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5再次热播,又一次在观众中揭起了唐诗热潮。既然是考唐诗,一般来说,都会避开大热的作者,即使是实在避不开,也会选择名家的冷门诗。比如,如果诗词大会总是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考试有区分度么?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所以,即使是考李白、杜甫等大咖的诗,也要避开名篇。这一期就是这个思路。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一个题目,涉及到杜甫的一首写春光的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的大幸福。

这首诗就是《绝句二首其一》,我们先欣赏一下:

绝句二首其一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说到杜甫,我们第一印象往往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与天下寒士俱欢颜”。抑或是他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翻开杜甫的诗,现实主义题材很多,描写幸福时光的很少。所以,很多人在他身上贴上现实主义的标签,好像杜甫生来就是一副忧国忧民模样,骑着一头毛驴满世界的颠沛流离,专门抒写民间疾苦。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其实,年轻时杜甫家庭环境优越,过着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还曾经与李白一起共同游历梁宋。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可以说,若不是家道中落,杜甫会活成另外一个李白,写下无数首类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冲云天的诗。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但无奈家道中落,杜甫只能走向仕途,可惜屡试不第,又赶上安史之乱,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这时,我们经常吟诵的三吏三别、《月夜忆舍弟》等应运而生。

在颠沛流离多年之后,杜甫再次迎来了幸福时光。他去蜀中任职。成都是一个悠闲的城市,而当时巴蜀又远离战乱,杜甫过上一段幸福的时光,这首《绝句二首其一》就是这段时期的佳作。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这首诗是杜甫诗作中,少有的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杜甫的诗,以大气磅礴、发人深省著称。但这首诗却是从情字入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描写春色满堂。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

这首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不愧是诗词界的高手,他们又对这首诗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康震老师从“迟日”,“丽”,“泥融”, “睡”等四个关键词入手,挖掘此时杜甫的幸福生活。“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丽”是动词化的名词,一个字就点出春日中阳光普照的幸福景象。

“泥融”和“睡”,点出了春暖花开,暖风吹得游人醉得春意盎然。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杜甫真的感受了大大的幸福!

中国诗词大会:这首春光小诗,点评嘉宾说点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杨雨老师这首诗的感情线条,进一步阐释杜甫的幸福。在成都的五年时间,是他最惬意的时间。正是因为感受到温暖,所以杜甫才会写出这么“温柔”的诗。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躺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接下来,杨雨老师进一步解读杜甫的幸福生活,她解读《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句诗完美地体现主客之间的相敬如宾、其乐融融。这就是杜甫当时的生活写照。这首春光小诗,在嘉宾的深入挖掘下,展现亮丽色彩!

诗歌来源于生活,读完这首《绝句二首其一》,你是不是对杜甫的生活,更加深入了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