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日本最近捐贈的醫療物資在箱子上都貼上了白紙條,並打印上了暖心的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網友看了都覺得太暖心了,表達了日本同中國一衣帶水的情感和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兩句詩引用得太好了。那麼這兩句詩出自何處呢?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七言絕句《送柴侍御》。這首詩是詩人被貶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時的作品。這位柴侍御將要從龍標前往武岡,詩人寫下這首詩為他送行。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在這首送別詩中,詩人通過樂觀開朗的詩詞來減輕柴侍御的離愁。而實際上自己卻是十分傷感。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抒情手法。更能表達出詩人濃濃的離愁。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日本最近的援助物資,除了王昌齡所寫的這兩句詩外,還引用了中日親好的詩句,讓廣大網友也是眼前一亮。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湖北的抗疫物資上貼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這兩句出自日本一位皇族長屋王,不過是寫在唐朝。在唐明皇時期,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上面都繡上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佛偈,送給中國的僧人。意思是: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吹著相同的風,沐浴著同一片藍天,仰望著同一輪月亮。我希望諸位大德,能一起締結來世的緣分。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據《宋高僧傳》記載:

當時,日本國有沙門榮睿、普照等,從東海來求法,以補日本戒律的缺失。他們於開元年間抵達揚州,來問鑑真法師,說:“我國在大海之中,不知離中國幾千萬裡。雖然有佛法,但沒有能傳戒的人。就像漫漫長夜裡,要在幽室找東西,沒有燭光怎麼能看得見?不知法師是否願意中輟這裡的利益,去大海之東作我們的導師?”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鑑真法師觀察來意,看到他們的勤勉,就說:“我曾聽說,南嶽慧思禪師投生到日本為國王,興隆佛法,有這事嗎?又聽說,日本國長屋曾經造千身袈裟佈施給中華大德,袈裟邊繡著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看來,日本誠然與佛法有緣呀。” 就默許了。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鑑真東渡


晚唐時,日本僧敬龍從中國回去,韋莊寫詩相贈: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一船明月一帆風”就來源於“風月同天”。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除了HSK,還有日本醫藥NPO法人仁心會等四家機構聯合捐贈給湖北一批物資,上面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這句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先秦:佚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老!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怎麼說沒有衣服穿呢?我願意把長袍與你分享。君王要去打仗,修整我的戈和矛,你仇恨的就是我仇恨的!

怎麼說沒衣服穿呢?我願意與你分享我的汗衫,君王要去打仗,我修整好我的矛和戟,和你並肩作戰!

怎麼說你沒有衣服穿呢?我願意和你同穿那戰袍,君王要去打仗,我修整好我的鎧甲和兵器,和你一起出發!


日本援華物資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哪裡?

雖然這首詩很簡單,但是從詩裡透露出的那種同仇敵愾,共同進退,同生共死、患難與共的精神不禁讓人振奮。

日本深受漢文化尤其是唐文化的影響,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當中捐獻物資上附贈的這幾聯古詩,確實讓大家既感受到了來自日本的情誼,同時也是眼前一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