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明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楚之南風繁花盛開1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政治: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增設軍機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

2、經濟:農耕經濟占主導地位繼續發展,百姓自給自足;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統治者重農抑商並實行閉關鎖國,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開始落後於時代發展潮流。

3、文化:儒家思想活躍,帶有封建色彩的早起啟蒙思想產生,但傳統文化仍然佔據著統治地位。

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洋務派的”師夷長技以自強”思想也在這個時候萌發。

維新思想,西學東漸成為新的思想潮流。




小華歷史


明朝是我們誤解最深的朝代沒有之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明朝都是封建時代的一個巔峰。

完善的體制

明朝在前面的體制中,增加了內閣,雖然削弱了宰相的權力,但人多力量大,內閣制是有巨大進步的。明朝皇帝不愛上朝理政是出了名的,但是明朝統治依然很穩固,就是因為有完善的體制。

有骨氣的王朝

明朝對外是絕對的硬氣,不和親、不納貢,不服就打,哪怕是屬國也不例外。於是我們看到,明成祖親征北元,明英宗被俘虜換個皇帝繼續幹,派兵將日本趕出朝鮮。就算是明朝末年,面對農民起義和滿清,也絕不言退,崇禎皇帝以死保名聲。

被低估的經濟

明朝的經濟絕對不是現在看到的那樣,朱棣在位期間多次征討北元,同時六下西洋,沒有雄厚財力支撐絕不可能。現在總是看到明朝歲入一兩千萬兩,但明朝只統計白銀收入,糧食和棉帛也是收入沒有統計在內。而且當時江南地區非常發達,貿易繁盛、手工業大規模發展,所以經濟被低估了很多。

大明朝,最終卻被天災人禍給滅了,很可惜!


以史知今


一、政治方面

明朝是一個傳統的政治制度統治的社會,仍具有以前歷朝典型的特點,皇權與相權、皇帝與藩王的協調與衝突等等莫不如此。但明朝也有自身的特點,如宦官干政、黨派之爭等等。

一開始,明朝大體上繼承了元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沿用中樞省制度,在地方上沿用行中書省制度。但這種制度不利於皇權的加強,於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將行中書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政,改變了地方權力過大的局面。布政使主管行政、財政,職在執行朝廷政令而已。

皇帝還直接統領錦衣衛等禁軍武裝,利用超越司法權力之上的詔獄,對臣民進行嚴厲控制,實行"重典"治國,以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

在採取各種措施加強皇權的同時,朱元璋還實行分封政策,將自己的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封為親王。

但是在建國30年之後,在朱元璋施行嚴刑峻法、重典治國之後,有必要對政策做出調整,從武裝開闢時期轉入文治守成時期,從重典治國轉向寬仁之政,為此建文帝進行了一系列變革,我們稱之為建文新政。

永樂帝是一代雄主,他不甘於守成,而熱衷於建功立業。永樂帝為了實現自己做天下共主的理想,把首都遷到了北京,為了加強國內南北的聯繫而開通了大運河。永樂帝標榜文治,在他的命令下編纂了規模浩大的《永樂大典》。但是與這些號稱盛世的種種業績相反,永樂年間百姓負擔過重,民生艱難。

明武宗即位是明朝進入禍亂時期的標誌,這一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經濟和文化思想都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封建階級更加腐敗,世俗民風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明武宗帶頭衝破傳統禮教,破壞祖宗制度,是歷史上少有的荒唐皇帝。

嘉靖一朝,明朝統治的危機繼續加深,武宗以來的嚴重的社會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人民的反抗已經從邊遠地區深入腹裡,從礦徒和瑤民發展為基本農民群眾。

面對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明朝的有識之士試圖有所振作。在嘉靖晚年,改革已成為一股潮流,潘季馴從改革賦役入手,在廣東整頓均平裡甲法,龐尚鵬則在浙江推行一條鞭法,其時皆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此時已進入了明朝的改革中興時期。

神宗以衝幼即位,閣臣張居正藉助太監馮保和太后,打擊政敵,奪取了首輔之位,更是雷厲風行地推行一系列改革。他清丈土地,整頓財政,推行一條鞭法,整頓邊防,整頓吏治,整頓學校,十年之內,政令統一,財政有餘,邊防寧謐,多年積弊重病為之一清,明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但是中興局面並沒能持久。張居正死後,神宗再不受任何人限制了。大肆揮霍,大興土木,以至帑金不足,派礦監稅使奔赴全國各地搜刮錢財,造成對工商業正常經營的沉重打擊,各地市民紛紛起而反抗礦監稅使,爆發激烈的衝突。與此同時,明朝的統治機器走向全面解體,吏治敗壞,軍隊腐朽,而巨大財政開支和明朝因援朝抗倭和平定播州的叛亂等"三大徵"所加劇的財政困難,又促使明朝加重賦稅,搜刮百姓,從而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引起人民的反抗。

