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与唐朝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侠客李白

如果说唐朝的主体气度是壮丽昂扬,那么宋朝应该就是含蓄雅正。

唐宋在政治军事上的不同政策导致了朝野的不同精神气度和价值取向。唐朝统治者来自于一个民族融合的家族,突厥、鲜卑的血脉使得李氏对不同的思想与文化持接纳宽容的态度。"华夷一脉"的胸襟决定了唐帝国的政治视野始终是外括和内纳。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入仕庙堂、出伐关塞、漫游天下、肆访外邦……他们的视野始终与注视着升腾的九州,笔端永远传递着一种自信、奔放、洒脱、不羁的豪迈气质。而这种文学的兴发昂扬、大气恢宏,其背后正是强大帝国给予的物质与精神支持。

而宋朝在"杯酒释兵权"后对持军大将一直是持防患的态度,恐功高震主的悲剧在本朝重演,军事机构(枢密司)多由文人担任长官。这种倾向积极的一面是直接激发了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文人领军成为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军政的各个方面。这种政治的得意也深刻改变着宋代士大夫的精神气质,使得他们的文学艺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与参与感。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举杯邀是明朋

唐朝光彩空前绝后,李白更适宜盛唐开朗雍容的气势,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包容异质天才,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李白是没有故乡的 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洞庭烟波、赤壁风云 、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与他的狂放激情碰撞在一起,任何一个地方都撑不住他沸腾的血液、狂卷的思绪,他永远在漂泊的长路上唱他的歌,抒他的情。他飒沓而来, 他用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唐朝为他骄傲,他为唐朝增辉!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他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游侠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狂客。他的浪漫、癫狂,梦与醒、爱与情、仇与恨,寂寞痛苦、洒脱奔放、豪侠义气贯穿人生,在漂泊里达极巅峰。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傲气势的乃横扫殿堂: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 权贵要尊重他、皇帝友待他,这是他骨子里的秉性,决不仰视。

秉性狂放,跋扈飞扬,是涉足官场的致命弱点。本人认为,如李白生活在"重文抑武"的宋代,他可能会混入官场,但他却为官不会,下不用权,上不悟主。他的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或许会成为他另一个悲剧,或许官不官,文不文。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醉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