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镇王城堡卧龙庙

明清两朝王城堡几代先民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不惜耗费巨资相继建起如此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又玲珑别致、古朴清雅的卧龙庙,实乃古凉州建筑史上之一大壮举!尽管因时代变迁,历尽沧桑;又几经天灾人祸,焚毁大半,然遗迹尚存。

王城堡卧龙庙位于武威城外东北乡13公里处的大柳镇王城村。清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重刊凉镇志》云:“王成堡,城北三十六里。”乾隆十四年(1749)《五凉全志》亦云:“王成堡,县东北二十五里。”今里程碑记距城十三公里,属凉州区大柳镇。堡东临白塔河,西依小沙河,北枕七家沙窝,邑人赞其形胜,谓为“二水环抱,一龙高卧”。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王城堡”不单指今之王城村,而是包括王城、湖沿、东社、西社四个自然村(当时称大队)。此四个村,昔年农田灌溉属同一水系,且皆为井泉灌区,故邑人统称为“王城堡”。今俗称王城堡者,仍指四村。

“王城堡”之由来有二说:一说元末有位姓王名成的土医卜居于兹,在堡子门前开一处药坊,专为婴幼儿种牛痘,人称“种花匠”。其人行医有年,略有积蓄,遂于明初与众乡绅共举盛事,倡修卧龙庙。该庙早期建筑——灯山阁、黑虎灵光殿,玉皇台及无量殿等均为其时所建。后邑人遂称此地为“王成堡”。另一说谓堡名出自古语。古人云:“王成者,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王成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此王成之“成”,即为城堡之“城”。古文中不乏用谐音字者,今“王城堡”之“城”与旧称之“成”,亦类乎此。

王城堡旧有卧龙庙,名闻遐迩。斯庙规模宏大,造型壮美,殿阁嵯峨,雕梁画栋,斗拱交错,富丽堂皇。外有大、小山门,门前四株老白杨,高入云表。内有道院、三官殿、五圣宫、财神宫、牛王宫、斗姆殿、龙王殿、三教殿、娘娘殿及魁星阁等十馀座建筑;东、西二湖水色清碧,绿柳绕堤,水上长廊风光无限。

凉州文化 | 大柳镇王城堡卧龙庙

武威市老年书画家、邑人杨新年绘图

王城堡卧龙庙原为凉州东北乡著名道教圣地,其建筑形制尤堪垂范,“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者俱全。既有元明建筑特色,又有清代园林佈置特点。建筑结构沿用了元明时土筑台基、木质圆柱、开间、大梁、斗拱、屋顶、山墙、藻井构成之土木构架结构,亦採用了清代小青瓦及砖雕、石雕、木雕技艺相结合之建筑风格。

今武威著名书画家、原凉州区工会副主席杨新年先生为王城堡人,年逾八旬,忆早年所见,卧龙庙仅楹联匾额即有300余块,匾文有“忠正文武”、“神武承天”、“正大光明”、“大义春秋”及“保我赤子”等。此偌大的古建筑群,民国初期尚座落在今王城中学院内,今已零落无存矣。杨新年先生于1990年中秋题写《维修魁星阁记》,言“魁星阁为王城堡卧龙庙古建筑之一,该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因其格局布势状似卧龙,故名之。”若言昔之卧龙庙状,则“既难见其真容,更难窥其全豹”。盖憾其原物不存,钩考无据,空留遗恨也。

“瞻彼前修,有懿文德”。余亦为王城堡人,马齿徒增,学识弇陋。闲暇之际,惟沉迷于凉土史地辑佚,尤喜蒐集堡邑掌故旧闻,经年累月寻访郡县耆旧,凡有些许史料价值者,无不视为瑰宝,加以整理,以为快事!

