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修改「溶媒」,注射剂溶媒究竟应该怎么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第七版与第六版比较,参麦注射液的溶媒由“0.9%氯化钠注射液”修订为“葡萄糖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说明书保持一致(说明书要求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应用)。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修改「溶媒」,注射剂溶媒究竟应该怎么选?

温馨提示:

5%和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范围一致,主要差异是5%葡萄糖注射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为高渗。

注射液溶媒常用等渗的5%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补充营养或其他用药目的时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

一、参麦注射液,能否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辅料为聚山梨酯80、氯化钠。

配伍实验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微粒增加明显,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微粒增加较少。因此,说明书建议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应用。

当然,不能仅用微粒数判断是否能配伍。

配伍实验发现,参麦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在24h内,其UV光谱以及pH值都无明显变化,也未见沉淀和颜色的变化;但HPLC的出峰时间、峰面积、峰形、峰高在4h以后发生明显变化

。表明参麦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的配伍应慎重。

如果临床治疗用药时需要限制葡萄糖和氯化钠的输入量而必须选择果糖注射液作为稀释剂,应该在4h内使用。

二、注射液溶媒应该怎么选?

1、常用溶媒pH范围及渗透压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修改「溶媒」,注射剂溶媒究竟应该怎么选?

2、临床应怎么考虑选择溶媒?

一般会参考几个方面:

第一,药物的稳定性。有些药物只能选用生理盐水,另外一些只能选择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媒。

第二,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如果病人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一般会选择糖水;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会倾向于选择盐水。

第三,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如电解质结果,如果存在低钠血症,会多考虑使用生理盐水。

3、两性霉素B对pH值有特殊要求

注射用两性霉素B,是常用的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对于溶媒的选择,有严格的条件:不能用氯化钠做溶媒,因可产生沉淀;需要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且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有研究结果显示,市场上的

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大多在4.0以下,配制好的两性霉素B溶液,在25℃避光保存6个小时后,两性霉素B的含量降低约60%。

三、常见只能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的药物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修改「溶媒」,注射剂溶媒究竟应该怎么选?

四、常见只能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的药物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修改「溶媒」,注射剂溶媒究竟应该怎么选?

五、对配制溶液浓度有要求的药物

1、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利妥昔单抗可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

95%以上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表达CD20,而造血干细胞、前B细胞、正常浆细胞或其他组织不表达CD20。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但需要保证药物的终浓度为1mg/ml。

2、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贝伐珠单抗可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

VEGF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贝伐珠单抗可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贝伐珠单抗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且需保证药物的终浓度在1.4-16.5mg/ml之间。

温馨提示:

托珠单抗注射液(白介素6单克隆抗体)已被推荐新冠肺炎的治疗,只能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3、蔗糖铁注射液

只能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使用,不能与其它的治疗药品混合使用。

每1ml最多只能稀释到2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如果临床需要,可配成较髙浓度的药液)。

需要提醒的是,滴注的速度必须根据每分钟给予铁的数量来确定。200mg铁应至少30分钟滴完,500mg铁应至少3.5小时滴完。

4、氯化钾注射液

一般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即0.3%氯化钾)。

六、常见需先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稀释的药物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修改「溶媒」,注射剂溶媒究竟应该怎么选?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七版)》

2.朱建成,肖淼生,宋登鹏等.参麦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医药导报,2009,28(2):259

3.陈旭秀.HPLC和UV法测定参麦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J].海峡药学,2011,23(5):27

4.张文武《急诊内科学》

5.药品说明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