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医师陶树新:战“疫”有我

疫情当前,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以及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重症主治医师,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第一时间向院党委及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加入了新冠肺炎防治应急预备队,系统学习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及防控知识。

聊城市人民医院作为我市重症、危重型患者收治的定点医院,成立了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多学科专家团队。重症医学科主任吴铁军牵头组建了重症隔离病房,并且抽调各个专业监护室有过治疗H1N1、H7N9等重症流感肺炎经验的精兵强将担任一线值班任务。我有幸作为神经重症医师和心内重症、呼吸重症、急诊重症等各个专科重症医师以及营养、中医、康复团队一起在大重症医学团队领导下参与了重症隔离病人的救治工作。

神经内科医师陶树新:战“疫”有我

本次新冠肺炎感染的病人中重型、危重型病人的救治尤为重要,重症医师面临着工作重、被感染的风险高等一系列的辛苦和危险。

重症隔离病房每天的工作有查房、处理病情变化、上报病情资料、监测指标、讨论会诊确定诊疗方案,和患者家属谈话、同时照管病人的生活,一日三餐送到床旁,还需要对确诊病人进行“心理疏导”。重症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每一个指标的变化对我来说都是必须十万火急的处理。

另外还必须做好随时准备抢救的准备,高流量湿化氧疗机、血气分析仪、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桡动脉置管、床旁彩色多普勒、ECMO(人工心肺机)、床旁血液净化机等仪器设备及技术操作流程必须烂熟于心。重症病房5-7小时倒一次班,夜班则是长达9个小时,每班都需要戴两层口罩、两层帽子、三层手套、防护服、手术衣、护目镜,整个工作时间内,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个班次结束之后,手术衣都全身湿透的,因为防护服里边通气不畅,全身都是汗液浸泡的痕迹,护目镜、手套也在我的脸上、手腕上勒出了层层的勒痕。

神经内科医师陶树新:战“疫”有我

虽然工作辛苦,但团队团结一心,相互协作,会诊专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多学科通力配合、联合发力,我们的工作很快就得到了回报。聊城市第一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是2月11日转到聊城市人民医院的,转院途中,患者呼吸功能持续恶化,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极不稳定。当患者到达重症隔离病房时,呼吸急促、间断干咳,已达危重状态。

早已待命的重症医护人员“全副武装”,迅速进入隔离病房,立即给予持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血浆置换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早期呼吸康复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经过团队医护人员120个小时的坚守与鏖战,该患者由危重型转为普通型,咽拭子核酸检测转为阴性。2天后解除隔离。出院时患者送给我们的锦旗就是对我们团队最大的肯定,上面写道:“危境逆行展风采,医术精湛灭新冠”。

我在重症隔离病房一共参加了22天的一线值班任务,除了收治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人以外,也承担了疑似或者未明确原因的重症发热病人的诊治工作,这些重症病人往往合并重症的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多学科搭配的团队协作,也给我们诊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合并心衰、呼衰的病人心内重症的医师可以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我也可以提供专科意见指导治疗。

其中有一例重症肺炎的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刚开始是高流量吸氧,很快进展需紧急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联合中心静脉置管、血浆置换后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室速、室颤、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工作,完成抢救后持续给患者进行了神经功能评估,简单的过程蕴含了我们团队连续1周的持续抢救,每时每刻都为患者紧绷着心弦,这例病人通过我们多专业的重症医师通力合作,最终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内科医师陶树新:战“疫”有我

疫情严峻、抗疫工作仍在继续,我们的使命也在继续,目前我暂时撤离岗位自我隔离,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