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非遺文化浸潤鄉村少年宮

近年來,昌寧縣緊緊圍繞“繼續完善已有的,著力打造特色的”這一思路,堅持發揮優勢、因地制宜,把非物質文化傳承項目和鄉村少年宮建設項目有機融合,聚焦民族文化,依託非遺傳承項目,展示民族特色,以亮點打造示範點,以示範點帶動全縣工作發展。珠街彝族鄉中心學校就走出了一條鄉村學校特色少年宮建設的新路子。

昌寧:非遺文化浸潤鄉村少年宮

彝族苗族打歌,彝族苗族刺繡,優美動聽的嗩吶等都是珠街彝族鄉的經典文化遺產。珠街彝族鄉中心學校是珠街鄉民族文化傳承的主陣地,承擔著挖掘、保護、傳承的重任,該校按照“自信、傳承、超越”整體發展思路,將民族文化傳承和學校文化體育活動緊密結合,展示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昌寧:非遺文化浸潤鄉村少年宮

自2015年鄉村少年宮建設項目實施以來,珠街彝族鄉中心學校在挖掘、傳承民族文化上下苦功夫,將“文化建設民族化”作為校園民族文化活動的目標和追求,依託非物質文化傳承項目,建成“非物”傳承室,收集藏品留住民族記憶,教授技藝傳承發展。通過認真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分佈情況和傳承人信息,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認知需求和興趣愛好,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生態打歌”“彝族歌謠傳唱”“彝語學習”“紡線織布”等作為重點傳承項目,分步推進實施。學校擇優聘請指導老師,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引進來,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增加未成年人對非遺文化的瞭解和興趣。目前,打歌班、彝語班、彝族歌謠傳唱班、紡織班、彝苗刺繡班、蘆笙班等有近10名非遺傳承人長期擔任鄉村學校少年宮校外輔導員,真正實現社、校聯動,共同傳承民族文化。

昌寧:非遺文化浸潤鄉村少年宮

成立專門的教師文體活動編排小組,對非物質文化傳承項目進行創新編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校課間操、課外文體活動、興趣活動等。聚焦民族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將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組織的“民族故事會——讓孩子們講起來;民族民俗知識競賽——讓孩子們學起來;民族打歌活動——讓孩子們跳起來;民族服飾設計製作——讓孩子們動起來;民族語言學習——讓孩子們說起來;民族音樂傳承——讓孩子們唱起來”等活動,在促進少數民族學生自信、自強的同時,民族文化傳承成為學校的一大辦學特色。

昌寧:非遺文化浸潤鄉村少年宮

2018年,學校參加全國中小學“活力校園”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榮獲“校園文化創新獎”;同年被省教育廳、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遊廳命名為第二批雲南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示範學校;2019年,學校被評為保山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進學校。

按照民族非遺文化融入鄉村少年宮的建設思路,昌寧縣以珠街鄉中心學校為示範點,以點帶面,構建起全縣鄉村少年宮民族文化建設工作的格局。2011年以來,昌寧縣利用中央、省級彩票公益金,依託鄉鎮中心小學原有教學設施和場地,緊緊抓住昌寧縣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在“文墨之鄉”漭水鎮開辦了“書法班”、在少數民族聚居的珠街鄉開辦了“彝苗服裝興趣班”“彝苗蘆笙興趣班”,在耈街鄉開辦了“彝族傳統紡線、織布興趣班”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班,這些特色班的開展,培養了廣大未成年人學書法、織布、刺繡、手工編織等特長,讓一些即將失傳的文化進入校園,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植根於課堂,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圍。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3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其中中央項目9所,省級項目4所,鄉鎮覆蓋率達100%。 

(吳再忠 宣柏宇)

更多雲南旅遊服務和實時疫情諮詢,請使用【雲南省文化和旅遊旅廳x騰訊公司】聯合出品的“遊雲南”小程序,在這裡發現全新雲南:

1、一鍵投訴:還在為投訴無門發愁嗎?官方全新構建旅遊服務體系,你的投訴工單實時可查詢,感受雲南快速、便捷服務,近7天平均辦結時間1小時19分。

2、入滇登記:所有老司機進雲南必使用,私家車、大巴車、貨車...提前辦理,免排隊!

3、線上博物館:宅家神奇,線上逛博漲知識,還有趣味互動等你來玩哦~

4、實時疫情諮詢:實時瞭解疫情諮詢,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請使用微信掃碼小程序,或在小程序界面搜索“遊雲南”進行使用。


昌寧:非遺文化浸潤鄉村少年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