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欧美很少拍偶像剧?反而中韩等亚洲国家乐此不疲?

TonyCY


应该是多方面因素。

审美不同只是之一。

还有就是电视剧的制作、播出机制不同,也决定了欧美难以拍偶像剧。

英美两大标杆的电视剧都是边拍边播,快的一周一集,慢的几年才能出2、3集,他们不是一次性拍完满满播。一旦电视剧收视率不好或者下降很厉害,就可能随时被砍掉。如果一次性拍了几十集,刚播出,收视率不理想,投资方就会赔大钱。

这也造成了美剧里常见的“杀贵”现象,也就是哪位演员火了片酬高了,剧组给不起钱就在剧情里杀掉这个贵的角色。

拍偶像剧意味着成本增加,风险也增加了,投资方为了控制成本和风险,宁愿请未成名的演员,而演员一旦片酬起来了就可能被“杀掉”。

中韩的模式不同,电视剧更像是一件成品商品,商品越有卖点越可能卖出高价钱。重金拍偶像剧,卖给电视台,卖掉了就拿到钱了。有无收视率跟投资方、制片方没什么关系,是发行方电视台的事了……

但英美多数电视剧都跟着收视率绑定的,有收视率才会有下一季,甚至下一集。


拿搔酱汁


亚洲偶的点大部分在于精致/美男/霸道/总裁男搭配清纯/甜美/呆萌/麻雀能变凤凰女。

以至于都9012了李现还能靠这戏路爆红,让这部剧成为朋友圈霸屏网红剧。(没什么黑的意思,咱们亚洲人就吃这套)

然后欧美偶的点已经有很多博主拿过国内明星照片做过街头采访了,在鹿晗TFBoys彭于晏杨洋等类型男星里欧美人更爱彭于晏那种硬汉挂的,就会有暮光之城啊吸血鬼日记啊等等那种金发碧眼散发男性魅力的王子卦吧。

实在要加一个就是阶级,无产阶级的广大人民内心都有一颗遇到王子灰姑娘变公主的美好愿景,所以你觉得的偶像剧跟欧美觉得的偶像剧是不一样的。

追剧狂潮的话会不会是欧美国家人口比较少,你觉得少人看呢 其实人家也有在追呀。




小散指路灯


欧美很少拍偶像剧?欧美偶像剧并不少,不然欧美青少年天天看啥?会产生欧美偶像剧少的错觉,是因为欧美与亚洲国情不同,亚洲人含蓄纯爱的审美定义里,欧美基本没有符合偶像剧标准的剧。

纯爱与开车

亚洲人的偶像剧以纯情爱情片为主,王子灰姑娘,霸总小职员,俩人从误会相遇,到循序渐进的相爱,再到最后的相守,中间过程里,碰碰小手就是小鹿乱撞,接接吻就是本剧高潮,床戏都是盖着被子纯聊天,全靠观众脑补。

这符合亚洲人对待感情的含蓄和保守,车戏只是结果,爱情产生过程中的碰撞才是最精彩。

欧美不吃这套,他们的偶像剧或者说是青春剧,基本是日常超速飙车,哇偶,小哥不错,氛围到了,好嘞,飙车,这种开放的观念对于亚洲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其中过分混乱的男女关系,也是难以接受。

内容积极与消极

亚洲偶像剧的核心一定是积极向上的,爱啊,梦想啊,成长之类的。

女主人设傻白甜,单纯又可爱的少女,可爱是亚洲人衡量女性的一大标准,少女感是多大年龄女性都要强调的特征,说到底亚洲人的审美里,还是要求女性要单纯,不要过分争强。

其次就是心地善良,要是你就算打了我,我也愿意用爱感化你的那种,近几年偶尔出现反类型的女主,观众很吃这套,说明女性自我觉醒方面的进步。

男性角色大部分都很平面,社会地位高,财富足,高冷面瘫,一定要有童年缺失,不过,所作所为至多挑战下道德底线,不可以在法律边缘游走,最终还会被女主融化,如果无法融化,那就只能送他坐牢了。

欧美这方面与亚洲恰恰相反,内容五花八门,消极废混乱,《十三个原因》是女孩自杀后留下录音带,讲述13个同学如何一步步把她爱上绝路,《去他的世界》第一季讲述两个叛逆少男少女离家出走一路遇到许多人,俩人杀了人,抢了加油站,遇见女主无能的毒枭父亲,可这部片确实是青春剧。

