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初中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指導



中考要求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於、乃、雖、為、者、且、則、何、焉、與、所、因)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並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6、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題型一:斷句
方法指導:斷句分為二種:一是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停頓,二是句子內部的停頓。
1、結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準確,斷句也越準確。


2、翻譯成現代漢語,根據現代漢語的停頓,對應原句標出停頓之處。


3、朗讀停頓與節奏劃分的基本方法:
(1)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謂語中心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2)句首發語詞後要停頓;
(3)句首關聯詞語後要停頓;
(4)句首狀語後要停頓;
(5)“古二今一”詞語之間要停頓;
(6)錶轉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朗讀節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頓;
(8)“也”“乎”等語氣助詞後要停頓;
(9)古人的姓、名、字、封號、諡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文體名稱等的後面要停頓。


方法指導:
1.文言虛詞。常見的文言虛詞有14個,我們要熟記每一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根據這些虛詞的不同意義和用法,結合例句進行歸類積累,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虛詞的相關考題。
2.文言實詞。實詞的考查集中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幾個考點,理解時必須結合具體語境。實詞解釋的方法:
(1)擴詞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給單個的文言字詞組詞,把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注意擴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


(2)積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學的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一詞多義字積累起來,以便自如地理解運用。
(3)揣測法。有些文言字詞,用擴詞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聯繫上下文揣測其意義,用這種方法時切忌脫離文本,毫無根據地隨意猜測。
課外文言文雖然考查的是對課外文言詞語的理解,但是考點都在課內,它往往與已學過的課文中的文言詞彙有聯繫,遵循的是“題在課外,答在課內”的原則。所以,在複習時,要對這些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進行歸類整理並識記。
題型三:文言句子翻譯


方法指導:
1.文言文翻譯的兩個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2.文言句子六字翻譯法:對、換、留、刪、補、調。
(1)對,就是對譯,逐字逐句落實。
(2)換,就是用現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彙和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政區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稱以及古今意義不變的詞語等。


(4)刪,就是刪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虛詞。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只起語法作用,在翻譯時不必也不能翻譯,只要不影響語氣,就可以刪去。一些句首的發語詞、在句中表順接的一些連詞、起補充音節或停頓的結構助詞等,均可略去不譯。
(5)補,就是補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調,就是調整語序。如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主謂倒裝等,在翻譯時就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語法。

題型四:合理想象式描寫
方法指導:
一般描寫方法包括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又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這些描寫都不難,關鍵是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放到那個環境中去想象,再結合自己的寫作功底,就不難寫出。要注意:文字簡練,生動形象。
題型五:人物分析


方法指導: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點。其中包括了對人物性格特徵的分析、形象意義的評價,還有對人物形象的認識。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寫(通過描寫主人公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表現其性格)、側面描寫(通過描寫他人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表現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對比襯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兩個基本點: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話,要從文章出發,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語言,這樣才能保證對人物形象概括得準確;二是用語準確,符合人物所處的環境和時代特點。
題型六:比較探究


方法指導:
對文言文比較閱讀材料的基本內容(觀點、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進行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比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傾向,比較寫作手法及藝術特色的異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較閱讀材料鏈接相關資料,在比較的基礎上結合課內所學進行探究。認真分析題目要求和比較的內容,反覆閱讀相關文字,逐項進行“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
“異中求同”是指通過比較閱讀,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共同的特點,揭示一般規律。“同中求異”則是從現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達的內容,找出各自的個性,揭示個性特徵。

(1)求異型,首先認準“同”的是哪個方面,然後同中求異,找出相應的內容;

(2)求同型,先明確“求同”的指向,瞭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點,然後從“異曲”中感悟“同工”之妙;

(3)互解型,先明確所要解釋的對象,再弄清從哪裡去尋找相應的解釋;

(4)綜合型,前一題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後一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解題的關鍵是循序漸進。
聯繫全文,整體分析,按題目要求,將比較閱讀的結果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答題時儘量用上語段原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