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姓名之疑:同為“仁”字輩,為何他的名字沒有“仁”字


古史新談/文

太平天國的領袖是天王洪秀全這是人所共知的事。起義成功,定都江寧,改名天京。後來天平天國內部發生內訌,就是著名的天京之變。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等人慘死於內部鬥爭,翼王石達開一家獨大。

為了制衡石達開,洪秀全把自己的長兄洪仁發封為安王、次兄洪仁達封為福王,再後期又把自己的堂弟洪仁玕封為幹王。對於太平天國諸王之間的權力糾葛我無意探討,我想說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洪秀全的名字。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件事,洪秀全的兩個哥哥分別叫洪仁發,洪仁達,他的親堂弟叫洪仁玕。三個人的名字種都有一個“仁”字。這個顯然不是巧合,而是因為“仁”字是洪家的行輩,也就是說洪秀全他們這一輩應該是洪家的仁字輩。


洪秀全姓名之疑:同為“仁”字輩,為何他的名字沒有“仁”字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同為洪家的“仁”字輩,為何獨獨洪秀全的名字中沒有“仁”字呢,他難道小時候就與眾不同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洪秀全這個名字是他自己後來改的,他原本另有其名。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乳名叫洪火秀。他的父親有三子二女。洪秀全是他的小兒子。洪家祖上是寫出《容齋隨筆》的洪邁。洪父一心想供養出一個讀書人,重續洪家的輝煌。但是天不遂人願,洪秀全的兩個哥哥都是天資平平,唯獨洪秀全少年聰穎,與眾不同,被村裡人認為是個讀書種子。

他因為家貧,一度學業中斷,村裡都覺得十分可惜,竟然湊錢一塊供他讀書,可見洪秀全幼時確實在學業上成績出眾。但這只是在他們那個小地方,踏上科舉之路,洪秀全才知道被譽為讀書種子的自己,和兩個哥哥差距有限。

洪秀全屢試不第,從十六歲考到了31歲,考了十幾年,連個秀才也考不上,淪為笑柄。


洪秀全姓名之疑:同為“仁”字輩,為何他的名字沒有“仁”字


道光十六年(1836年),25歲的洪秀全到廣州府進行府試,在此遇到了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他此次在廣州遇到了一名傳教士,這位傳教士,送給他一套書《勸世良言》。這本書是由中國傳教士梁發編譯的一些基督教的教義和故事。當時洪秀全並不知道這本書對自己後來的事業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粗粗翻看,就鎖在櫃子裡。

“其一手持小書一部共九本,名《勸世良言》,其人將全書贈與秀全。秀全考畢即攜之回鄉間,稍一涉獵其目錄,即便置之書櫃中;其時並不重視之。——《太平天國起義記》

到了第二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洪秀全再次赴廣州參加府試,結果再次落榜。此次對洪秀全的打擊可謂巨大,他病倒了,最後被抬回了家。途中洪秀全寫了一首四六不著的反詩,詩云: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閒躍在淵。等待風雲齊聚會,飛騰六合定坤乾,這詩的水平堪比乾隆。


洪秀全姓名之疑:同為“仁”字輩,為何他的名字沒有“仁”字


回家之後,洪秀全大病一場,昏睡40多天,洪秀全以為自己不行了,以至於都留下了遺言,結果竟然逢凶化吉。就是在此次病重,洪秀全半夢半醒,把自己看過的《勸世良言》中的故事和自己的幻想在夢中結結實實的容而為一,病癒後他並不認為那是自己的病中妄想,而認為卻有其事。認為自己上過天堂。

在病夢中的天堂之中,洪秀全是耶和華的次子,耶穌的弟弟。耶和華告訴洪秀全他的名字和自己犯衝。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梁發翻譯的時候把耶和華翻譯為“爺火華”,寫到上帝造人一節有“夫神爺火華所造田野各獸……”,這句話的正確斷句應該是“夫神,爺火華……”,洪秀全誤認為“夫神爺,火華……”,認為上帝的名字叫火華,而自己的名字叫“洪火秀”,既然自己是上帝之子,那麼就應該避諱上帝的名字,所以這個火字是萬萬要不得的。

最後洪秀全自己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去掉了火字,加了一個全字,叫洪秀全。這個名字其實語有深意,全字可以拆為人王,所以洪秀全連起來就是一個叫洪秀的人間之王。從此之後洪火秀成為歷史,洪秀全出世,最後成為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