亚洲文化圈每个国家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汉文化影响,儒家文化深入人心,偶像剧细腻的感情表达符合亚洲审美,而欧美更讲求开放自主,剧情更偏向的开放,内容百无禁忌,两者差异主要还是审美的差异。


摸鱼杂谈


欧美偶像剧不少,只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偶像剧的定义不同罢了。欧美最经典的偶像剧就是《绯闻女孩》,讲诉曼哈顿上流社会阶层的生活,围绕Serena和Blair两位主角,讲诉她们的生活以及友情,爱情和亲情。与东方的纯爱偶像剧不同的是,欧美的偶像剧更加生活化,思想更加开放,观念的也不同。

另一种典型就是《生活大爆炸》,讲诉四个宅男和一个美女邻居发生的搞笑生活故事。这种剧中穿插大量科学知识的剧也是美剧偶像剧与东方偶像剧的不同,东方人物设定更加追求完美,比如帅气多金的霸道总裁,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小仙女。而美剧人设往往双重明显,谢耳朵一方面是量子物理学的天才,一方面也是社交困难者,让他们掌握的原理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并不是说欧美偶像剧少,准确来说是对于偶像剧的定义有明显差距。


小灰灰电影


我觉得这主要与文化背景以及受众群体和制作难度有关系。欧美人也有偶像剧,但内容不会只局限于男女主之间的恋爱,还会包括友情,亲情,以及人生态度等,比如《绯闻女孩》。欧美人大部分还是喜欢剧情新颖,精彩,可以说有些烧脑的剧。比如《权力的游戏》,《纸牌屋》。

中韩,特别是中国的电视剧团队偏爱于制作偶像剧与女生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很有关系。只要剧情不算太狗血,男主够帅,女主够美,基本就有不错的收益,而且制作难度也较低,所以偶像剧比较受欢迎。当然,即便是偶像剧,韩国的制作水平也远远高于中国。中国电视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Mango芝士


我感觉这个和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发展历程有关系,举个例子来说亚洲回家或者就我们中国来说现在都在讲城市化,也就是人们总喜欢往城里跑去超市居住,相反那些欧美国家现在很多时候讲的都是农村话,有钱人会选择离开城市前往乡下生活。再比如你看欧美一些国家很可能一条街道十几二十年没有任何变化,这并不是说明他们落后,恰恰证明了他们之前把该做的已经做完了,该经历的历程以及经历了。咱们亚洲国家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西方国家已经经历过的历程。欧美国家也许早期也会有一定的偶像剧,但是现在却渐渐少了,我想这个和国家的发展有关系!



经典2298


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知道偶像剧大都是什么内容。一般而言偶像剧都是属于纯纯的甜甜的恋爱,怎么肉麻怎么来。编剧们往往仿佛要把全世界爱情的酸臭味都浓缩在一部剧里似的,男女主角爱得你死我活死去活来。放眼中日韩亚洲地区所有的偶像剧,几乎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男的爱上女的或者说:有钱帅气男人爱上平凡女人。

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出:其次,偶像剧的受众是谁?偶像剧不可否认是拍给女性看的,多少男明星因为拍了一部偶像剧,成为万千少女的“老公”,而他们在剧里的人设,无一例外的是:高大、帅气、宠女性以及有钱很有钱非常有钱。也就是说,偶像剧之所以这么有人气,主要原因是它满足了万千亚洲地区平凡少女的美梦:一个有钱帅气高大的男人就是瞎了眼爱上了平凡的我!

那么我们几乎都可以得出结论,为什么欧美地区很少有偶像剧:那是因为,欧美地区女性爱的崇拜的是英雄,纵观欧美地区的电视也好电影也好爱情片也好剧情片也好,我们都可以发现,剧里面嫌少有女性对着帅气多金的男人疯狂尖叫甚至昏倒,女主角爱上男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霸道总裁或者他有一张阴柔的脸,而是因为他像个爷们儿保护女人,给女人安全感,为女人出生入死。

反观亚洲地区的偶像剧,女主角爱上男主角无非就是他帮着挡了雨,或者帮她打了架,甚至只是两人摔倒接了个吻,总之是一些鸡毛蒜皮琐碎又毫无意义的事情。当然,女主角也会拿乔拒绝多金帅哥,但是帅哥还是瞎了一般放着门当户对的“恶毒女二”不要,死活要和平凡的女主角生死同寝。

所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女性意识的不同,欧美女性的自觉是:女人不比男人差,女人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和男性同等的地位。欧美女性普遍是独立的!