明朝從此走向不可逆轉的衰敗,因而史家有"明亡於萬曆"的說法。

東林黨曾經得勢一時,他們對腐朽和邪惡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但是他們終於敵不過皇帝支持的宦官集團閹黨,魏忠賢權傾一朝,遍植黨羽,對東林黨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就在朝廷上下的你爭我鬥之中,民眾反抗愈演越烈,而遠在關外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勢力迅速崛起,並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擺出與明朝爭奪天下的態勢。

此時,明朝的統治已經病入膏盲,宦官干政、黨爭派鬥、吏治敗壞、財政危機已成不可逆轉之勢,而崇禎皇帝求治心切,剛愎自用,用人不專,果於殺戮,柔於決斷,使形勢更加惡化,而李自成起義軍則凱歌前進,最後終於攻陷北京,崇禎朝的文武大臣如鳥獸散,從其死者只宦官王承恩而已。

二、經濟方面

從洪武元年(1368年)開始,至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以前為止的80多年,為社會經濟的重建時期。這一時期的重點是建立典章制度,移民墾荒,調整生產關係,解放生產力,以實現"田野闢、戶口增"。當時,由於元末以來連年戰爭,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死亡、逃散,土地大片荒蕪,使明王朝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形勢,很不利於政權的穩固。

但是到了永樂後期,由於大造寶船、出兵安南、遷都北京,大大消耗了國家的物力,階級矛盾開始尖銳起來,社會經濟也逐漸由迅速恢復、發展,而轉入緩慢發展之中

從正統十四年八月"土木之變"開始,至正德末年為止的70餘年,為社會經濟陷入徘徊和進行賦役政策調整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問題,是法制開始破壞,土地兼併激烈,農民大量逃亡,社會生產發展緩慢。明朝兵敗土木堡,標誌著明初繁榮富強、"太平盛世"時代的終結。隨之而來的是,朝政日非,國力衰退,社會動盪,農民逃亡的現象日益嚴重,明初開墾的土地,不少再度廢棄,封建財政發生困難。

從正德嘉(靖)之交開始,至萬曆中期的70多年,為社會經濟形態出現新變化、自然經濟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是,商業性農業獲得空前大發展,農業人口減少,工商業人口猛增,農業經濟結構出現歷史性的變革。自正德末年起,農民大規模四出逃亡的現象已經有了轉變。

從萬曆中期開始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為止的50多年,為社會經濟滑坡、王朝財政崩潰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問題是,連年戰爭,政局混亂,土地兼併惡性膨脹,國家財政崩潰,人民群眾更加貧困,社會生產又遭到嚴重破壞。萬曆十年張居正一死,明神宗就迫不及待地扼殺了這場頗有生氣的社會變革,使一切改革成果付之東流。社會故態復萌,階級矛盾再度緊張尖銳。

崇禎時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又加派"剿餉"、"練餉"、與"遼餉"一起並稱為明末"三餉"加派。可悲的是,"三餉"加派除了加重人民的負擔之外,並未能改變明朝在遼東的失敗命運,更阻擋不了明末農民起義軍氣壯山河,攻佔北京,推翻明王朝的磅礴氣勢。

在明代經濟發展中,以下幾點是最突出的:明初大規模調軍、移民、募商墾荒;東北、西北等邊疆地區的經濟開發;各種具有近代城市性質專業市鎮的勃興;以"一條鞭法"為中心的賦役改革;從東南沿海地區率先開始的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等等。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都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Genswell


無論是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輕工業,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例還要高得多。明朝民間的工業不斷壯大,而官營工業卻不斷萎縮。 明朝以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宋朝手工業從官營到私營的演變,而且變化得更為徹底。迄至明朝後期,除了鹽業等少數幾個行業還在實行以商人為主體的鹽引制外,大多數手工業都擺脫了官府的控制,成為民間手工業。所以,如果說中國農業的私有化出現於戰國與漢代,那麼,中國手工業的完全私有化,則遲至明代。 晚明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鉅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16世紀的歐洲城市規模較小,1519年至1558年時期,擁有2萬至3萬人口即可稱為“大城市”。根據德國地理學家奧爾布里希特的計算,1600年以前,歐洲的城市人口不到總人口的5%。16世紀初,歐洲沒有一座突破20萬人口的城市,擁有10萬至20萬人口的城市也只有5座;直至16世紀末至l7世紀初期,人口在15萬以上的商業城市才上升為4座。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國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據伊懋可的數據,中國城市人口在明朝末年佔到總人口的6%至7.5%。據曹樹基的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


