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家离婚

今天知道王右家这个名字的恐怕已经不多了,但曹禺名剧《日出》中交际花陈白露的形象却是妇孺皆知,据说此人的原型之一就是王右家。

王右家离婚

王右家

王右家是湖北人,其出生年月及家庭出身有多种版本,在此姑且不考。据曹禺回忆,他父亲和王右家父亲是好朋友,王右家去过曹家,抗战时期,两人又在重庆重逢,在曹禺印象里,王右家长得很漂亮,也很迷人。多年以后,曹禺在忆及《日出》的创作时说:“后来这女的(指王右家)上了大学,又到美国去留学,回来之后,跟一个有妻子的的报社总编辑搞在一起,这样的一个人物,使我想起社会上许多这一类的人,觉得非把她写出来不可。但是真的坐下了写之后,陈白露又不是原来那个女人了,许多情节都不一样。”

王右家离婚

王右家与罗隆基是一对冤家,图为王右家丈夫罗隆基

曹禺说的那位“报社总编辑”就是建国后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和森林工业部长的罗隆基,他是王右家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也是她的第一任丈夫,时任天津《益世报》主笔。

罗隆基才子风流,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联大女生凡是稍有姿色者几乎都被他追求过,他的朋友章伯钧曾评论说:“努生(罗隆基字)一遇女性即献殷勤。”而在朋友和家人的记忆中,王右家也是个洒脱任性、美艳如花的女人,常自称是人生的叛徒、家庭的叛徒。1931年,从美国归来不久的王右家结识了罗隆基,从此陷入了爱河。当时罗隆基已有家室,王右家此举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不过这也符合她的“叛徒”性格。

后来罗隆基和妻子分手,与王右家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罗隆基一生与多位女子有过交往,但最心仪的还是王右家,抗战期间,作为民盟的主要领导人,罗隆基与国共两党的头面人物都有往来,此间王右家随罗隆基辗转各地,寸步不离,称得上是夫唱妇随,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这个和谐的局面。

前面说到罗隆基颇有女人缘,生性洒脱的王右家对此倒是没有计较,然而意外还是不期而至。罗隆基的一位女友和他闹翻了脸,这位女士找到王右家,请她帮忙拿回写给罗的情书,大度的王右家当即表示可以完璧归赵。出于好奇,王抽出一封一看,发现两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女方计划要离开自己的丈夫,罗隆基也提到与王右家离婚。

素来高傲的王右家被深深伤害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独自一人飞往印度。后来忆起这段往事,王右家这样写道:“虽然刚一看信时未免生气,不过事后我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又抬头了,我一向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主张,既然骡子(王对罗隆基的昵称)与她相爱,我就成全了他们也无所谓,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离开了骡子的家,永远也没有回去过。”

其实关于两人的这段感情纠纷,并非只是罗隆基的错,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陈克文在重庆与罗氏夫妇来往密切,他在日记中记录了王右家的一个外号“总司令”,暗指王男友甚众。陈克文还在1938年9月22日的日记中记道:“铸秋告诉我,罗隆基太太王右家对他暗示,她确有另外一个情人,这样她和罗隆基这次的纠纷便更加复杂了。不过现在似乎她已经与罗重归于好,因此大家对于罗氏的印象固然坏,对于右家的观感也似乎不见得很佳了。”

抗战胜利后,王右家与罗隆基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即嫁人,对她念念不忘的罗隆基还对章伯钧说:“真是可惜呀,嫁作商人妇。”罗隆基说的这个“商人”就是王右家的第二任丈夫唐季珊,他的前妻是留下“人言可畏”后自杀的著名影星阮玲玉。唐季珊是个茶叶商人,也是个情场老手,有人问王右家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人,王表示唐季珊和罗隆基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外人无法比较,她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嫁,不过她也自嘲自己是“老大嫁作商人妇”。

王右家离婚

民国时期著名影星阮玲玉

1949年后,王右家和唐季珊去了台湾,后来唐又和一个酒吧女郎混在一起,王一气之下出走香港,据说后来贫病交加,凄然离世。

离乱时代,男女离合本属无常,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