杨老先生记忆力颇佳,尚能忆起少时印象中之卧龙庙概貌,借与余聊天之际,眨眼间即勾勒出一幅完整清晰、立体感极强的卧龙庙全景草图。赏图之馀,兴犹未尽。余再三敦请,杨老先生遂不顾年迈,挥毫泼墨,重绘了一幅山水写意图,题名曰《王城堡卧龙庙全景平面图》。

我们不妨按图索骥,领略一下当年卧龙庙的动人丰采。

当诸位沿着魁星阁上的女墙,依次由东向西、再由西向北缓缓游走俯视,一条首尾俱全的庞大的卧龙,便会赫然出现在你的眼前:那大山门两旁的两只龙眼,仿佛笑迎着远道而来的贵客;而你脚下所站立的魁星阁和西隅不远处巍然兀立的灯山阁,恰是卧龙的两只翘角。再看大山门内那两棵浓荫蔽日的老槐树和廊房后面高逾屋顶的一棵柏树,一棵松树,虬角龙髯、披拂鳞皴,多么像飘起来的龙须;而紧邻娘娘殿东隅那长长的水上走廊则像龙身一样,倏然往北伸展开去。“龙脊”正中恰有一眼月牙形水洞与东、西两湖相互贯通;而长长的龙尾巴就甩在玉皇台上,台西隅无量殿门前那棵离奇飞舞的老白杨树,枝柯盤屈、低桠横斜,犹如龙爪一般挥舞在半空中,好像要抓住天上的云彩似的。若放眼望去,整条巨龙即静静地酣睡在东、西两湖正中,全然不闻魁星阁、灯山阁上飘来的悠扬钟声和远近传来的喧嚷人声……


凉州文化 | 大柳镇王城堡卧龙庙

王城堡卧龙庙遗迹——魁星阁

然时乖运蹇,民国十六年(1927)农历四月二十三日一场大地震,王城堡卧龙庙与凉州众多古建筑物皆毁于一旦,面貌全非,殊为可惜。加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十年浩劫,更是雪上加霜,焚毁了许多遗存的名胜古迹。天灾加人祸,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所以,考其王城堡卧龙庙已原貌不存,现仅剩魁星阁和玉皇台上的古门楼子、无量殿及殿外已步入残年的老白杨,还有原大山门内的那两棵老槐树及不远处的老柏树,仍孤零零的兀立在校园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刻,清风明月相伴着它们,偶尔尚能听到轻轻的“刷刷”声,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它们昔年的无限风光和今日的心头酸楚……

往事不堪回首。原貌既然不存,吾等且继续照图寻觅王城堡卧龙庙遗迹。

当诸位来到王城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代建庙时所植四株干壮数围、高可参天的老白杨树。它们就像守卫宫廷的“带刀侍卫”,数百年如一日地守卫着大、小山门,不敢有丝毫懈怠。穿过白杨树,便是卧龙庙神秘莫测的所谓“三门”,即大山门一、小山门二。大山门两侧自然是小山门。若行至大山门前,会看到两只龙眼炯炯有神,目不转睛地注视者前方……

所谓“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又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如兹堡之卧龙庙。山门通常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如在佛教寺庙的三门殿中,中间的门叫无相门,东西两门分别叫空门和无作门。

倘若从东小山门而入,向右行走三五十步,便可登上闻名已久、至今保存完好的魁星阁。兹阁因年久失修,楼台欲倾,岌岌可危。遂于1990年由当地政府出资,邑人襄助,重增宏丽。2011年12月,此魁星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缓缓走下魁星阁,便可看到一座坐北向南的大殿,所谓“过殿”也。此殿正中前对大山门,后对三教殿;紧邻过殿右侧有一座小殿,旧称“道士经坛”,也就是道士念经的地方。据邑人杨新年先生讲述:昔年卧龙庙十余座大殿里(包括这座过殿)尚分别悬挂着“忠正文武”、“神武承天”、“正大光明”、“大义春秋”和“神光普照”等300余块匾额,多为州邑官宦、乡贤文士所题词。

从正门即大山门跨槛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宽敞的院落,这里是卧龙庙的前院。院内有两株老槐树,昔年即耸立在过殿门前,一左一右,像一双形影不离的难兄难弟。这两株老槐树,至今仍然存活于世,相依为命;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眼前有前后错落有致的数间廊房。所谓廊房,一说厅堂周围的房舍。此处廊房无疑为道士和勤杂人员的宿舍。

从廊房出来,一直向西,走到西南拐角处,有一座三层楼高的灯山阁,直插云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凉州旧俗:灯山打醮,好生热闹。以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灯山阁内灯架上油灯,如繁星满天。堡邑同宗老小,都要到灯山来烤旺火。先人有给灯山阁写的对联是:“天灯地灯灯对灯,人山人海人看人”。每逢正月十五日夜,各家各户室内四处悬挂灯笼,那一天不论大人小孩都要进到庙里,聚在灯山阁下一边赏灯,一边祷告企盼来年有一个好收成。

