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腳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導彈核武器研製取得重大進展,地地導彈作戰基地建設擺上軍委、總部的議事日程。1964年3月16日,中央軍委成立了以張愛萍副總參謀長為組長的導彈作戰基地建設專門領導小組。建基地,第一步是要選址勘察。我軍第一支地地導彈作戰基地勘察小分隊由此誕生了。

礪劍春秋 | 永不停歇的腳步

作戰基地選址勘察是一項艱苦繁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根據導彈戰技術性能、部隊編制、作戰方針等,反覆研究論證,形成適應我國國情、武器性能和戰備需要的導彈基地建設方案。既要符合軍委提出的“山、散、洞”要求,還要合理佈局,綜合考慮水文、地質、氣象、交通、移民多少等因素。普查任務之重、選點勘察之難超乎想象。

1964年秋冬之交,東北山區已是朔風凜冽、滴水成冰,小分隊首次踏上漫漫勘察路。當時某型導彈控制系統是無線電遙控,老前輩形象比喻為帶“尾巴”。

發射陣地定位後,要在它正後方20公里以外選擇遙控陣地,還要與主射向一致,中間不能有遮蔽物,並且遙控陣地上無線電天線的基線不能少於20米,架設前要把山頭推平。勘察組爬遍發射陣地後方的所有山區,仍然一無所獲。

大家開會討論研究對策,一致認為,一方面要繼續努力設法完成任務,另一方面要建議設計部門和生產廠家研究改進導彈控制系統,去掉“尾巴”。這不僅是為了解決勘察遇到的難題,更重要的是為適應實戰需要,因為帶“尾巴”的導彈,在戰爭中是難以生存的。通過科研部門多方努力,問題很快得以解決,大大降低了工程量。

礪劍春秋 | 永不停歇的腳步

除了要克服遇到的一個個技術難題,勘察組最常見的狀態就是行進走路。張愛萍將軍親自與勘察組一起鑽山溝、穿林海、跨雪原,風餐露宿,爬冰臥雪,每來到一個點位,都要對當地的山體、地貌、等高、坡度和石質進行詳盡考察。

當時使用的是五萬分之一軍用地圖,大多為舊版本,跟實地對照有不少差錯,如有的高地既無名稱,也無標高,一般術語叫無名高地,但多了就難以分辨。

有的村落有名無實,有的則有實無名,這就只能按形象特徵命名,於是就出現了葫蘆溝、黑瞎子溝、將軍石、屏風巖、木棉村、蘑菇石等妙趣橫生的地名。將軍石的稱謂還有段故事。

當勘察組行進至果松川時,山頂一方傲然挺立的巨石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只見那巨石酷似身經百戰的將軍臨陣遠眺,猶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

張愛萍觸景生情,手指巨石感慨道:“多像一位鎮守邊關的將軍啊!”自此,“將軍石”的美名傳開,成為駐守在這裡的一代代導彈官兵進行優良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礪劍春秋 | 永不停歇的腳步

走的多了,勘察組既對腳下的土地爛熟於心,也在經年累月的工作中沉澱下厚重的感情。在大山裡前行,人人手中都有一根棍,別小看這根棍,那可是勘察組的“功臣”。

長白山裡有一種叫“五步龍”的毒蛇,當地群眾說這種蛇會飛,頭上長角,尾部有爪,身有五花鱗,生得一副怪相,毒性很大,人被咬後行走不過5步即死。當地群眾每年都有被蛇咬身亡的,大有談蛇色變之感。

其實這種蛇行動遲緩,勘察組有位同志就用木棍打死過一條,但如果不注意被咬傷,一般蛇藥也的確無濟於事。開始用的木棍是隨便砍一根樹枝,用後就丟。時間一久,人就離不開棍了,逐漸注意選材加工使之藝術化實用化。

從材料上分,有長白山的野棗藤、龍骨木;從製作樣式來看,有龍頭拐、鳥頭杖、文明棍等,休息時加工棍子也成為一種樂趣。山溝裡的小河或小溪,因山高林密,陽光照射時間很短,水中的石頭長滿青苔,非常光滑。

在山裡行進繞來繞去,一條河要過數次甚至十幾次,一不小心就會滑到水裡去,摔倒後真是千姿百態,常常引人鬨堂大笑。大家邊走邊評論,誰摔得姿勢最優美,周身的疲勞頓感消褪不少。

礪劍春秋 | 永不停歇的腳步

勘察組永不停歇的腳步,為我軍第一個地地導彈作戰基地建設提供了數據詳實的資料、科學完備的方案,為後來的戰略導彈部隊陣地勘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樹立了一流的工作標準。

劉道遠、劉廣鋒、張彪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