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富爸爸》:孩子的財商,一定要從小培養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讀過,讀完這本書後,最讓我感觸的,是一個孩子,當面對兩個對待金錢態度截然不同的爸爸時,他的選擇將在他幼小心靈上埋下種子,影響他一生的財商,同樣,從孩子時期就正確的引導孩子的財商,對他的影響也是終身的。

舉個現實的例子。

昨天我受邀在悟空問答裡參加一個回答,提問者問“疫情期間每月車貸房貸,還要還信用卡,每天沒收入,有什麼自救辦法?”當我看到這個問題時,首先是一愣,竟還有這樣妥妥的負債人存在,在這樣房貸、車貸、信用卡負債的情況下,他沒有應對風險的儲備金嗎?可想他從小應該沒有受過理財的薰陶,沒有財商的意識,自己平時肯定沒有做一點理財規劃。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所以我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給了他非常客觀的回答,給他提供了詳細的解決思路。

《窮爸爸,富爸爸》:孩子的財商,一定要從小培養

反思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來說說孩子時期培養財商的重要性。

我的爸爸,應該是介於“窮爸爸”和“富爸爸”之間的一個不窮不富的爸爸,他有著學歷,但不如“窮爸爸”,學歷不高,他有著財富,但不如“富爸爸”,財富不多。但他堅持將每年的贏收,根據目前家裡的消費情況留足現金後,其他的都會存入銀行,讓錢生錢。因此,我耳需目染,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在爸爸理財方式的薰陶下,從小就接觸到教育儲蓄、銀行定期儲蓄、國債等這些投資渠道了。

在我上大學時,在業餘時間打工掙的錢,在學校的銀行裡面存成定期,日積月累,慢慢的,在我畢業的時候,已經有一筆小財富了,所以我在畢業後找工作、租房子,應付各種開銷時,遊刃有餘。因為我會把每個月的收入,制定收支計劃,消費明細,確保自己花錢的計劃性。

當然,這樣也讓自己對錢有了很客觀的管理,從來沒有因為錢而讓自己捉襟見肘。漸漸長大後,我自己有逐漸拓寬了投資渠道,包括貴金屬、基金、股票、保險等等,在讓理財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時,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配置適合自己的資產增值目標。經過幾年的積累,財富已達百萬。

《窮爸爸,富爸爸》:孩子的財商,一定要從小培養

財富的滾雪球

借用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

“窮爸爸”教給我們的,是不斷獲得很溼的雪,而“富爸爸”教給孩子的,是怎樣找到很長的坡。

只有兩個結合起來,讓孩子從小,就從內心裡埋下財商的種子,這樣才能在今後的人生中,有能力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讓孩子將來資產的雪球越滾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