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科技之間的連通,總讓人感覺還是少了點什麼

現實與科技之間的連通,總讓人感覺還是少了點什麼

01

這些年,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和互聯網使用的越來越便捷,彷彿我們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好像比從前容易了很多。

偶爾會覺得,現在的智能技術像是可以讀懂我們的想法,可即使這樣,它是有不足之處。

有時好像每個平臺都很會為我們考慮,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比如我們在淘寶上搜了下臺燈,在下次打開時,APP裡就會給你自動推薦款式多樣或相近的檯燈來供你選擇。

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任何事情都會有兩面性。”

的確,系統一直推薦給我們之前搜索過的東西,然後一直給你推送。長此以往,一定程度上會使我們的視線變窄。

這種體會,尤其是當你想去亦或是嘗試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時,就會深刻感受到智能推薦所帶來的展現不全面性。

這是不好的一面。與此同時,智能推薦也有它好的一面,在於它會記錄你的喜好,在某些事情上可以幫你節省做選擇的時間。

當你喜歡了一首歌后,下次聽時系統就會推薦給你其他相近的曲目。

甚至支付寶裡,在口碑這一欄裡也會呈現各種各樣的推薦。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只是需要你留心去發現。

之前在微博上看過這麼一段話:“大家都說現在的智能好像能讀懂我們的想法,幫我們傳達了那份喜歡,可是偏偏最喜歡的你,卻沒有出現在我的眼前。

好希望那些智能可以再智能一些,當我聽過你聽的歌,看過你看過的段子,搜過你用過的物件後,它能發現我努力隱藏的心意,讓喜歡你的這個念頭穿過那些冗雜繁複的干擾信號,與你接通。”

突然覺得這段話說的很在理。現實與科技之間的連通,總讓人感覺還是少了點什麼。

02

實習期間,有一次去位於深圳市區高新園的一家KFC點餐。

期間,營業員不停地向我們這些顧客推薦可以用微信小程序點餐,點完後去櫃檯取就可以了。

再比如,前段時間好久沒去逛超市了,發現以往好幾排的人工收銀臺裡,有兩排已經改造成了自助掃碼支付的通道。

同樣的,旁邊也有工作人員在一旁指導和解惑。

的確,大概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減輕營業員的工作負擔。可轉念一想,他們所推薦的東西恰好是有可能在未來會被取代的。

近幾年,我們總在談論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然後也會思考,如果機器人取代了人類怎麼辦?

可有時常常並不是機器人取代了人類,而是人類取代了自己。因為我們人只要會用手機點餐了,剩下的獨自進行操作就可以,於是乎,慢慢地服務員也就不再被需要了。

回顧歷史上的幾次技術變革,可以發現有這麼個共同點,就是任何一次技術變革,很重要的一個目的無非是降低勞動力與成本。

如果說現在就是新的一次技術變革,或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髮展,將會是這次變革的起點。

現如今,我們一方面想要人工智能可以完美地完成人類交給的任務,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的智慧。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希望人工智能賦有意識,因為這樣就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只因沒有意識的機器,就只是個機器, 而永遠不可能成為人。

世間許多事情,都是這樣充滿著矛盾的。

03

大數據時代下,我們會留下各種數據。而平臺的數據安全與如何使用,這同樣是個值得去深思的和重視的問題。

去年年底,微博曾多次出現大量異常自動點讚的情況,搜索框裡一搜,發現好多人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試過了自助通道和反饋給官方賬號,都沒能解決。為此,我曾三次致電微博北京總部的客服,才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時氣憤的是,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的系統早就出現了漏洞問題,那麼多用戶反映就是遲遲不去修復,浪費了電話費不說,還影響了用戶體驗。

作為很早的一批使用微博的老用戶,這裡主要作為記錄心情的地方,還有可以認識到一些分享各種知識的朋友,比如有分享手帳記錄生活點滴的、分享穿衣搭配的、分享拍照技巧各種安利的,有分享自己動手做工藝的、分享各地旅遊風景的等等。

好在今年,看到這個情況算是有了改觀。

最後文章的結尾,和你分享Celia說過的一段話:“

這個時代裡靠吸收碎片化信息獲取知識絕對是高效合理的,但因此鼓吹“讀書無用論”就真的是缺乏遠見了。

閱讀書籍不是像很多人揣測的那樣,為了談資,為了吹牛皮,很多時候讀書是在精細化人的生活情態,把個體從木訥狹窄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去獲得更深層的情感體驗。”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變革,無論什麼時候,都留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