距灯山阁不远处,便是龙王殿。殿内塑各持兵器、形态怪异的“四海龙王”。龙王,道教神祇之一,源于古代龙神崇拜和海神信仰。被认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因此在水旱灾多的地区常被崇拜。大龙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故称“四海龙王”。四海龙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四个神仙,弟兄四个中东海龙王敖广为大,其次是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四海龙王的职责是管理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统帅无数虾兵蟹将。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

出了龙王殿往东南方向走几步,便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三教殿了。因于内塑双手合掌、盘膝而坐、手捻佛珠、打坐诵经、惟妙惟肖的“送子观音、文昌帝君、真武祖师”三教神像,故称“三教殿”。另一说“三教殿”是体现 “三教合一”(儒、释、道)的典型殿阁,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考其王城堡三教殿与前一说较合,而非儒、释、道的殿阁。

三教殿门前,也就是过殿后面,即为卧龙庙的中院。此院面积要比前院大许多,左右两边东为娘娘殿,西为五圣宫。宫殿门前原来也有两株大树,一株松树,一株柏树。今松树已不知去向,柏树犹在,高入云霄。

娘娘殿中供奉着造型优美、气韵生动的“眼光娘娘、耳宫娘娘、送子娘娘”,均为观世音菩萨化身。民间对三位娘娘极为崇拜,化人间不可化之事,解人间不可解之难。祈者纭纭,如愿以偿。乾隆三年(1738)大殿正中尚悬挂着堡邑陈氏族人捐助的大匾,书“保我赤子”四个大字。惜其殿与匾皆毁于民国时的大地震。

娘娘殿对面是五圣宫,因庙内正殿祀奉北帝,南殿祀奉龙母、天后,北殿祀奉伏波、三界,故名“五圣宫”。每月农历初一或十五,这里香雾缭绕,远近香客络绎不绝。

卧龙庙内外原来有东、西两湖,东湖在外,西湖在内。三教殿后面即是西湖,也是卧龙庙的后院,这里占地面积最大。

在西湖偏西隅的地方,有一座斗姆殿。此殿座落在一个高约二三丈的土石台基上,坐北向南,有三间房屋。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的神,在汉语里,“斗”的意思是北斗星,“姆”是母亲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诸多星星的母亲,所以她的地位很尊贵。宋元以来崇奉渐盛,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无尊”,简称“先天道姥”,又谓之“象道之母”。

斗姆殿像作女像,三目、四首、八臂,形象鲜明、色调艳丽。斗姆神诞之日,一说是六月二十日,一说是九月初九日。道教徒多於道观内斗姆殿举行祈嗣或延生道场,祈祷健康长寿,子孙平安。

沿着一段柳絮飘飏的西湖土筑堤坝,继续拾阶而上,即可登上一座名叫“黑虎灵光殿”的地方。灵光殿,一说为神异的光辉。其二,比喻帝王或圣贤的德泽。其三,特指佛教良善的本性。其四,又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出了灵光殿,抬头仰视可以看到一处古门楼子,继续拾阶而上,迈过古门楼的门槛,又是一处雅致的四合院。院内上房是无量殿,殿前数十步之外,院子正中有一株老白杨树;树左右两侧分别是财神宫和牛王宫。若从远处观望,无量殿和财神、牛王二宫就像是建在半山腰里。

先说财神宫。财神宫内供奉财神爷赵公明塑像,高达2.5米。他右手执金鞭,左手抚元宝,坐骑猛虎,形象逼真,气度不凡。正殿楼两边还有两个偏殿。靠东是东方朔的像,手捧蟠桃,喜笑颜开。靠西是轩辕黄帝和螺母娘娘的像。财神宫每年都有一次庙会。

牛王宫自然供奉着“牛神”。牛神崇拜由来已久,源于史前动物和图腾信仰,后来演变为动物神。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初六、八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庙会。

出了财神宫和牛王宫,正前方便是无量殿连着玉皇台、三官殿。这里也是卧龙庙最高的地方,所谓“玉皇顶”也。玉皇台是一夯筑土台,此台高约8.米,南北宽40米,东西长120米,因位居卧龙庙最高处,故称“玉皇台”。

