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别人看到的是你的过去

你应该看到的是自己的潜力

有梦想就别怕吃苦

越努力,越幸运

梦想

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每周日8点整

吉林乡村广播《创业者》由

吉林乡村广播

吉林省就业服务局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中心

联合制作

创业者——李宏峰

01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1989年,李宏峰出生在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建设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里。他从小看到了父辈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 “梦”:

李宏峰说:” 在我刚上高中的时候,那年因为家里面母亲生病,然后我就上不起学。那时候我就发誓,一定要在大学里面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将来回到自己的家乡,让自己的家乡富裕起来。”

李宏峰刻苦学习,2006年,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圆了他的大学梦。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李宏峰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和广泛的深入调研,最后得出结论:牛肉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肉制品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发展前景广阔,而家乡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黄牛养殖业的发展。2007年刚放寒假,李宏峰就回到家中,和父母说他想养牛。可是买牛的钱家里却拿不出来。不甘心的李宏峰四处借钱没有成功,他找到了当地政府介绍了自己的构想与方案,没想到却得到了意外收获。李宏峰说:

“ 因为那时候创业手里面也没有钱,也就是找到咱们的就业部门,当时是给予了我们五万块钱的贷款,我们就拿了这五万块钱的贷款去养殖黄牛,那五万块钱我记得是一共是买了九头牛,还有一个小的铡草机。”

02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李宏峰在家忙活贷款、卖牛的事儿被村民看在眼里,一想到这是个念过大学的人,他的决定肯定靠谱,于是有村民主动找李宏峰打听。大家看李宏峰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答应和他一起干。这样李宏峰和5家农户联合,注册成立起了桦甸市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此,他的“梦”便从黄牛养殖开始了。第一次养牛,李宏峰把学校学的知识都用上了,几个月后,李洪峰看牛行不错,便出手了几头牛。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李宏峰说:“应该说第一年自己是比较幸运的,行情也是比较好的,大概是几个月的时间,那时候我就赚了13000多块钱,不怕大家笑话,因为从小就特别特别穷。13000多块钱,对于那时候的我就是一笔巨款,增加了信心。”

李洪峰一边养牛,一边带着问题回学校学习。针对桦甸市山区黄牛长不大、繁育率不高、种群老化等问题,他虚心的向老师们请教,很快他掌握了母牛养殖、饲料配方、黄牛的引种、杂交改良和高效饲养等技术。毕业的时候,李宏峰学了一身本事,有了信心的他打算大干一场。李宏峰选了4500平方米的地,建立起了黄牛养殖小区,搭建了300平方米的牛舍、150平方米的库房,黄牛存栏60头。这时的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牛倌。

03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经过3年的发展,李宏峰的牛养的越来越好,小牛犊也逐渐长成,下崽的下崽,出栏的出栏。直到2012年6月,吉林省的养殖业遭遇了寒冬,牛行一降再降。这时的李宏峰有些扛不住了。李宏峰回忆说:

不卖牛的时候就说要帐的也多,也没有足够的钱去喂牛,结果那年冬天特别的冷,腊月的时候就没了十六七头牛。转过第二年,由于营养不良,就是牛的体质不好,就愿意生病就得了脑炎,前后两个月时间,没了一多半的牛。质量越好的牛,当时是六千七一头买的牛,如果算算成现在就得值三万多,高价买那种 母牛全部是已经死亡,其实那个时候挺难的。

在那段最难的日子里,李宏峰唯一的支持者就是他的妻子。李宏峰的妻子齐静立在长春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原本可以留在国企的稳定工作,回到村里陪着李宏峰创业。提起那段苦日子,齐静立回忆说:

在俺家最难得时候,牛死亡的时候,他天天晚上都不睡觉,就在牛圈待着。累了的话就趴牛草里躺一会儿,一直看着牛。一开始牛营养不良,容易脱水导致牛死亡,他就在那里看着,喂各种葡萄糖水啊,一些营养液啥的。就感觉挺辛苦的。

有一天晚上,一头母牛要下崽,李宏峰一直守着牛。齐静立心疼他,也在旁边陪着:

晚上两点多,我也一直在旁边来着,他告诉我,你回去吧,我自己看着行。我实在挺不住回去睡觉了,等我再出来的时候,看到他接生满身都是血。身上都老埋汰了。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看到年轻得李宏峰为了他的牛付出了这么多,当地政府被他的精神和做法而感动,就业局帮他度过最难的日子。李宏峰:

那个时候让我一直走下来的,还是那种乡情,还有就业局,还有我们家乡当地政府的扶持,大家帮着我,把这些牛杀了,又帮着我卖牛肉,但卖的钱都给我,那时候我就说,一定要在你这块做点事,把这个牛养起来,让大家将来养牛能够赚钱。

在政府的帮助下,李宏峰终于走出了低谷,他重新选择了更适合当地养殖的品种,调整了饲养方式,继续在养牛的路上稳步前行。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李宏峰在当地养殖也成了名人。村里有人养牛遇到问题,纷纷来请教李宏峰,他也不厌其烦的用所学知识指导村民如何科学养牛。

2017年,桦甸市科协和科技馆科技馆馆长孙国臣在组织科技下乡时,听村里人都夸李宏峰的业务好,还乐于助人。正想找个养牛专家的孙国臣便打算去请李宏峰,没想到李宏峰一口答应。孙国臣:

第一次讲课是17年冬天,在八道河子镇新开河村,省级贫困村。当时是冬天,大概1月6、7号那样,雪挺大,农民刚开始来的不多,也就十来个。后期,农民互相电话约,说这个老师讲的好,然后养牛户纷纷的来,最后达到了50多个,整个会场都挤满了。农民还觉得不解渴,后来还去他们家作指导了。

这次讲课,让孙国臣找到了“宝贝”。村民们都说:“这个老师不一般,他讲的话我们听的懂,他给出的招也实用。”

李宏峰说,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想把黄牛养殖发展成牛肉深加工产业,他希望每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买得起、吃得起最健康、最绿色的牛肉。我们也期待李宏峰这样的有志青年梦想成真。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

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乡村广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