農民李元霸


我係統地瞭解明朝是從閱讀《明朝的那些事》開始,後詳細閱讀《明史》等正史,同時加上閱讀明代一些地方誌書,逐步對明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有了一定的瞭解。我認為明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最好的階段,是一個值得津津樂道的朝代,同時,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朝代。

一、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強化,市民階層政治意識初步覺醒。明朝推翻了殘暴的蒙古統治政權,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政治上,整頓吏治,懲治貪官汙吏,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明初歷經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後,國勢復振。晚明因政治腐敗、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明朝覆滅。明朝無論是明太祖、明成祖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還是如鄭和、于謙、海瑞、張居正、戚繼光、鄭成功等文臣武將,至今讓我們懂得不朽的內涵和高尚的意義!

二是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明初採取大移民、輕徭薄賦等政策,恢復了社會生產,人口快速增加。明朝曾是世界上手工業與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同時,海上貿易也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全盛時遠洋船舶噸位高達1.8萬噸,佔當時世界總量的18%。這個時期,明朝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的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

三是文化開放,科技發展,藝術創新。明朝的小說至今是我國文學界的驕傲。《西遊記》《金瓶梅》《牡丹亭》《玉堂春》等無一不是人類文化史上藝術瑰寶,呼喚了人性的解放;宣德爐、景泰藍、青花瓷無一不是傳世精品,彰顯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等科學巨匠為世界科學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至今讓人們肅然起敬!

明代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旺盛力的時代!





武安歷史文化


政治上:繼太祖朱元璋洪武之治後的永樂、仁宣,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土木之變後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這是整體國勢;制度上的轉變也是由太祖到成祖定型,因太祖時期強勢打壓誅殺功臣,罷中書省,廢丞相,更是建立內閣制度,使之凌駕六部之上,加強中央集權,皇權更加強大,選官更是採用八股取士的科考制度,嚴重束縛文人思想,對後世影響非常之深;而到了成祖時期不僅恢復太祖時被廢的錦衣衛,更是建立了東廠制度,為後來的宦官專政埋下隱患,同時期努力發展外交,開始了鄭和下西洋,開創了萬國來朝的外交局面;

經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同時期的明朝經濟大大超越了西方,用了很短的時間把宋朝的手工業官營到私營的轉變,工業更是佔了世界的2/3以上,超越了農業的佔比,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逐漸形成,人口峰值最高達2億;

文化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哲學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學派學說,小說的藝術成就最高,四大名著除紅樓夢皆出自明朝時期,書法繪畫更是有後世耳熟能詳的文徵明和唐寅為代表;科技上的發展更是百花齊放,具有代表的性的如渾天儀、《天工開物》、《崇禎曆書》等,其中《本草綱目》對後世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總體來說,明朝的發展對後世有好有壞,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


優趣奇奇


明朝統治時期的經濟文化實際上達到了超越唐宋的高峰。

明朝末年出版的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科技的百科全書,系統地總結記錄了當時中國的各行各業的發展情況,有很多技術是世界領先的。

文化上,小說家的文學成就可以媲美唐詩宋詞。西遊記現在仍然風靡世界。三國演義不知道俘獲了多少人心,甚至被後金當成了軍事教材。水滸傳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而奇書金瓶梅,更是將目光放到了市井生活,開始關注起整個社會。明朝小說家已經快要將文學推到了世界文學的高度。哲學上誕生了陽明心學,是唯心主義哲學的高峰。

再說說政治。先進的內閣制度領先了世界數百年。雖說它起初用來君主集權,但明朝中後期已經成為士人統治天下的工具了。

經濟發展活躍,手工業發達,誕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當然,官員統治黑暗,民不聊生這都是封建社會的必然弊端,明朝也確實由此滅亡,怨不得別人。


佛系說事兒


明朝的政治有所突破,實行“內閣”制,明後期皇帝臨朝時間不多,幸虧有內閣能維持政府正常運行。

明朝的經濟無法與北宋嫓美,但他完成了手工業由宋時的官營到私營的轉變,當時的私營經濟力量要遠比同期的西方強大,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要早於西方。

明朝在科技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有一些要早於西方。1383年南京設京師觀象臺,1439年造渾天儀於北京,這都早於西方。《天工開物》更是綜合性百科全書,很多科技當時領先世界。還有醫學方面,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楊繼洲的《針灸大成》,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等很多傳承到今的醫學著作。

在文化方面,明的小說可以與前朝的詩詞相嫓美,四大名著有三部出於明朝,明初的《水滸》,以後不斷有《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等等,還有戲劇《牡丹亭》可以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嫓美。

思想上也有突破,王陽明的“心學”強調“知行合一”,對現在還有深刻影響;明朝還開闢了書院,並且不斷地進行思想交流,民意得到了重視與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