若从玉皇台上向下俯视,眼底一片汪洋;抬眼远望,便会欣赏到卧龙庙的全景了。鄙人记得台下左侧原来有一眼水井,少时读书尚曾见过此井,并时常汲水打扫校园卫生。玉皇台上主要有两大庙宇,一为“无量殿”;一为“三官殿。”

所谓“无量殿”,因殿内主供盘膝端坐、披衣袒胸、神态自然的无量寿佛,故名。无量殿一般建筑形制为“明七暗三”。从外面看,通面宽七阃,28.2米,通进深三问,16米,重檐,歇山顶,总高20.3米。正面每层前面七个拱洞门。檐下用砖雕刻椽、飞、斗拱等构件。从里面看,为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用拱门洞联络,顶为穹窿。

前面提到无量殿外有棵老白杨树,虽已风烛残年,但至今仍存活于世。距老白杨树不远有一个小门洞,穿过门洞不禁令人豁然开朗,原来这里就是平坦宽阔的玉皇台。紧挨台北土墙根有后来增建的一排平房,约十多间,现用于教师宿舍。自西向东行走百米许,就是吾等此行的最后一站,即巍然耸立在玉皇台东北隅的——“三官殿”。此殿位于整个卧龙庙的最高处,天、地、水三官就在这里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佐理人间凡事。

凉州文化 | 大柳镇王城堡卧龙庙

王城堡卧龙庙遗迹——玉皇台、无量殿

“三官殿”,分别为天官、地台、水官。传说每当人们遭受困苦危难之时,可向三官祈祷,并递上写有本人姓名和心愿的“三宫手书”,分为三份,一份置于山上,一份埋入土中,一份没入水底,同时诚心祈祷、悔过,便可解除危难。可惜此三官殿不知毁于何时。

前面提到卧龙庙内外,原有水色如碧,湖柳绕堤的东、西二湖。因兹湖被一条长长的水上走廊一隔为二,左东右西,妙然天成。恰似卧龙长长的身躯,静静地酣睡在两湖正中;而东、西两湖的水源则靠长廊正中下面的一眼月牙形水洞相互贯通。语云:“龙以水生,水以龙兴”。想来昔年玉皇台,就是用挖湖时多余的土夯筑起来的。今“王城中学”校园内的操场依然是凹下去的一块平地,无疑乃旧时西湖的湖底。

明清两朝王城堡几代先民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不惜耗费巨资相继建起如此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又玲珑别致、古朴清雅的卧龙庙,实乃古凉州建筑史上之一大壮举!尽管因时代变迁,历尽沧桑;又几经天灾人祸,焚毁大半,然遗迹尚存。故鄙人亦有感于唐人柳宗元所谓“……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跡鬱堙,是貽林涧之媿,故志之。”

附:《维修魁星阁记》

魁星阁为王城堡卧龙庙古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年),因其格局布势状似卧龙,故名之。庙内松柏苍天,疏密交阴,清泉喷溢,绕流其间。有关圣殿、三教殿、无量殿,以及斗姆阁、魁星阁等诸多殿阁,规模宏伟,建筑嵯峨,曲致参差。形天地山川之胜,占一方风水之灵。

沧海桑田,代有兴之。卧龙庙历经六百余年至今,其它殿阁物随时逝,荡然无存,唯独魁星阁巍然耸立。阁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危在旦夕,有王城堡人士刘永怀、刘元年、刘国德、刘廷芳、杨胜德、杨永节、杨新年、张生基诸君发起,经市党政领导市政协大力支持和关怀,组建了王城堡魁星阁维修委会,发也呼吁书三千余份,得到当地父老乡亲及省内外本籍人士热情支持,慷慨集资六万六千余元。其中武威市人民政府投资一万元,大柳乡政府投资两千元,于一九九零年六月二十二日开工维修,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峻工,又于一九九七年王城四个村委会投资二千一百元,六月新修庙门,依期旧制,修葺一新,焕发昔日风采,传于子孙后代,实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百代不朽之基业也。

冯天民撰文 杨新年书丹

王城堡魁星阁维修委员会立

凉州文化 | 大柳镇王城堡卧龙庙

《维修魁星阁记》

作者简介:陈有顺,字仲达,原武威市凉州区发改局退休干部。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研究员,陇右姓氏文化与谱牒研究学者。先后在《甘肃日报》《甘肃文史》《民主协商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工人报》《武威日报》及《回族诗刊》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杂文、报告文学及文史作品等300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