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趙曉林護士:篤信博愛 仁心仁護 戰“疫”日記

2月1日,今天是我們來到武漢的第五天,通過前幾日的不斷訓練與自我適應,我已做好進入“備戰”的狀態,身體與心理都更能契合目前的工作。今天要前往新型冠狀病毒作戰的最前線——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五點早早醒來,一遍又一遍複習了穿、脫內外防護服的每一個要領,腦海裡一遍遍迴盪起蓉兒老師的叮囑。為了能夠戰勝六個多小時連續在崗,我決定早上不吃不喝,這樣就可以節省隔離服。早上7點30分和我的戰友們在於世寰主任的帶領下乘專運大巴車到協和西院,未知的戰鬥即將開始!

這一路,我心澎湃,我終於可以為百姓做點什麼了。進入病房之前,所有醫護人員都要到醫院清潔區進行更換隔離服,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非常認真、小心的完成。前期我們每天都練習穿、脫防護服,不斷的進行調整與反覆練習,恐怕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感染的風險,會掉隊,會傳染別人,也會終止了我來幫助武漢人民抗疫成功的目的。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像在裝炸彈,做好這一步不但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更是對病人和社會負責。我在我的隔離服上寫上了“加油”並且畫了一顆“中國心”告訴武漢人民我們是一家人,一起努力,並用我這顆火熱的心來溫暖你們。早上八點我們整理好一切,進入病區。我和我的“戰友”劉冰護士來到了所負責的普通病房,雖是普通病房,但一刻也不能鬆懈。首先,向當地醫務人員瞭解每位患者的基本情況,迅速熟悉工作環境和設備後,我們就立刻投入到緊張而又特殊的工作中去。由於大家都包裹在防護服下,有時候還會感到胸悶,心慌,護目鏡起霧等不適的情況,但我們一定會克服種種困難完成好每項任務。我們每個人進入病房連續工作6個小時,由於資源的緊缺,在進入病房之前不敢喝水,也不敢吃東西,因為如果去廁所我們身穿的防護服就不可以再使用了,這不僅會浪費資源,更會浪費寶貴的時間。由於今天我是生假期第二天,我使用了尿不溼,這樣就更安全了。

哈醫大一院趙曉林護士:篤信博愛 仁心仁護 戰“疫”日記


哈醫大一院趙曉林護士:篤信博愛 仁心仁護 戰“疫”日記

我和劉冰護士所負責的病區有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其中還有一位孕婦即將臨盆進行緊急備血,具有十五年的工作經驗的我認為自己已具備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臨床處置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當今天穿上防護服,戴上兩層手套和護目鏡眼睛看不清的時候我意識到工作難度遠遠高於我們平時的日常臨床工作。由於病毒的嚴重性導致大家的情緒都很暴躁,我們不僅要進行臨床工作還要安撫好患者的情緒和幫忙照顧患者的日常生活。每一次進入病房。患者都用既害怕又渴望的眼睛看著我,我就和患者說,“我是哈爾濱來的護士,國家沒有放棄你們,人民沒有放棄你們,國家派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四所醫院專家來幫助你們來了。咱們共同努力,共渡難關…”此時此刻,患者放下了警惕。等待我們的治療與護理。

這六小時裡,時間飛速,點滴,霧化,生命體徵測量,血糖等等操作以外還要給患者倒水,送飯,對不能行動的還要親自餵飯……我的真心護理換來患者含著“淚花”在低血氧的狀態下聲嘶力竭的“謝謝”,心裡美美的,因為這就是我的價值。

經過6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後,我的戰友來接班了。我囑咐的最多就是,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一定保護好自己,多去關懷一下病人,他們需要心理護理,他們更需要咱們的支持。

交班後。脫防護遠比穿衣更難,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非常的小心,寧可慢一點,也不可以出錯,這個環節手衛生是整個操作最重要的環節,一定記得反覆洗手,整個過程需要洗手數十次,當脫下最後的防護物品時,自己已是一身汗水,脫下防護服的那刻,看著彼此臉上的壓痕和浮腫的雙手,但是我們認為這是最美的“印記”。隨後我打開手機,在我“失聯”的一天裡,家人、朋友、醫院領導、同事給我發了一連串的未讀消息。逐條點開,給所有擔心我的人報聲平安。雖然身在武漢,但每每想到有這麼多人在千里之外時刻牽掛著我,心裡不由得一暖,彷彿所有疲憊都已褪去。

第一天的工作就這樣結束了,我們集體乘車返回酒店。回到酒店後我按照規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而後,我們在我們的微信群裡向其他“戰友”們描述了病房的情況並對其進行總結,告知隊友們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回想今天的整個過程時,當我走進病房的那一刻說一點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是一名中國人,一名醫護工作者,醫院培養了我,黨培養了我,如今有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衝上去,我的職位,我責無旁貸。還記得我們護理的名言錦句“篤信博愛 仁心仁護”,這就哈醫大一院護理人的心。如今我主動請纓來到前線就已做好了準備,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更是義不容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