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拜到破壞——讀《茶館》有感

記得當初始讀老舍的《茶館》是高中課本上的一段節選。當時,讀後我就略感失望。先前心目中對老舍的“崇拜”頓時“破壞”了,覺得那是一處“敗劇”。再聽了老師那“無情的分解”後,更是失望之及。說它是一部鞭撻社會黑暗現實的戲劇,在我讀之前就想到了。因為中國近代大多數著作,都是這個路子。


為什麼我讀了之後會覺得很失望呢?是我的品鑑力不高還是老先生的作品——不,他的作品“理應”是好的,因為都這樣說。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是“人民藝術家”。讀時也是抱著這是“人民藝術家”的作品的想法去讀。就像讀《紅樓夢》因為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想,許多人讀書就是衝著作者來,而不是衝著書本身來的;或者就是衝著一些對書的“評價”而來。但好書,不一定合每個人的口味。一旦這書不合口味,作者也就受“遷連”了。這也許是我“失望”的原因吧!
我自認為老舍《茶館》在當今大多數年輕人眼中是不為“稱道”的。如果老舍沒“人民藝術家”的稱謂,沒有很多關於《茶館》評論性的“糟粕”文章,是不多人放在眼裡的。記得我曾經看過一篇關於《茶館》語言特色的評論文章,好像是《“那點意思”是什麼意思》洋洋灑灑幾千字,說是用得如何好如何妙;如何“有意思”,“真是有意思”。看後,覺得這人真沒意思透頂。它只不過是一句很平常的“暗語”,並沒有那意思,你非要給看出點意思不可;顯得你很會看,能看出點意思來。中國就有這麼些‘看客’專把平常事兒非看出點“新鮮味兒”不可。好比如今這媒體炒作,白的炒成黑的,香的炒成臭的才算事兒。

幹嘛一定要把一部好作品誇得十分的好?句句都是反映黑暗的社會現實,每個人身上都烙著鮮明的時代印記。說得左右逢原,天衣無縫。作者沒考慮到的你也給考慮到了。我想作者要真如你所說,倒不如把《茶館》改成《妓院》的好。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的地方,妓院就不是啦?一個大茶館是一個小社會,妓院就不可以呀!可最終老舍沒有勇氣寫成《妓院》,他要是寫了,如今的影響力可能更大,“收視率”更高。不過他可能就不是“人民藝術家”了,而是“老流氓”了。
至於老舍在我心目中的好印象還是“破壞”了。後人對前人的印象總是由“崇拜”到“破壞”。我在讀老舍《茶館》之前的確是崇拜老先生的,就像現在我仍然崇拜魯迅一樣。我不瞭解老先生就像我現在仍然“讀不懂”魯迅所以就崇拜。當我讀了《茶館》之後,我幾乎瞭解了老先生,可以這樣說。那麼我就不再崇拜他,甚至想挑挑他的短處。但我始終不敢說老先生一個“不”字,足見我的膽小與虛偽。
而往往這破壞的人正是所崇拜的人。老舍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的作家,他的小說,散文,詩歌,我也讀過一些。就差沒看戲劇。而恰恰是他的戲劇“破壞”了我對他的好感。他的《茶館》通篇像是在“賣弄”他的“特色”地方語言。再者,那故事內容“小胡洞裡趕豬——直來直去”。記得曾經王朔有一篇“我看老舍”的文章,說老舍“好的是真好,差的是真差。”。幸好,老舍早已死去,不然,還會上演一場比當年“金王之戰”更精彩的“老王之戰”了。王朔還算拾趣,想來想去應該放過一個死人,於是就把精力都傾注到“金饅頭”(金庸)身上去了。

還是回到“崇拜”與“破壞”的問題上吧,我就想到一個藝人先是歌唱得好,順便拍拍廣告。然後就往影視圈裡發展,最後再往好菜塢裡鑽。可總有把自己搭進去的一天,令FANS們咋舌。曾經那“軍旗裝”事件,還有什麼“逃稅”事件,直到如今那等等,讓我們無不“大喜大悲”呀。
好了,談得差不多了。實在是想寫點“新”的東西,就把老舍拿來“開涮”。有什麼得罪之處,還望他老人家在天之靈不跟後生計較,好好安息吧。
只可惜這些話是我說的。——誰說過,“名人的話是名言,平常人的話是放屁。”我卻要說:“名人的屁是香的,平常人的話總是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