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天天三件事,大事、奇事、趣事(3.11)

1、十位權威專家把脈疫後中國經濟走向。一些地方已經出現鬆綁房地產調控政策苗頭,重回依賴房地產的老路會斷送近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金融增加流動性是疫情之下的應急之策,如何有效傳導給實體經濟,是金融體系面臨的挑戰性課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實質上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體現,要把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作為提高治理能力的頭等大事

2、油價暴跌將終結美元霸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石油需求下降——“歐佩克+”減產協議的終止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重創了美國和世界市場,令交易商陷入恐慌性拋售模式。持續的市場混亂肯定會對石油業造成沉重打擊,但其影響可能遠遠超出該行業。油價下跌很可能是短暫的,因為整個美國債務泡沫的破滅和美元的暴跌將使石油和其他農礦產品的價格反彈。

3、企業吐槽“好政策銀行為啥不執行?” 基層銀行道出難言之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平穩渡過難關,監管部門密集部署,要求銀行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繼續加大信貸支持,不抽貸、不斷貸,並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好政策為何難執行?

沒有一家銀行眼睜睜的把錢打水漂。有些企業資信較差,擔保抵押無法有效落實,第一還款來源明顯不足,達不到基本的信貸要求,在疫情前後均不屬於可貸主體。每筆貸款的各個環節都有責任,對於明顯還款能力不足的企業,銀行人員自然不會輕易去碰。

規則和考核體系不變,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銀行總行對基層的權限限制和年度考核沒有隨疫情調整。這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基層銀行面對政策“不能幹”“不敢幹”。在中央的信貸政策落實過程中,很多時候總行只是將權限轉到省行,對於基層銀行來講,並沒有落實政策的權限和可能性,也就無法產生政策的“真落地”。基層銀行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如果疫情之後,貸款形成了不良,客戶經理和行長都害怕遭到“上面“的”秋後算賬“。

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應打破各政府部門的”信息孤島“。,要破解銀行與企業、個人信息不對稱問題,就應該打破各政府部門“信息孤島”,整合政府部門信息,推動互聯網公司開放數據,抓緊搭建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直接提供銀行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