弟子,四姐实现多年夙愿。陈伯华大大师高兴之余,特别为枝江业余汉剧团赠送了两万多元戏剧服装。沙市日报头版头条报导了这个新闻。


大德游心之《家有四姐系列之三》

四姐与陈伯华大师合影


我的四个姐姐都擅长讲故事。在我启蒙前,听故事学认字,学画画是我每天必修课,成为我的最爱。四个姐姐用小纸卡片剪成圆形,写上生字,轮流每天教我认识十到十五个以上的生字,我认识每一个字,就主动付给姐姐们一分钱,我听姐姐们讲一个故事付两分钱。说起来,那时的我还是个拥有几块钱小财主呢!疼爱我的父亲和二叔是双胞胎孪生兄弟,相似的使我分不清谁是谁,他俩都给我不少的零化钱,我都用来作为听姐姐讲故事和学习识字的应付她们的报酬。在我启蒙前,四位姐姐们已教会我识了不少字。使我可以自己阅读小人书了。七十年代初,二姐搬家去县城,她的陪嫁碗柜背后还有我五岁时画的《大闹天官》哩!到古镇小学报名读书,班主任曾祥富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悄悄地把户口本藏在后背褲腰带里,望着学校墙上“学习好品德好劳动好身体好,做毛主席的好孩子”的横幅,我觉得自己”元慧”名字被小朋友嘲笑是女孩子名字,就自作主张地把名字“元慧”改成了“元德”,因个子高,同学们又爱称我大德。回家父亲知道了,又好笑又好气地在我头上不轻不重地赏了两“拐包”,之后也就不了了之。元德这个名字显成熟,我少年时代在杂志上发表一幅题为《梅花欢喜漫天雪》反映女民兵训练的国画,江口镇一位名叫黄和平的老画家登门拜访,要找李老先生,等到我父亲下班回家。方才知道他要找的是我这个名字老气人却年少的小李先生。


大德游心之《家有四姐系列之三》

《卷珠帘》 李元德绘制

如今大姐已驾鹤西去,告别她那天,我望着她那美丽而仿佛玉石雕刻的脸庞,那么纯净而安详。我忍不住号啕大哭,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从此我失去疼我爱的大姐哪!前几天我梦见大姐在天上瑶池去弹奏心爱的脚踏风琴,边弹边唱:”好高梁啊长在哪个好庄田,我们村里有一个好青年。全村人哪,下地来收秋啊,这位青年总是干在最前面,老妈妈呀说要给他保个媒,老村长啊,说得让他自己选。只有那个姑娘们哪没开言,你看看我来我看看她,姑娘们的心事猜猜看”。这是我们一家最爱听的大姐唱的拿手歌曲《姑娘们的心事猜猜看》。如今二姐三姐四姐都过了七十古来稀,儿孙孝顺,亲情融融。特别是四姐既懂弹奏琵琶演唱戏剧,又能上台服装走秀,尤其拿手的是演唱京歌《梨花颂》,字正腔圆,京味十足,令同仁击节叫好!丰富的业余艺术活动,使她这个汉剧大师陈伯华的关门弟子,又焕发出艺术青春!亲爱的四位姐姐,我爱你们!


大德游心之《家有四姐系列之三》

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