而亚洲女性,虽然嘴巴上说着“平权”,其实是只要利益不要义务的虚伪平权。她们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在社会上是吃亏的:嫁给男人是吃亏的,照顾公婆是吃亏的,给男人生孩子更是吃亏的。所以她们嘴里的平权就像蒋方舟说的:老公给我买包包、情人节520的红包就是平权。

正因为亚洲女性要的东西太多太不清晰了,而又普遍都把获得权力的途径牢牢和男人捆绑,忘了去提高自己,忘了通过自己的双手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很多都在结婚生孩子之后,不得不被迫面对真实的生活,变成一个照顾男人和孩子的“老妈子”。所以她们只能通过偶像剧来疗愈自己、麻醉自己,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被有钱帅气专一宠死人的男人爱的要死的平凡女性。

而这种想法一代传一代,导致现代年轻女性错误畸形的择偶婚恋观,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朴凤淑


欧美的偶像剧并不少,最经典的小李子就是偶像剧出身,英俊的外形也使他多年与奥斯卡无缘。

另外就是东西方文化对偶像的崇拜不同,西方崇拜阳刚之美、英雄、壮汉,而东方以华夏文化为核心,自古崇尚白面微须的男子,到了现代,随着韩国文化的强势输出,中国在审美上跟紧韩国,导致了今天阴柔的偶像崇拜


花李郎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是跟国家之间的发展进程有关系,跟国家的推动有关系,打造明星的角度不一样,国家情况不一样,电视的播放方式是不一样的,欧美国家也不是说没有这种偶像剧,想想向罗马假日等,这一类的就是偶像剧,不过现在就少了,下面就一样一样的来说下

1、发展进程,欧美国家大家都知道是发达国家,他们跟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化,他们对工业和科技的追求要比我们热衷的多,工业化催生的就是工业型的电影和电视基础,使得这些东西都是积累在对未来的探索、对科技的展望、想象出来的东西和剧本,所以欧美集中在:血腥暴力、科幻类、特效类等影片,唯一有历史基础的就是吸血鬼之类的

2、国家的推动有关系,欧美国家主力推动的就是家族类的和工业支撑的电影,而中韩的没有明显的界限,韩国应该主推的就是偶像文化,向外国输出就是偶像崇拜,那么偶像自然不能破功和脏兮兮的,所以偶像剧就出现了,走走、聊聊、香车美女就能捞一笔,所以就会多起来

3、播出方式,欧美就是试播方式,看电视的市场反应,好了就接着拍,能拍好多季,但是市场反应如果差,就直接停掉了,而中韩就是售卖的方式,播出方把整个买过来去播,如果收视不好就亏了,所以需要找出来吸引点,而影星就是最大的

4、欧美行业区分明显,歌手有专业的平台,电视明显也是,电影明星也有,各个专业可以说都有自己的群体,但是中韩有的都是多栖人员,群体通用,就比较庞大了

5、重视程度,欧美可以说制片和编剧都是大于演员的,但是中韩刚好一反,尤其中国,明星是首位,这就要造星了,要去适应她们,那就容易产生偶像剧

6、偶像剧就是针对明星来说,最容易打造,只要男的帅,女的靓就行,不能有过多的动作,只需跑一跑,哭一哭就行,如果有打斗动作,都会影响在粉丝心中的印象,那么工业化就显现不出来了。


闻叨识途


为什么说亚洲国家盛产偶像剧呢?

主要是粉丝群体多为女生,去机场接星啊,晚上追剧啊,都是女生在追。男生去哪了呢?给女朋友钱追星,陪女朋友追剧了,不追就是不爱她。不看偶像剧和女神没话题。

动不动一个小哥哥,小姐姐一张美照就疯狂追捧。

所以每出一部偶像剧,收视率也都是杠杠的。导演们自然也就发现了这一点,纷纷拍摄偶像剧。掀起了偶像剧的热潮。

在这说一点,不是我

贬低国产偶像剧,国产偶像剧是真的不如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的偶像剧,简直烂的无话可说,往前数10年还是不错的,但是近几年,呵呵,所以国内导演长点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